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产品结构设计-结构工程师必备教学文稿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27609001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9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电产品结构设计-结构工程师必备教学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家电产品结构设计-结构工程师必备教学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家电产品结构设计-结构工程师必备教学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家电产品结构设计-结构工程师必备教学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家电产品结构设计-结构工程师必备教学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电产品结构设计-结构工程师必备教学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电产品结构设计-结构工程师必备教学文稿(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电产品结构设计 课程大纲 一 结构设计知识简述 二 压铸件设计 1 术语和定语流痕 指铸件表面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且与金属基体颜色不一样的纹路 冷隔 指铸件表面有与周边熔接不良的小块 铬化 指铸件与铬酸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在铸件表面形成一层薄的铬酸盐膜 欠铸 指铸件成形不饱满 网状毛刺 压铸件表面上有网状发丝一样凸起或凹陷的痕迹 溢流口 指金属液冷却凝固时为补偿金属收缩所设置的穴 2 铸件设计及工艺2 1 选材铝合金压铸件的常用材料有 日本工业标准牌号ADC1 ADC3 ADC10 和ADC12 美国工业标准牌号 A360和A380 我国标准 YL102 YL104 YL112和YL113 对

2、于我司来讲 压铸件的选材统一要求为ADC12 珠三角压铸厂商常用材料为ADC10 ADC12和A380 以上几种材料的成份和力学性能见表 二 压铸件设计 材料成份和力学性能2 2 壁厚壁厚设计以均匀为佳 不均易产生缩孔和裂纹 易引起零件变形 同时会影响到模具的使用寿命 壁厚很厚的铸件内部易产生缩孔 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 对大形铝合金 其壁厚不宜超过6mm 因壁厚增加 其材料的力学性能将明显下降 因此推荐壁厚如表 对外侧边缘壁厚 为保证良好的压铸成形 壁厚s 1 4h 且s 1 5mm s为边缘壁厚 h为边缘壁的高度 如下图所示 二 压铸件设计 压铸件最小壁厚和正常壁厚例 壁厚设计 990801

3、89灯头壳 GF A C版 二 压铸件设计 2 3 加强筋设计筋的目的是增加零件的强度和刚性 避免因单纯依靠加大壁厚而引起的气孔 裂纹和收缩缺陷 同时能使金属流路顺畅 改善压铸的工艺性 筋高不超过15倍壁厚 最大筋宽不超过1 5倍壁厚 对筋高30mm以下 拔模斜度不小于3 筋高30mm以上 拔模斜度不小于2 通常在我司为节省成本 减轻重量 拔摸斜度一般都放得很小 一般情拔1 高筋高30mm以上的拔2度 对于批量不大的产品应该也不会有很大问题 在特殊情况下加强筋端面的拔模度可设为0 5 例 特殊情况下加强筋的运用2 4 圆角圆角设计可使金属液流畅 气体易排出 有利于铸件成形 并能避免因锐角致使零

4、件和模具产生裂纹 有利于提高模具寿命 因此对过渡处应避免锐角设计 圆角半径以取最大为原则 一般取值如下 对相等壁厚 1 2h r h对不等壁厚 1 4 h1 h2 r 1 2 h1 h2 r为内圆角半径 h h1和h2为壁厚 二 压铸件设计 2 5 拔模斜度拔模斜度的大小与零件的结构 高度 壁厚及表面粗糙度有关 在允许的范围内 尽可能取大值 有利于脱模 非圆形内侧壁的拔模斜度如下表 外侧取表下表值的一半 2 6 相邻距离尽量避免窄且深的凹穴设计 以免对应模具处出现窄而高的凸台 因受冲击易弯曲 断裂 如下图所示 当a过小时 易使模具在此处开裂 为使模具在此处有足够的强度 a值应不小于5mm 二

5、压铸件设计 示例 相邻距离的合理设计 二 压铸件设计 2 7 铸孔铝合金可铸最小孔径为2 5mm 可铸孔径大小与深度有关 对盲孔 孔深为孔径的3到4倍 对通孔 孔深为孔径的6到8倍 对孔径精度或孔距精度要求较高的 一般不直接铸孔 采用后序机加工处理 但对壁厚较厚的孔 为避免机加后出现表面有砂眼 一般先铸出底孔 然后用机加去除加工余量 2 8 文字和图案文字大小不小于5号字体 凸起高度0 3 0 5mm 线宽推荐0 8mm 出模度10 15度 如果外壳表面采用喷粉处理 其外侧面的文字及图案的凸起高度采用0 5mm 如果凸起高度用0 5mm以下的话 外壳喷粉之后会其字形及图案就会模糊不清 2 9

