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用户体验设计方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7571833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敏捷用户体验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敏捷用户体验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敏捷用户体验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敏捷用户体验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敏捷用户体验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敏捷用户体验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敏捷用户体验设计方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敏捷用户体验设计方案人物角色(Personas)英文单词Persona,原意是指戏剧或小说中的角色。在软件产品设计中用到的人物角色(Personas):是被描述成了具体的个人的用户模型,他们“有鼻子有眼”非常形象 是虚构的一个/一组人,但他们背后有真实的、基于目标用户群的坚实数据支持 是大量用户数据的综合体现,是目标用户群的具象化结果。Alan Cooper提出了Personas的概念,但,Alan Cooper并不是将用户模型化的第一人。在对用户进行建模这一做法上,LarryConstantine比Alan Cooper实践的更早,做出的成就也不比Cooper小。在此,我并不想对Person

2、as做求本溯源的介绍,更无意甄别“Constantine和Cooper谁个更牛”。我只是想说,Personas并不是什么新奇无比的玩意儿,至少,在Cooper提出Personas之前,Constantine已在用户模型上做了很多工作了。在其他领域、在其他更早的时期,对人的模拟也会存在:例如,我们会用唐僧师徒来映射不同类型的员工;在山西流传下来丧葬风俗中, 会有两个纸作的假人陪葬,“以代儿女们在阴间行孝”,并分别起名为“金童”、“玉女”。(不好意思,把人物角色弄得这么阴森.,)希望这段介绍,可以消除“人物角色”的神秘感。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中对“人物角色”做更详细的讨论。在详细展开“人物角色”的话

3、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回答这个问题:“没有人物角色不行吗?弄这个舶来的概念怪费事的!”没有“人物角色”这一概念之前,地球是照样转的,当然,软件产品的设计开发也照样进行。那么有了“人物角色”之后,对软件产品的设计会有何帮助呢?让我们来谈谈人物角色的作用: 1) 坚定立场。因为人物角色是“有鼻子有眼”的,所以,它是同理心很好的载体,可以让设计师时刻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2) 呈现结果。人物角色是“打包”后的用户研究结果,是用户研究结果的有力呈现方式。 3)交流工具。由于人物角色是用户研究结果的具象化,它不但生动,而且代表着用户真实的目标和动机等信息。利用太来交流用户研究结果,可以大大提高团队的

4、沟通效率。 4) 设计依据。人物角色,让设计师找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的着力点“用户”,特别是在团队成员间对设计方案存在分歧时,我们可以依据“人物角色”来筛选最佳的设计方案。做好准备,让我们好好接纳“人物角色”这个洋概念吧。用户目标列表(Goal-list)“我们并不关心用户的八卦信息,我们只关心与用户使用软件产品相关的用户目标。”让我们来仔细解读一下“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其中的关键字是“用户”。表面上看,“用户”是人,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希望发动网民的力量对其“人肉搜索”个底朝天。但是,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八卦信息吗?例如,“很黄很暴力”的中学生爹妈的工作单位对新闻事件有实质性补充吗?没有

5、,当然没有。“用户”用的是什么呢?是我们所要设计的软件产品的用户。我们为什么进行“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呢?是想把我们的软件产品做好。所以,我们的重点其实是“软件产品”。我们只要搞清楚用户为什么要用我们的软件,想用我们的软件达成什么样的个人目标,或者想用我们的软件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样,我们就知道我们需要如何操作了。我们需要关注的东西很明确:用户目标/问题(困难)。目标和问题其实是一个概念的两种表述方式,从积极的方面讲就是用户要达成的“目标”;从被动的方面讲,就是用户所要解决的/所面临的“问题”。为了表述方便,在后继的阐述中,我们将“目标”和“问题”统一称作“目标”。小结人物角色的核心就是用户目

