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7571964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楼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学楼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学楼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学楼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学楼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楼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楼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楼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第一章 总体规划设计一、设计概况为切实贯彻落实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精神,确保我县在2015年6月前全面完成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提高办学水平,适应新时期大规模全方位培训干部工作的需要,党校整体搬迁已势在必行。以县委党校(县行政学校)整体搬迁为主,配套建设县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县研培中心、县农业技术学校整体建设,可以实现教学用房、教学设施、活动场地、后勤服务、师资力量资源共享,避免土地重复征用及相关设施场地重复建设,最大限度节约建设成本。本项目为宜宾县柏溪镇城北新区26-301地块东侧,建设用地面积13.31亩,约合8873平方米。拟建县委党校

2、地上12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156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05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52.2米。1、地理条件宜宾县位于中国西南、四川盆地南缘,长江上游和金沙江、岷江下游“金三角”地区。县境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属中亚带季风气候区的四川盆地南气候型,宜宾县属小风区域,常年主导风向为西至西北方向。2、基地条件分析建设用地形状呈不规则多边形,宽约70米,长度在短边方向长约93米,在长边方向长约145米。基地内最低高程302.96米,最高高程331.59米,基地内最大高差为28.63米。南部、东部地势较高,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地势

3、逐渐降低,西北部最低,并在中部形成局部陡坡。用地东面与“金江丽城”廉租住房小区相连,北面与“北新国际”住宅小区相接,西面与幼儿园用地相邻,西北面连接与公共绿地,南面靠近城市规划道路。3、建设规模建设用地面积:887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600平方米 其中地上10500平方米,地下5100平方米停车位共99辆 其中地面停车位31辆,地下停车位68辆 容积率:1.19 建筑密度:18% 绿地率:35.5%二、设计依据1、宜宾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2、由业主提供的本工程任务文件与基地的电子地形图3、现场踏勘所获得资料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5、建筑设计防火

4、规范(GB50016-2006)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年版 7、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8、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1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12、宜宾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3、国家相关规范与规定三、设计理念本项目在对整个基地周边情况进行充分分析的前提下,以城市空间设计作为整个方案契入点,注重对开放空间、聚合空间、离散空间、灰色空间等不同形态的运用,使得建筑通过这些不

5、同的空间元素与城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空间层次丰富的交流空间。1、因地制宜该地块南面与城市空间相接,东面倚靠“金江丽城”廉租住房小区,北面连接“北新国际”住宅小区,西北面连接与公共绿地,并且地块西北部与东南部最大高差将近30米。为了减少填土方量,节约工程造价所以,所以将地下室设计为两层。同时可以利用与“北新国际”住宅小区相连位置的地块高差作为北面地下室一层的直接采光。整个设计既顺应了地形的原有形态,同时也尊重了现有的周边的基地现状。2、对比统一为了努力追求富有独特个性的建筑形象,在周边建筑群体的统一中求得变化。本方案的建筑形式采用“对比统一”的处理手法,和而不同,既大方得

6、体,严谨庄重,又富有人情味,具有强烈的识别性,表达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内涵。传递一定的思想和境界,与周围建筑在形体上和组合上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对话。3、 分区明确由于党校内部功能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同时由于地块的诸多限制条件。所以在建筑内部的功能上也做了明确的分区,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4、 寓意深刻整个建筑形态呈“品”字形,又似一把“山形”椅子,寄寓中国共产党稳固而坚定的领导地位以及党的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三品”涵养,即品质、品德、品格。基主地入口广场步道两侧陈列宜宾本地抗战、革命英雄,寓意沿着党的历史脚步前进,勿忘党的历史使命和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的决心。四、设计原则1、功能设计原则

7、从以人为本出发进行设计,同时满足教学、办公、食宿、休闲等全面的功能需求。综合考虑“以县委党校(县行政学校)为主,配套建设县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县研培中心、县农业技术学校”设计任务要求,明确各校功能分区,同时进行资源共享。 2、建筑设计原则分区明确,相对独立,人车分流,自成体系,和而不乱;公共服务空间集中化,景观、休息相结合,呈现多层次、多功能的室内外空间。综合建造成本、运营成本、技术成本,注重生态、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党校建筑教学和文化生活质量。建筑造型体现现代感,以简约大方的现代元素,同时注重形式与功能的均衡统一。 五、总体设计1、总平布置结合用地条件及周边环境因素,由于建设用地只

8、有南面临接城市道路,且场地面宽小,进深大。因此建筑入口采用人车混行入口。整个建筑从总平上看呈“U”字形,建筑主入口三面围合形成入口小广场。建筑主体面向城市道路,东西两侧配置群房,通过建筑组合,有力地突出了主体建筑的鲜明形象,并保证党校各项功能使用的合理性。考虑基地地形现状,周边环境条件以及合理的功能分区,故将食堂、餐厅设置在主体建筑背面地下室,利用地形高差和地面采光井进行食堂的侧面和地下室顶部采光。由于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其使用情况的特殊性,将其设置在用地东侧,并设置独立的出入口,尽量减少对其他功能空间的干扰。考虑到基地西北面与城市公共绿地相临,因此在基地北面设置景观绿化及体育场地,作为基地内主要

