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知识)铜箔基板品质术语之诠释()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568007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知识)铜箔基板品质术语之诠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质量管理知识)铜箔基板品质术语之诠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质量管理知识)铜箔基板品质术语之诠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质量管理知识)铜箔基板品质术语之诠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质量管理知识)铜箔基板品质术语之诠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知识)铜箔基板品质术语之诠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知识)铜箔基板品质术语之诠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铜箔基板品质术语之诠释1.前言: 有关铜箔基板(Copper Claded Laminates,简称CCL)的重要成文国际规范,早期以美国军规MIL-S-13949H(1993)马首是瞻,直至1998.11.15后才被一向视为配角的IPC-4101所取代。原因是业界进步太快,而美军规范一向保守谨慎,来不及跟上HDI商品化的实质进步,于是只好退守军品的严格领域。至于为数庞大的商业电子产品,就另行遵循灵活新颖的IPC商用规范了。 IPC-4101(1993.12)之硬质铜箔基板规范,其21号规格单为最常见FR-4板材之品质详细规格,共列有13种品质项目。其中有的较为浅显者,几乎一看就懂无需赘言,如

2、铜箔之抗撕强度 等。但有的不但字面费解难以查考,且经常是同一术语却有数种不同说法,似是而非扑朔迷离,每每令人困惑而不知所从。然久而久之也就见怪不怪麻木不仁了,只要按方法去检验,或按规格去允收即可,管那许多原理原因做什么。 至于那些项目为何而设?影响下游如何?每项是否一定要做?也就懒得再去追究,甚至连真正定义原理也多半似懂非懂,反正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唬来唬去只要朗朗上口,就显得学问奇大无比经验炉火纯青,日久积非成是之余,一旦有人以正确说法称呼之,难免不遭白眼视为异类。鸣呼!君不见Long time no see 与 no can do 早已成了漂亮的英文,说不定那天 People mountai

3、n people sea 也会大流其行呢。但不管众口能否铄金,是非真理总还是要讲个清楚说得明白才不失学术良心,做人做事也才有格,这应与学历或官位扯不上关系。以下即按IPC-4101后列规格单(Specification Sheet)中的顺序对各术语试加诠释,尚盼高明指正。2.IPC-4101/21规格总表 PC-4101/21规格总表 3.最重要的品质术语诠释 3.1.Reliative Permitivity(r)相对容电率 或 Dielectric Constant(Dk) 介质常数(最重要) 3.1.1错误说法 此词经常被不明原理者,仅就其“字面”似是而非的误称为“介电常数”!?有时连一

4、些不够严谨的字典也常犯错。事实上,Dielectric本身是名词,即“绝缘材料”或“介电物质”之意;故知“介质常数”本身是“名词+名词”所组成的名词,是材料的一种常数。而Dielectric此字并非形容词的“介电”,用以形容“常数”而得到的“介电常数”,似乎是在说“介电性质的常数”。请问这倒底指的是什么?天天挂在嘴上的人有谁曾用心想过?人之通病多半是想当然耳! 3.1.2原理说明 此词原指每“单位体积”的绝缘物质,在每一单位之“电位梯度”下,所能储蓄“静电能量”(Electrostatic Energy)的多寡而言。猛看之下,一时并不容易听懂。 此词尚另有较新的同义字“容电率”(Permitt

5、ivity日文称为诱电率),由字面上可体会到与电容(Capacitance)之间的关系与含义。当多层板绝缘板材之“容电率”较大时,即表示讯号线中的传输能量已有不少被蓄容在板材中,如此将造成“讯号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之品质不佳,与传播速率(Propagation Velocity)的减慢。换言之即表示已有部分传输能量被不当浪费或容存在介质材料中了。是故绝缘材料的“介质常数”(或容电率)愈低者,其对讯号传输的品质才会更好。目前各种板材中以铁氟龙(PTFE),在1 MHz频率下所测得介质常数的2.5为最好,FR-4约为4.7。 3.1.3电容诠释 上述介质常数(Dk)若在多层