6、表面质量2 9 1压铸面铝合金压铸表面粗糙度在Ra3 2 6 3 表面质量按粗糙度分为3级 详细见表 压铸表面质量分级 2 9 2表面缺陷压铸件各类表面缺陷不同级别的要求见表 面缺陷要求 JB2702 80 二 压铸件设计 3 公差3 1尺寸公差压铸件尺寸公差依据国标GBT1804 M选取 铝合金公差一般按5级取 对分形面及活动部位尺寸公差需低一级 对有严格精度要求的可做到3级 对超出要求的可双方协商采用后加工来保证 3 2 平面度公差压铸件变形因素与模具的顶出机构 零件的结构 壁厚不均等有关 变形量如下表 对特别要求的 需采用后加工来保证 当设计隔爆型的灯具时 其精度及平面公差的精度高于模制

7、品的正常控制精度 此时则需要安排机加的方式 而这时则要考虑产品的易加工程度 有时加工的方式而决定了产品的形状 见附图3 二 压铸件设计 4 机加工模具因受高温冲击 表面比较容易冲蚀 考虑到模具寿命 模具上尽量避免使用行位 细长镶针等结构 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不直接铸出 采用后序CNC或普通机床加工而成 同时因铸件的尺寸精度都比较低 对高精度的 也采用CNC加工而成 其精度按机加精度等级要求 结构设计时需考虑到机加定位面 以便能方便装夹 对于有防爆要求的接合面一定需要机加来保证其表面粗糙度及尺寸精度 4 1 表面处理4 1 1喷砂和喷丸对压铸件表面有外观要求时 可用喷砂处理 能掩盖表面压铸缺陷 一般

8、表面喷砂后再喷油 能做比较美观的砂纹外观 喷丸除有喷砂功能外 同时还能增加铸件的强度用 4 1 2表面氧化铝合金氧化主要作用是提高其防腐能力 因铝合金含比较多的硅金属 阳极氧化只能为灰色 不能氧化成黑色 对防腐能力要求高的 一般表面先铬化处理 再涂装处理 表面铬化有无色和黄色铬化两种 主要是在表面形成薄的铬化层 无色铬化可耐24小时常规盐雾测试 黄色铬化可耐48小时常规盐雾测试 二 压铸件设计 4 1 3 表面电镀或化学镀铝合金一般镀铬或镀镍 主要用于外观装饰用 电镀和化学镀的主要缺陷体现为表面有针孔 气泡 镀层局部脱落 划伤等 电镀对铸件要求很高 铸件必须具有良好的压铸成形性能 表面光洁度要

9、达到1 6 因此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壁厚要均匀 且不宜太厚 一般不超过4mm 尽量采用大的圆角过渡 同时对模具要求浇道 溢流口 排气设计必须合理 电镀或化学镀的正常合格率为80 如压铸成形较差 合格率可能会低于50 这种工艺我司使用较少 只用在各种堵头及压紧螺母的锌合金铸件采用了这种工艺 4 1 4 表面喷涂表面喷涂一般为喷油和喷粉 主要用途用于外观或防腐蚀 涂层厚度一般60 120 m 纹路分光面和砂纹面 撒点 涂层主要性能检测指标为涂层厚度测试 附着力测试及盐雾测试 5 铸件加工工艺5 1 铸件的一般加工流程如下 压铸成形去浇口溢流口去批锋抛光机加清洗表面处理 三 钣金件设计 1 术语和定语

10、钣金件的工艺性是指零件在冲切 弯曲 拉伸 焊接等加工过程中的难易程度 2 优选材料及表面处理2 1 公司优选材料性能 用途 规格我司没有特别的单独规范来强制优先材料的选用 但在设计的默认过程中基本上有一个自发的优先选用行为 2 1 1普通碳素结构钢 普板 Q235 常用厚度 mm 0 5 0 8 1 0 1 2 1 5 2 0 2 5 常用表面处理 镀彩锌 镀蓝锌 镀镍 喷涂Q235是一种钢材的材质 Q代表的是这种材质的屈服 后面的235 就是指这种材质的屈服值 在235左右 并会随着材质的厚度的增加而使其屈服值减小 Q235根据性能中冲击温度的不同分为四个级别 Q235 A级 是不做冲击Q2

11、35 B级 是20度常温冲击 Q235 C级 是0度冲击 Q235 D级 是 20度冲击我们在设计时 通常在图纸材料栏里只写Q235 并没有表明其是哪一个级别的钢 这是不正确的 后来我询问了外协李工 供应商看到Q235材质的钣金件一般都用SPCC 冷扎钢板 附件摘录了一些关于SPCC材料的描述 三 钣金件设计 2 1 2不锈钢板SUS304 SUS316 会接触酸碱溶液的零件使用 常用厚度 0 5 0 8 1 0 1 2 1 5 2 0 常用表面处理 通常不做表面处理如果有特殊需要建议选用表面处理的不锈钢材料 如 SUS304HL 拉直纹 SUS304BA 雾面 SUS304Mirror 镜面