9、的景观。将城市公共绿地作为基地内景观绿化的延续和补充2、交通流线建筑主入口正对城市道路,作为办公人员、车辆主要对外出入口,并在入口前设置了一个入口广场,作为连接城市道路和建筑之间的纽带和缓冲区,进而衬托建筑的主立面。在基地西北角设置人行次出入口,通过台阶与基地内部连通,让基地与城市湿地公园相连,延伸基地室外空间。围绕整个建筑,设置了一个环形的机动车道,最大可能地使内部交通便捷顺畅。在建筑的东侧裙房设置独立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入口,以便更为合理地进行功能分区,避免流线的交叉。地下停车库设两个独立的出入口,尽可能减少车辆出入地下室流线间的相互干扰。第二章 建筑设计一、平面设计 建筑在底层设计了入口门厅

10、,直接连通基地北面景观绿化,使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从建筑主入口进入到门厅,内部空间丰富多变,光线明亮。大厅内设楼梯和电梯直达各层,并把群房屋顶作为屋顶花园,丰富室外空间。学术报告厅、阶梯教室两个大空间分别设在裙房顶层。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在一层设置独立的出入口和上下楼梯。以分层分区的原则进行平面布置,一至三层综合布置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学员教室、学术报告厅和阶梯教室。四至八层分别布置研培中心、县委党校、农业技术学校,并穿插布置阅览室、会议室。九至十二层布置学员宿舍,考虑布置单人间、标间和四人间三种住宿类型。屋面层作为设备层、屋顶花园和洗衣用房,有效利用屋面室外空间。二、立面设计党校主体建筑为12层,

11、建筑主立面以对称的形式和稳重的形体和素雅的色彩来体现党校建筑的严肃、庄重、稳定和内敛。东西两侧设置三层群房,整个办公楼建筑体量高低变化,错落有致,同时突出主体建筑的体量。整个建筑形态呈“品”字形,又似一把“山形”椅子,寄寓中国共产党稳固、坚定的领导地位和党的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三品”涵养,即品质、品德、品格。主楼外墙面设计虚实结合,色彩采用浅黄色和白色的对比,简洁的外立面反映建筑形象的庄重感。立面重复的竖向线条体现出建筑硬朗的形象与现代特征,使整个建筑群造型简洁、有力、庄重、挺拔。夜晚,在柔和灯光的映射下,在流动的霓虹灯的陪衬下,又赋予了这些线条以动感、热情、大方、活力、生命力,整

12、个建筑又变得富有人情味,给人们以丰富的视觉感染力,让人们对建筑富有多层次的空间感受。第三章 景观设计一、设计理念 景观设计主导思想是遵循生态规律,突显场地文化特色,充分结合建筑设计,使景观和建筑风格融为一体,相辅相成。二、设计原则考虑到按照业主减少植物栽植率的要求,在设计时,侧重竖向的绿化,平面绿化率适当减少,绿化手法上以开阔的、简炼的划分手法处理,符合基地审美节奏。三、详细设计景观设计将其划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入口区、健身活动区、景观区、和屋顶花园。1、入口区: 以历史伟人为楷模,“前进大道”精密联系与时俱进思想,为即将形成的“教育基地”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映入眼帘的 “实事求是”石刻

13、的四个大字,它体现了党思想方针,并时刻提醒党员们要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此外东西两侧各提供了现代化停车位,以方便人们泊车。2、健身活动区:基地最北侧配套了篮球场、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场,为大家学习之余提供了良好的健身活动环境。3、景观区域: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现代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为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不同需求,因此适当安置了园林小品,小品设计使之与建筑相适应。小品设计以功能和景观兼容为目的,在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达到景观装饰的效果。4、屋顶花园:以“绿色建筑,绿色城市”为主要设计思路,屋顶花园以开阔的、简炼的划分手法处理,设

14、计绿化植被组团并配设有步行小路及汀步。四、植物配置植物配置在整体环境景观构建上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景观意境及文化意蕴的传递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严整而虚实有序的形体结构是“形而下”与“形而上”交流的有效媒介,可以通过树影、声响、叶色等传递风、月、云、日、气、四季等自然的信息。植物素材丰富而独特的形体语言作为空间塑造的工具,具有其他材料所不能比拟的魅力。植物材料的自然属性中蕴育着历史、文化和空间情节,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可以营造文化、意境、独特的空间情调。植物群落的空间合形态上,应注重人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验与感受的变化。 丰沛的植物栽植设计,空间的景观规划,综合运用园林植物因地制宜地配

15、置四季富有季相色彩的各种乔木,如:雪松,突显了我国历史伟人“威武不能屈,铁骨傲苍穹”革命气概;灌木,如:苏铁,象征着党的万年的青春不朽;还有花卉、草坪使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创造一个空气清新、阳光明媚、舒适而安静的工作学习环境。通过方案的规划与设计,既体现了现代气息,又强调了基地与广场和绿地的有机结合。从密林小径、林中空地、疏林草地到缓坡草坪,形成疏密、明暗、动静的对比,在富有生命的自然中创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多元感悟空间。第四章 结构设计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宜宾县委党校(县行政学校)教学楼。本工程地上为一个12层的主楼及多个三层的裙楼构成;地下为一个两层的地下车库。二、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结构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抗震设防类别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办公室,配套共建设施二级 50年 丙类乙级三、自然条件:风雪荷载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基本雪压Wo=0.30KN/m2B类无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设计地震分组建筑场地类别7度0.10g第二组类场地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初勘报告尚未具备,待初勘完成,作进一步分析。四、设计依据:建筑结构可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