6、板讯号传输的场合中,还可以电容的观点详加诠释如下: 由上左图可知MLB中,其讯号线层与大地层两平行金属板之间,夹有绝缘介质(即胶片之玻纤与环氧树脂)时,在讯号传输工作中(也有很小的电流通过)将会出现一种电容器(Capacitor)的效应,其公式如下: 由式中可知其电容量的多寡,与上下重叠之面积A(即讯号线宽与线长之乘积)及介质常数Dk成正比,而与其间的介质厚度d成反比。 从电容计算公式看来,原“介质常数”的说法并无不妥。但若用以表达板材之不良“极性”时,则不如“容电率”来得更为贴切。因而目前对此Dk,在正式规范中均已改称为更标准说法的“相对电容率r”了。注意是希腊字母Episolon,并非大写

7、的E,许多半桶水者经常写错也念错。 事实上,绝缘板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不良的“容电”效果,主要是源自其材板材本身分子中具有极性(polarity)所致。由于其极性的存在,于是又产生一种电双极式的“偶极矩”(Dipole Moment,例如纯水25于Benzene中之数值即为1.36),进而造成平行金属板间之介质材料,对静电电荷产生“蓄或容”的负面效果,极性愈大时Dk也愈大,容蓄的静电电荷也愈多。 纯水本身的Dk常高达75,故板材必须尽量避免吸水,才不致升高Dk而减缓了讯号的传输速度,以及对特性阻抗控制等电性品质。业界重要的铜箔基板(CCL)规范,如早期的MIL-S-13949H(1993),现行

8、的IPC-4101(1997)以及IEC-326等,均已改称为Permittivity而不再说成Dk了。然而国内业者知道r的人并不多,甚至连原来的Dk也多误称为“介电常数”,想必是前辈资深者天天忙碌与辛苦之下,只好不求甚解自欺欺人以讹传讹,使得后进者也糊里胡涂不得不跟着错下去了。 3.1.4应用诠释 上述“相对容电率”(即介质常数)太大时,所造成讯号传播(输)速率变慢的效果,可利用著名的Maxwell Equation加以说明: Vp(传播速率)C(光速)r(周遭介质之相对容电率) 此式若用在空气之场合时(r1),此即说明了空气中的电波速率等于光速。但当一般多层板面上讯号线中传输“方波讯号”时

9、(可视为电磁波),须将FR-4板材与绿漆的r(Dk)代入上式,其速率自然会比在空气中慢了许多,且r愈高时其速率会愈慢。 正如同高速公路上若有大量污泥存在时,其车速之部份能量会被吸收,车速也会随之变慢。还可换一种想象来加以说明,如在弹簧路面上跑步时,其速度自然不如正常路面来得快,原因当然还是部份能量被浪费在弹跳上了。由此可知板材的r要尽量抑抵的重要性了,且还要在温度变化中具有稳定性,方不致影响“时脉速率”不断提高下的讯号品质。 不过若专业生产电容器时,则材料之r反而要越高越好,而陶瓷之r常在100以上正是容器的理想良材。 3.1.5测试方法 IPC-4101对r及Df,都指定按IPC-TM-65

10、0之2.5.5.3法去做,即以Balsbaugh品牌之LD3 Dielectric Cell去测Air的电容值(C1),及测Dow Corning 200 Fluid油的电容值(C2),再测第一样板(3.2inX 3.2inX 板层)的电容值(C3),之后又测第二样板的电容值(C4),即可利用其公式: 然后再测液油的导电度G1,及第一样板的导电度G2,并利用其公式计算出Df 但上述做法是在1MHz的频率下所测,所得数据已远不敷实际需要,对于近年来工作频率高达1GHz 甚至在1GHz以上之Dk者,则需另采“真空腔”方式(Vacuum Cavity)去测试才行,但此法在业界尚未流行。3.2 Los