6、标。用户目标和人物角色就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不可分割。人物角色中,之所以包含“用户目标”之外的信息,那是为了承载“同理心”。也就是说,如果设计师可以很好地做到“换位思考”,那么,我们的人物角色模型=“用户目标”模型。在本节中,我之所以将用户建模的输出结果之一说成是“用户目标列表”而不是上一段提到的“用户目标模型”,那是因为对用户目标的处理和分析工作,将会贯穿软件设计过程的始终。在用户建模阶段,我们只需要尽我们所能列出我们所能知道的“用户目标列表”;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会对“用户目标”做专门的处理,即目标建模。Actor、Role、Profile、Personas与用户模型相关的概念有4个:A

7、ctor、Role、Profile和Personas。在此,我会尝试着对其作出辨析。ActorActor与Use Case(用例)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译作“执行者”、“参与者”。在描述业务的用例中,Actor是执行业务的“人”(当业务是自动化完成的情况下,Actor就是“软件系统”),是一个岗位职责集。我们可以把每个Actor都可以当作一个招聘岗位来看待。例如:订单处理人员、订单实施人员、服务保障人员、财务人员等。职责细分后,每个Actor可以分为更小的一组Actor。例如:财务人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出纳员”、“会计”等。此时,较大的Actor,更像是部门职责。Role当处于不同的Role时,

8、我们有着一系列不同的目标:我们编撰PPT时,我们的目的是为PPT增添内容,此时,我们的Role就是“PPT编撰人员”;当我们收到别人发来的PPT时,我们的Role很自然地变成了“PPT读者”,我们的目的是阅读/审阅PPT;当我们拿PPT给大家演讲时,我们的Role又成了“PPT演讲者”,此时我们的目的是用PPT辅助我们流畅地为别人讲解我们的观点。Role,本质上就是一个用户目标集。当用户的目标改变时,用户的Role也就改变了。当然,用户的目标是有大小之分的。例如,“PPT编撰人员”的目标是为PPT添加内容,而添加不同的内容时,我们的“小”目标又会有所差异:添加文字时,我们关注字体类型、颜色、字

9、号大小、居中/靠左/靠右等;添加图形时,我们关注图形的位置、各形状之间的关系、填充色、边框、底纹等。同样是网上购物,不同的用户有着不同的目标:有的是“网上逛街”、有的是“货比三家”、还有的是图省事的“无耐心”购物者。关于用户目标的粒度,我们会在下一章“目标建模”中作详细阐述。Role,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定性的用户模型。Profile要理解Profile这个英文词儿,咱最好弄个很中国很草根的例子解释一下。现在SNS很火爆,跟大家说Facebook估计都知道,咱说个现在中国网民都知道的网站“开心网”和“校内网”,开心网、校内网个人主页左上角的那些个人信息资料,就是英国话里说的Profile。咱们只

10、要知道Profile的两个主要意思即可:1)个人简介。包括简单的统计信息,如姓名、年龄、籍贯、个人喜好、自我介绍等;2)轮廓素描。我们在用户建模中提到的Profile,就是要用性别、年龄、籍贯、个人喜好等统计学信息勾勒用户的轮廓,并依此作为用户模型。Profile本质上就是大量用户研究结果的统计数据信息集,我们可以将Profile看作是定量的用户模型。要获得大量的、详实的用户统计数据,我们需要做深入的用户研究工作。用户数据的信息来源主要有:-真实的用户 -用户代理人 -领域专家 -培训教员 -主管 -信息提供者和解释者 -市场营销人员 -销售人员 -技术支持人员 -技术资料编写人员 -间接信息

11、来源 -操作手册 -热点问题解答(FQA) -问卷调查用户数据的信息来源有了之后,我们如何下手进行用户研究呢?我们需要考虑的是用户与系统的关系,而不是用户的所有“八卦”信息。我们不能简单地以用户为中心(user-centered design),而更应该以用户对软件产品的使用为中心(Usage-centered design)。1. 考虑以下问题:谁将使用系统? 这些用户属于哪类人群? 他们想达到什么目的? 他们需要系统为此提供什么东西? 系统应对怎样提供他们所需的东西? 他们与系统有什么关系,其具体表现特征是什么? 什么因素决定了他们使用系统的方式? (对现有系统:) 系统的什么功能不要用或

