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联合试运转项目设计方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7579403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联合试运转项目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煤矿联合试运转项目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煤矿联合试运转项目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煤矿联合试运转项目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煤矿联合试运转项目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联合试运转项目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联合试运转项目设计方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联合试运转项目设计方案第一部分:矿井概况 一矿井交通位置及地理位置联盟煤矿隶属绥阳县枧坝镇所辖,位于县城西北约43公里,距贵阳至重庆铁路干线李家湾站64公里,矿区公路32公里接S207省道,交通较方便(见交通位置图)。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70000至1070037,北纬280310至280625。二、井田面积、煤层赋存及围岩情况联盟煤矿矿区位于坟坝向斜东翼中段,构造简单,岩层单一,井田长3.15Km,宽1.2030.34Km,面积约3.2276Km2,设计开采范围长1.62Km,宽0.538Km,面积约0.454Km2,其矿区拐点坐标为如下:拐点坐标直角坐标拐点坐标xyA:311050

2、036402800B:311050036401920C:310734536402045D:310733036402380E:310919036403450采矿标高:+1380m至+1100m 本矿区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主采煤层为16#煤层,一般不含夹矸,倾向变化:由北向南,由浅向深倾角变大,浅部倾角为1020。煤呈粉块状,节理发育。参差状断口,平均厚度1.66米,容重为1.46t/m3。煤层直接顶板为钙质泥岩,泥质粉砂岩,老顶为硅质灰岩,底板为铝土岩及茅口灰岩,均比较稳定。三、矿井技改设计及地表小窑开采情况本矿井为技改项目,由林东矿务局设计研究所担任设计任务,技改规模为6万吨年,服

3、务年限约为10年。矿井为平硐开拓方式,主平硐沿1310m在岩石或煤层中掘进。矿区内,采煤均为当地村民、居民自用。煤窑开采情况无详细资料,自本矿井合法生产建设后,非法煤窑已停止开采多年,其开采区较浅,可能有有积水和瓦斯积聚,因此在开采浅部地段的煤层时,应加强老窑积水和瓦斯的探放工作,防止透水和瓦斯事故的发生。四、水、火、瓦斯、煤尘等自然灾害情况1、本井田开采范围内无河流穿过矿区,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地表多呈缓坡状,排泄条件较好,因此,地表水对矿井无大的影响,但为了防止地表水涌进矿井,应在主井、风井口及工业场地周围修筑排洪沟。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m3/h,最大涌水量为10m3/h。矿区范围内有

4、小煤窑及采空区,在开采过程中除留足防水煤柱外,还必须加强探放水工作,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加强顶板裂隙水和底板含水层渗出水的排放。避免透水事故的发生。2、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2007年鉴定的结论,16#煤层不易自燃,但开采过程中应加强管理,预防各类火灾的发生。3、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批复(黔煤行管字2007482号),本矿瓦斯相对涌出量为4.66m3/t,绝对涌出量为0.53m3/min,属于低瓦斯矿井。4、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2007年鉴定的结论,本矿16#煤层煤尘无爆炸性。第二部分:矿井设计及建设情况概况一、矿井开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1、设计方案矿井设计为平硐开拓,主平硐沿+13

5、10m水平掘进1427米,风井在+1425m沿煤层倾向向下掘进。回风上山,运输上山,与总回风巷贯通后形成矿井通风系统。利用主井承担运输、进风、行人及敷设管线等全部工作,利用风井与井下回风上山贯通,承担该矿的排除污风的工作。根据该矿井的具体情况,由于矿井中部有F2大断层,利用自然地质构造,将井田划分为东西两翼来开采,设计方案只对井田东翼设计开采,设计范围内布置两采区。以+1310m水平标高为界线分为上下两个采区,其中+1310m水平以上区域为一采区。+1310m水平以下区域至+1260m水平内为二采区,设计采区为一采区。首采面1310-1采面。主井:x=3108337,y=36402642,z=

6、+1310,其方位角a=1490,平硐倾角=00,井筒长134m。2、建设情况根据据矿井技改方案,新井筒基本按设计方案施工,其中主平硐由地面在+1310m水平处开口掘进,方位角a=148.1310-1运输顺槽(刮板运输机)运输上山(刮板运输机)运输大巷(防爆柴油机车)主井(防爆柴油机车)地面煤场。 材料流向:地面材料(防爆柴油机车)运输大巷(防爆柴油机车)运输上山(人工)运输顺槽(人工)采煤工作面。 (2)本矿采用走向壁后退式采煤式方法,回采工作面设计长度为175米。采煤工作面采用DW10-18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选用HDJA-1000型金属铰接顶梁“三四”排控顶,最大控顶距为3.2米,最小控

7、顶距为2.2米,排距1.0米,柱距1.0。 采掘设备配备表 表2序号设备名称型 号主要技术参数单位数量使用备用合计1煤电钻MZ-1.21.2Kw台3142岩石电站JD-22Kw台113刮板运输机SGd-280/1180m,13kw,40t/h台114局部通风机JBT-525.5kw台225回柱绞车JH-5800kg/80m台116探水钻TXU-5A4kw台1122、矿井采掘生产系统实际建设情况(1)、主平硐在x=3108337,y=36402642,z=+1310处掘进,掘进长度120米,然后沿C1煤层走向掘进1350米,风井在x=3109870,y=36401911,z=+1425处掘进长度