12、 2 1 3铝板 A1100 纯铝 A5052 合金铝 6061 合金铝 常用厚度 1 0 1 2 1 5 2 0 常用表面处理 拉丝氧化 发黑 发白 喷砂氧化 不推荐使用 单面喷砂容易变形 喷粉 如果零件要求导电 则需要在技术要求里注明导电氧化 导电氧化属化学氧化 颜色为淡黄色 2 1 4铜板 H62 常用厚度 0 3 0 5 0 8 1 0 1 2 1 5 2 0 常用表面处理 镀镍 发黑氧化 不处理 2 2选择材料和表面处理的注意事项 三 钣金件设计 2 2 1选材时尽量减少品种规格 便于生产管理 2 2 2选材时要考虑材料的成本 在保证力学性能和质量的情况下 尽量选用价廉的材料 2 2

13、 3建议钣金件最薄用0 8mm厚 最厚用2 5mm厚 0 5mm厚的冷轧钢板焊接 折弯后的尺寸都不容易控制 除了用于做成简单的屏蔽片或是弹片 应尽量少用 超过2 5mm厚冷轧钢板加工很困难 折弯很难控制 也应尽量少用 2 2 4需要焊接组合的零件建议选用Q235 2 2 5有较高的防腐要求或外观要求的零件建议选择不锈钢板 或铝板 2 2 6需要电镀的零件建议选用镀彩锌或镀兰锌的表面处理 表面电镀的防腐性比较 镀白锌 镀兰锌 镀彩锌 镀镍 防腐性减弱 价格增高 是镀锌时后要经过的两个处理工序 一个是除氢处理 二是钝化处理 除氢处理 零件在酸性溶液和阴极电解除油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在基体晶格中渗氢 造

14、成晶格扭歪 导致内应力大 产生氢脆 零件要求抗拉强度愈大 要求的除氢时间愈长钝化处理 二是把镀锌层放在以铬酸酐为主的溶液中进行化学处理 使其表面生成一层化学稳定性较高的 组织致密的铬酸盐薄膜的工艺过程称为钝化 其钝化处理后抗腐蚀性能见表 表 三 钣金件设计 表生成的钝化膜可提高镀锌层的抗腐蚀性能表不同钝化膜的抗腐蚀性能对照 耐中性盐雾试验 三 钣金件设计 2 2 7需要表面喷涂的零件 建议选择喷粉 因为喷漆对对钣金件的喷前表面质量要求较高 2 2 8喷粉的零件尺寸精度要求不能太高 喷涂过程中涂层的厚度无法精确控制 3常用加工工艺3 1钣金件加工工艺流程数控冲床和数控折弯设备加工钣金件的工艺流程

15、如下 模具加工钣金件的工艺流程与模具结构有关 如果采用单工序模 每个工序需要一套模具 一个复杂的零件需要多套模具才能完成加工 如果采用复合模 则可以多个工序在一次冲压完成 但复合模的成本较贵 目前我们公司批量不大 多采用单工序模 有时在单工序模中采用不同的闭模行程做不同的镶件 9250反光板2采用了这种方法 参考图纸附件图纸 三 钣金件设计 3 2冲裁3 2 1冲裁设备精度与零件精度冲裁有两种方法 数控冲床冲裁和模具冲裁 对于单量不大的零件很多公司多采用数控冲床冲裁 数控冲床的精度一般为 0 1 该精度与设备的新旧有一定的关系 与加工的尺寸大小没有太大的关系 这一点与模具冲裁有一定的差别 目前

16、钣金厂加工的零件多采用数控冲裁落料 因此设计的零件平面冲裁尺寸精度不得高于 0 1 模具冲裁零件的精度与模具结构有关 平冲件的尺寸公差一般都小于0 1mm 我司的产品一般都采用模具冲裁方法 公差尺寸采用GB T1804 m 3 2 2冲裁件的工艺性要求 零件的孔径尺寸 止裂槽尺寸或外圆角尺寸尽可能与刀具尺寸符合 冲裁件尽量避免过长的悬臂和狭槽 悬臂和狭槽的宽度不宜过小 其合理数值可参考下表 对合金钢或不锈钢A 2t对一般钢A 1 5t对黄铜 铝A 1 2tt 材料厚度 三 钣金件设计 冲孔时 孔径不宜过小 其最小孔径与孔的形状 材料的机械性能 材料的厚度等有关 其合理数值可参考下表 三 钣金件设计 零件的冲孔边缘离外形的最小距离随零件与孔的形状不同要有一定的限制 如下图 当冲孔边缘与零件外形边缘不平行时 该最小距离应不小于材料厚度 即a t 孔边缘与零件外形边缘平行时 应取b 1 5t 三 钣金件设计 用模具冲裁的零件 其外形或内孔应避免锐角 做成适当的圆角 可增加模具使用寿命 不易产生裂纹 一般可取R 0 5t t 材料厚度 如下图 4 折弯4 1折弯设备的精度与零件的精度数控折弯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