12、不太有效? 怎样才能使系统更有效地支持使用?2. 把能想象到的角色抽象出来。 1)识别角色并列出清单(Role-list); 2)对清单进行组织、推敲;3. 添加细节(Profile) 1)并不需要添加所有的细节,只考虑对界面设计有影响的细节即可。这些细节包括:该类用户的数目:10个?10000个? 基本职责和活动: 计算机相关知识: 业务知识: 目标:软件如何帮助其达成目标? 不爽之处:用户有哪些困扰?软件如何帮用户解决? 使用情境:软件将要在哪些地方使用?物理环境如何? 软件生态环境:用户还使用哪些软件? 协作者:用户需要和哪些人协作来达成目标? 使用频率:用户使用软件的频率如何? (不同

13、产品的用户,所需采集的信息也会有较大差异)详细的用户数据需要采用多种用户研究方法来获取。关于“常用用户研究方法”我们将会在本章的最后一节“用户研究”中有详细介绍。 2)评审、完善Personas人物角色(Personas)是用户研究结果的具象化,是“同理心”的载体。它以对用户个性化的描述,来生动地传达复杂的用户研究结果。Personas,是各种不同详细程度的用户研究结果(即兴人物角色、定性用户角色、定量用户角色)的个性化表述,是对用户研究结果的“装修”。因此,并不是“不用人物角色,就无法表达用户研究结果”。关于人物角色(Personas),我们会在下一节做详细的阐述。小结本节对用户建模涉及到的

14、多个相关概念作了辨析、澄清。Actor是一个岗位职责集,每个Actor都可以当作一个招聘岗位来看待。Actor是业务领域“人”的载体。Actor不是并不是“用户研究”能研究出来的,我们需要对业务领域进行研究,才能确定Actor。Role是一个用户目标集,每个Role都戴着不同的“帽子”(即目标)。写PPT时,我是“PPT编撰人员”;看别人的PPT时,我是“PPT读者/审阅者”;我给人拿PPT做培训时,我是“PPT演讲者”。Role,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定性的用户模型。Profile是一个用户统计数据信息集,是定量的用户模型。Personas是用户研究结果的具象化,是“同理心”的载体,是对用户研究

15、结果的“装修”。人物角色(Personas)在谈及用户建模结果和辨析“Actor、Role、Profile、Personas”时,我们已经提到了“人物角色(Personas)”。本节内容,将会系统地讨论一下人物角色(Personas)。我们先从人物角色的定义开始,然后会讨论人物角色的“作者”和“读者”是谁。根据人物角色所包含信息的详细程度,我们还会给出不同的呈现方式。每个软件产品的用户研究结果都不止有1个人物角色,因此,我们还会探究一下不同人物角色之间会有的相互关系。最后,我们给出了实操性很强的“人物角色模板”供大家参考。我们不但给对该“模板”的使用给出了详细的填写说明,而且还给出了该模板的3个人物角色实例。什么是人物角色(Personas)?什么是人物角色?孙悟空、猪八戒、唐僧就是人物角色。当对面走过来一个女人,这3位肯定有着不同的反应:悟空立马会跳出来喊“妖怪!”;八戒呢,哈喇嗒早就留了二尺长,直喊“美女!美女!”;而唐僧,则会手施佛礼,垂目轻称“施主!”。这就是人物角色的力量,当你提到名字的时候,我们就能很自然地判断出他们对同一件事情有着怎样不同的反应。英文单词Persona,原意是指戏剧或小说中的角色。在软件产品设计中用到的人物角色(Personas):是被描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