8、420米到达与主平巷贯通。在运输大巷1380米处掘进运输上山,长度为350米,掘45米联络巷直通总回风巷,用于一采区运输、回风;在运输上山巷290米米处布置掘进1310-1采面运输巷、在运输上山巷350米米处布置掘进1310-1采面回风巷与总回风巷贯通,开切眼60米形成1310-1采煤工作面(见采掘图)。1采区内煤炭流向:采煤工作面(刮板运输机)工作在运输顺槽(刮板运输机)运输上山(刮板运输机)运输大巷(防爆柴油机车)主井(防爆柴油机车)地面煤场。材料流向:地面材料(防爆柴油机车)运输大巷(防爆柴油机车)运输上山(人工)运输顺槽(人工)采煤工作面。(2)、本矿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掘进到

9、井田边界后,在进行回采,回采工作面设计长度为175米。在回采过程中,先预留保安煤柱,采煤工作面采用DW10-18型单体液压支柱配HDJA-1000型号金属铰接顶梁支护和部分特殊支护,柱距、排距均各为1.0米,“三、四”排控顶,最大控顶距为4.2米,最小控顶距为3.2米,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采掘主要设备配备表(表3)序号设备名称型号主要技术参 数单位数 量使用备用合计1煤电钻ZM-15T电压127V,N=1.5KW台3252发爆器MFB-12每次引爆电雷管12发台2353刮板运输机SGD-280/1111kw台1124回柱绞车JH-87.5kw台1125局部通风机YBT42-2155.5kw台1

10、126空压机W2.8/518.5kw,2.8m3台117控水钻KHYD-75A额定电压:660/380V,4KW台11二、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1、设计方案根据矿井技改方案设计,本矿井采用分列式的通风方式,抽风机的工作方式为抽出式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接风筒压入式通风,回采工作面采用“U”型全负压通风。为保证各采、掘工作面、硐室的风量并使用风流按规定流动,在风流流动的路线中设置有风门、调节风窗等通风构筑物。选用主要通风机为FBZN10/30型防爆轴流通风机二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风量电机功率为30KW。选用局部通风机为JBT51-2型矿用局部通风机,电机功率为5.5KW。矿井风流

11、线路为:主平硐上山运输巷采面运输巷工作面采面回风巷联络巷总回风井引风道排出地面。2、矿井已建成的通风系统情况:本矿井在+1310水平建设的主平硐和运输大巷及在+1425m标高建成的回风井通过沿煤层布置的上山运输巷、运输顺槽和回风顺风槽形成了矿井的通风系统,并在风井口安装了两套FBCZNO1/30型30Kw抽风机及相关设施,其中一套工作,一套备用。选用局部通风机为YBT-5.5型5.5KW压入式轴流局部通风机。首采工作面形成后,矿井的采掘工作面独立通风,其风路为:新鲜风主平硐运输大巷运输上山1310-1运输巷工作面,污风经回采工作面回风顺槽联络巷总回风井地面抽风机排出。为了保证通风系统的合理、稳

12、定、可靠、行人、运煤、运料的方便快捷,在人行上山、人行上山与运输上山之间、风门,设置调节,下山开采时绞车房的上部设置调节风窗。本矿属低瓦斯井,在制定严格的措施的情况下,在掘进时有一次串联通风。(具体见矿井通风系统图)。三、矿井运输系统及建设情况1、设计方案按技改方案设计,本矿采用平硐开拓方式,在二采区下山开采时设置一台提升设备作单钩串车提升,可完成煤炭、矸石、设备、材料等运输,绞车的型号为KTB-1.0X0.8型,电机功率为45Kw,在回采工作面使用刮板运输机运输,型号为SGD-13。矿井为平硐开拓,生产中运煤线路为:采煤工作面(刮板运输机)工作面运输槽(人工推车)运输上山(绞车)运输大巷(蓄

13、电瓶机车)主井(蓄电瓶机车)南面堆煤场。运料线路则为:地面材料(蓄电瓶机车)运输大巷(蓄电瓶机车)运输上山(绞车)工作面运输顺槽(人工推车)采煤工作面。矿车选用0.75型号侧卸式矿车,全矿应有用于运煤、矸的矿车20辆。2、实际建设情况矿井主平硐按3的坡度掘进后,主平硐长度150米,运输大巷1350米,在运输大巷1380米处掘进运输上山350米,在运输1300米处设置车场,在运输上山290米处开1310-1运输巷,在运输上山350米处开1310-1回风巷,运输上山与运输顺槽相连形成了工作面的运输系统,作面的运煤线路为:煤从工作面(刮板运输机)运输顺槽(刮板运输机)运输上山,( 刮板运输机) 运输

14、大巷(防爆柴油机车) 主平硐(防爆柴油机车) 地面(煤仓);运料线路则为:地面井口主平硐(防爆柴油机车) 运输大巷(防爆柴油机车) 运输上山(人工) 运输顺槽(人工) 工作面。井下运输巷铺设12Kg/m的钢轨,所用矿车为0.75m3U型翻斗式矿车,目前全矿在用矿车50辆。四、矿井给、排水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1、设计方案根据矿井技改方案设计,矿井采用平硐开拓,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5m3/h,最大涌水量为45 m3/h,井下水直接由平硐自流排出地面。地面生产、生活为一供水系统,井下防尘消防用水为另一供水系统,在回风井口附近地面1420米的山上建250 m3消防池一座,经井下水处理后的水进入250 m3的井下消防洒水水池,设DN50焊接钢管一条至井下,以静压供水方式向井下供水,水池距工业场地的几何高差不得小于25m。矿井生产用水取自矿井处理水,在污水处理池设置一台11KW取水泵,并敷设生产用水管网,其水源可利用井下水,经沉淀、消毒后后作井下生产和消防用水。2、建设情况矿井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将矿区主井附近高处的安全可靠的山泉水敷设水管接到饮用水蓄水池供生活用水,生产、消防水则利用地面沉淀池将井下排出的污水经沉淀滤清后,用水泵抽到风井口的水池,消防池容量200 m3,然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