11、s Tanget 损失正切Disspation Factor(Df)散失因素(最重要) 3.2.1原理说明 此词在信息业与通信业最简单直接了当的定义是“讯号线中已漏失(Loss)到绝缘板材中的能量,对尚存在(Stored)线中能量之比值”。 但本词在电学中原本却是对交流电在功能损失上的一种度量,系绝缘材料的一种固有的性质。即“散失因素”与电功损失成正比,与周期频率(f)、电位梯度的平方(E2),及单位体积成反比,其数学关系为 当此词Df用于讯号之高速传输(指数位逻辑领域)与高频传播(指RF射频领域)等信息与通讯业中,尚另有三个常见的同义字,如损失因素(Loss Factor)、介质损失(Die

12、lectric Loss),以及 损失正切Loss Tangent(日文称为损失正接)等三种不同说法的出现,甚至IC业者更简称为Loss而已,其实内涵并无不同。 世界上并无完全绝缘的材料存在,再强的绝缘介质只要在不断提高测试电压下,终究会出现打穿崩溃的结局。即使在很低的工作电压下(如目前CPU的2.5 V),讯号线中传输的能量也多少会漏往其所附着的介质材料中。正如同品质再好的耐火砖,也多少会散漏出一些热量出来。 3.2.2三角函数诠释 讯号线于工作中已漏掉或已损失掉的能量,就传输本身而言可称之“虚值”,而剩下仍可用以工作者则可称之为“实值”。所谓的Df,就是将虚值(”)比上实值(),如此所得的

13、比值正是“散失因素”的简单原始定义。现再以虚实坐标的复数观念说明,并以图标表达如下: 由上图三角函数的关系可知: Tand对边邻边”or虚实, 这Loss Tangent岂不正是Df的原始定义的另一种分身面貌吗?故知Tand损失正切(或日文的损失正接,由图可知 正接于)的“跩文”说法(Buzzword)完全是故弄玄虚卖弄学问唬唬外行而已,说穿了就不值一哂。 3.2.3应用诠释 对高频(High Frequency)讯号欲从板面往空中飞出而言,板材Df要愈低愈好,例如800MHz时最好不要超过0.01。否则将对射频(RF)的通讯(信)产品具有不良影响。且频率愈高时,板材的Df要愈小才行。正如同飞

14、机要起飞时,其滑行的跑道一定要非常坚硬,才不致造成能量的无法发挥。 3.2.4 Q-Factor品质因素 又,基材板品质术语中还有一种“Quality Factor”(简称为Q Factor)的术语,其定义为上述之“实/虚”,恰与Df成为反比,即Q Factor1/Df。 高频讯号传输之能量,工作中常会发生各种不当的损失,其一是往介质板材中漏失,称为Dielectric Loss。其二是在导体中发热的损失,称为Conductor Loss。其三是形成电磁波往空气中损失称为Radiation Loss。前者可改用Df较低的板材制作高频电路板,以减少损失。至于导体之损失,则可另以压延铜箔或低棱线线

15、铜箔,取代明显柱状结晶的粗糙E. D. Foil (Grade 1),以因应不可避免的集肤效应(Skin Effect)。而辐射损失则需另加遮蔽(Shielding),并导之于“接地层”的零电位中,以消除可能的后患。一般行动电话手机板上,做为区隔用途的围墙(Fence)根基(即镀化镍金之宽条),其众多接地用的围墙孔(Fence Hole),即可将组装后金钟罩所拦下的电磁波,消弥之于接地中,而不致于伤害到使用者的脑袋。 3.2.5测试方法 与前6.5相同。3.3 Flammability燃性(最重要) 3.3.1说明本词实际上是指板材树脂的“难燃性”(Inflammability)而言,重要规范与规格之来源有二,即(1)UL-94 and UL-796 (2)NEMA LI1-1989。常见之FR-4、FR-5等术语即出自NEMA之规范。为了大众安全起见,电子产品的用料均须达到“难燃”或“抗燃” 的效果(即指火源消失后须具自熄Self-Distinguish的性质),以减少火灾发生时的危险性,是产品品质以外的安全规定。许多不内行的业者所常用的广告词竟出现:“本公司产品品质均已符合UL的规定”,是一种“铁路警察查户口”式的笑话。3.3.2做法本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