关于寿县商贸流通业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614099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寿县商贸流通业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关于寿县商贸流通业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关于寿县商贸流通业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关于寿县商贸流通业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关于寿县商贸流通业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寿县商贸流通业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寿县商贸流通业的调研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寿县商贸流通业的调研报告为摸清全县商贸流通业现状,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理清商贸流通业今后发展的思路,提出加快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对策,根据县政府负责同志指示精神,县商贸流通工作调研组于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对全县商贸流通业进行了调研。我们认为,近年来,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生产和人民生活的要求还有差距,加大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潜力,目前必须加强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研究、规划和指导。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寿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1、国有商业企业改革任务基本完成,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利用招商引资、民间资本投入、股份制改造等办法,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通过

2、收购、兼并、转产、破产和解体等方式,基本完成了国有商业企业改革任务,改革面达90%以上。2006年底,全县共有各类商贸流通业经营网点15600多户,从业人员3.6万人,营业面积40多万平方米。各类市场82个,营业面积3.2万平方米,投资总额1010万元。民营企业经营网点及从业人员分别占95%以上。全县商贸流通业出现了独资、合资和股份合作等多种经济成份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民营企业已成为商贸流通业的主体。2.现代流通方式不断涌现,经营业态呈现多样化。由过去封闭式、一对一的传统型柜台销售为主要特征的百货店单一业态,转变为多种业态并存的新格局。城乡涌现了一批超级市场、连锁店、专卖店、购物中心、购物广场

3、、厂家直销等新型零售业态。3.流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县、乡、村商品流通初步形成网络化。寿县华联、上海华联、徽商农家福寿县分公司、甘林寿县分公司等批发和零售企业已形成规模,年销售额达到100万元以上的企业61家。接待能力在200人以上的宾馆、饭店达6家,寿州宾馆、宏盛大酒店、寿县腾升公司、政和楼宾馆、西湖饭店、春鸣饭店等饮食服务企业已成为我县对外接待的龙头企业。2006年底已完成农业生产资料,乡、村连锁经营店107家,日用消费品乡、村连锁经营店20家,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3家。初步形成了以城区商贸流通企业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商品流通网络。4.社会贡献增大,产业结构逐步

4、优化。社会商品零售额由2005年的20.4亿元发展到2006年的23.03亿元,增长13.4%,占GDP41.2%。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为36:31.7:32.3。商业及服务业产值占三产总值64%。2006年商业及服务业提供税收6000多万元,占国地税收入47%。5.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消费类型逐步转化。随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速度明显加快,全县恩格尔系数由51.2%,下降为50.8%。城区逐步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热点多集中在住房、教育、文化和娱乐型消费上。近年来,仅购买体彩和福彩支出每年都维持2200万元左右。农村逐步由“贫困

5、型”、“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消费过渡。6.商贸流通领域行业管理日趋规范化、法制化。农资、烟花炮竹、医药、再生资源、食盐、烟草、生猪定点屠宰等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经营状况良好。我县自一九九六年元月一日实行生猪市场管理以来,已取得明显成效。现有定点屠宰场50个,半机械化屠宰线一条。已管理外运生猪123万头,定点屠宰91.3万头,实现税费8799万元,其中税收5353万元。共剔除病害猪2383头。7.商贸流通业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2005年10月,在原商贸流通协会的基础上,组建了商务局,集内外贸为一体。商务局组建以来,从组织机构、职能配置、管理方式等方面加快内外贸一体化的整合进程,积极适应由

6、被动管理向主动介入、由管理点到管理面的转型。紧紧围绕全县经济中心工作,加强对市场的宏观指导,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积极推进市场建设,加强对重要商品和特殊行业的监督管理。有力促进了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寿县商贸流通业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县商贸流通业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对商贸流通业重要性认识不足,商贸流通业的先导地位没有确立。在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观念依然束缚人们的思想行为,对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在工作中表现为:重生产、轻流通;重产值、轻效益;重商品市场、轻要素市场;重微观解决事务,轻宏观政策指导

7、。全县商贸流通业发展一直缺乏整体规划,处于盲目自发发展状态,造成网点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经营雷同。没有出台过专门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没有像支持农业、工业那样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2.商贸流通业滞后于人民生产、生活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一是与市场经济发展不适应。从体制上看,跨行业、跨部门、跨乡镇的龙头企业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现有的龙头企业纯规模效益和组合效益不高,而且经营产业单一,吸引力、辐射力不强。限额以上批零、住宿和餐饮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2%,比全省平均20.5%,低18.5个百分点,对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拉动作用不大。从市场构成看,我县的市场多为农副产品、农业生

