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导学案(答案)教案.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27591855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楼记》导学案(答案)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岳阳楼记》导学案(答案)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岳阳楼记》导学案(答案)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岳阳楼记》导学案(答案)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岳阳楼记》导学案(答案)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导学案(答案)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导学案(答案)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7课岳阳楼记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全文。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5、深刻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重点: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学习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预 学 案【课文背景知识】(1)作家作品

2、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2)文学常识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似,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求。骈句也有工整和不工整之分,不工整的骈句在结构和字数上也可能不完全合乎要求。散句,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其余则按意义划分节秦。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须有较长的停顿。(3)背景知识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免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流放

3、邓州(今河南邓州市)。第二年六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字词综合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滕( ) 谪守( ) 衔( ) 吞( )骚人( ) 霪雨( ) 霏霏( ) 樯倾( )楫摧( ) 冥冥( ) 谗言( ) 波澜( )芷( ) 汀兰( ) 郁郁( ) 神怡( )偕忘( ) 嗟夫(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谪守巴陵郡( ) 巴陵胜状( )然则北通巫峡( )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 ) 连月不开( )薄暮冥冥 ( ) 至若春和景明( )导 学 案(一)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谪守( )

4、 郡县( ) 诗赋( ) 衔接( )B吞没( ) 朝晖( ) 骚人( ) 霪雨( )C樯倾( ) 冥冥( ) 潜行( ) 波澜( )D汀兰( ) 皓月( ) 偕忘( ) 神怡( )2、请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B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C属予作文以记之 D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4、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5、。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属予作文以记之。5、 解释下列各组多义词。 政通人和( ) 而或长烟一空( ) 通 或 北通巫峡( )或异二者之为(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何然则何时而乐耶( )6、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_ (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_(3)属予作文以记之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微斯人,吾谁与归? (7)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8)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9)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 (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导 学 案(二)按原文语句填空。(比比你的伸手)1、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_ 2、描写洞庭湖波涛汹涌阔无边的句子是_3、描写微波时水面的月光的句子是_ 4、描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的句子是_ 5、赞颂古仁人忧君忧民的句子是_ 6、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_ 7、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_ 8、“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_ 9、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答 _ 10、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_ 1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_

7、 12、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_ _14、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是怎样“述”的?_ 15、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_ 16、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_ 17、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_ 导 学 案(三)1、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2、提问: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3、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 4、朗读第3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5、朗读第4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6、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7、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