8、产资料和日用消费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服务市场不足。二是与生产发展不适应。我县是粮食、油料、水产品及肉类生产大县,绝大部分产品需外销,但由于农村商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适应不同商品特点的流通体系,形成“卖难”,或低价出售,经济效益不高。我县是羽毛(绒)生产大县,年产量达1000多吨,但由于经营户大多为个体户,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深加工水平低,对外销售大多为半成品,因此年减少收入2000多万元。三是与人民生活发展不适应。近年来我县消费层次有所提高,消费形式日趋多样化。但由于县城聚积力不够,县境内缺少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商品丰富、信誉高的大型综合市场,使很大一部分购买力流向县外,家用电

9、器等高档耐用消费品大多自合肥、淮南商家购买。四是农村市场开拓不足。农村消费环境、消费条件改善缓慢,农村购物难、购放心物更难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五是与建设旅游城市极不适应。城区商业街景观单调,停车位、停车场不足。缺少与旅游业配套的旅游商品购物场所。宾馆最大住宿接待量不足300人,难以接待大型旅游团队和承办大型会议。3.商贸流通企业现代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太低。从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看,营销策略、经营方式和经营业态转变还嫌缓慢。电子商务处于起始阶段。不少连锁企业虽然在组织形式上形成了连锁,但通常只是统一店名和标识,在具体经营运作方面远远未达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管理”规范化标准。专业化、社

10、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缓慢,县内目前还没有一家物流企业。个体私营经济规模不大,档次不高,经营范围大多局限于商业和饮服行业,经营思维内向,家庭管理模式,小生产经营方式,小富即安,精神状况低迷保守。商业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现代技术型、管理型人才匮乏。4.对外贸易工作层次较差,经济外向度太低。我县目前有自营进出口企业和三资企业共16家。近年来,对外贸易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规模不大,总量不高,对外贸易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微乎其微。2001年至2006年,经济外向度最高为0.6%,最低仅为0.023%。2006年实际利用外资43万美元,进出口完成237万美元,经济外向度为0.3

11、%,比全省经济外向度15.9%,低15.6个百分点,在全市处于末位。5.市场经济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部分行业及市场管理尚未启动。生猪定点屠宰管理乡镇发展不平衡,屠宰企业规模较小,加工方式落后,组织化程度低,没有形成产业。假冒伪劣商品依然存在。部分农贸市场欺行霸市行为时有发生。三、加快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1.必要性。在现代经济中,流通业不仅发挥着引导消费、实现消费的重要作用,而且发挥着指导生产、促进生产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发展中的先导性产业。一个国家的繁荣,一个城市的繁荣,首先表现在市场和流通的活跃上。因此,加快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意义重大,十分必要。(1)加快商贸流通业发

12、展是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商贸流通业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培育消费需求,通过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形成对经济增长拉动的合力,引导和刺激生产发展。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将直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引导投资方向、投资结构。现代化的商贸流通业必将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改善地方经济形象,促进招商引资。我县“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许多重要任务都与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息息相关。(2)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是流通的落后。流通活

13、,百业旺;流通兴,百业兴。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交通基础设施、商品储运、饮食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有利于转移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生活宽裕”。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推动发达畅通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和体系建设,有利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促进“生产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超市”、“连锁店”等现代流通方式延伸到农村,明亮整洁的店堂、琳琅满目的商品、周到规范的服务,在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同时,现代的消费理念、生活方式、管理模式也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农民和基层干部,有利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3)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

14、生活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化,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旅游消费在人们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旅游消费己逐步成为一大消费热点。旅游消费热点的形成、发展与消费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购物环境不佳,服务质量不高,都会影响旅游的发展。近年来,我县提出了“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迫切要求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加快商业、餐饮业、休闲娱乐等服务业的发展,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延伸旅游产业链,盘大旅游产业规模。(4)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本质要求。商贸流通业位于市场的最前沿,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商贸流通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直接反映人们生活质量的深度和广度。加快商

15、贸流通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让全体人民群众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5)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是促进县城现代化,推动农村城镇化的重要经济手段。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加大商贸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旅游、休闲、购物场所,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品位,促进县城现代化水平。有利于小城镇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冲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2.可行性。(1)国家政策的调整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供机遇。全国“十一五”规划提出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把扩大内需的

16、重点从投资转向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作为今后工作的一项长期战略。控制投资总规模,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有利于提高消费率。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有望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型向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内需与外需共同拉动转变。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将进一步强化,消费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我国将迎来新的消费高峰,这将有利于消费市场快速发展,为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提供机遇。(2)农村市场有望得到较快增长,为商贸流通业发展提供条件。目前,我县农村消费正处于从温饱型至小康型的转变过程中,农村市场总态势为:水平低、潜力大、贡献有待提高。耐用消费品拥有率也较低:空调20%、太阳能30%、冰箱40%、彩电80%。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国家继续加大“三农”支持力度,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