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知识)新建改建线路质量验收标准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567938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60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知识)新建改建线路质量验收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质量管理知识)新建改建线路质量验收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质量管理知识)新建改建线路质量验收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质量管理知识)新建改建线路质量验收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质量管理知识)新建改建线路质量验收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知识)新建改建线路质量验收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知识)新建改建线路质量验收标准(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新建 改建新建 改建线线路路质质量量验验收收标标准准 目目 录录 一一 正正线轨线轨道道 3 1 基桩测设 3 2 铺底碴 3 3 预铺道碴 4 4 基地钢轨焊接 5 5 长钢轨铺设 6 6 铺碴整道 7 7 工地钢轨焊接 8 8 线路锁定 9 9 轨道整理 9 10 无缝道岔铺设 13 11 道岔铺碴整道 14 12 钢轨伸缩调节器铺设 16 13 钢轨预打磨 17 14 轨排组装 18 15 铺轨 21 16 铺碴 整道 23 17 有缝道岔铺设 27 18 有缝线路道岔铺碴整道 28 19 有缝线路钢轨伸缩调节器铺设 30 20 道口铺设 31 21 道口防护措施 32 2 22 防

2、护栅栏 32 23 护轨铺设 32 24 线路 信号标志 33 25 防爬设备 34 26 轨距杆 轨撑 34 二 站二 站线轨线轨道道 34 1 铺底渣 34 2 预铺道碴 35 3 轨排组装 37 4 铺轨 40 5 铺碴 整道 42 6 道岔铺设 46 7 道岔铺碴整道 47 8 道口铺设 49 9 道口防护措施 49 10 护轨铺设 50 11 线路 信号 51 12 防爬设备 51 13 轨距杆 轨撑 52 3 一 新建 改建一 新建 改建线线路路质质量量验验收的划分收的划分 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划分为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和 检验批 其质量分为合格与优良两个等级 单位工程应按

3、一个完整工程或一个相当规模的施工范围划分 并按下列原则确定 正线轨道 一个区间 以站中心为界 含正线道岔 挡区间内含 有不同类型轨道时 也可按轨道类型划分 站场轨道 一个站或大型枢纽的一个场 以最外方咽喉道岔为界 含站线道岔 分部工程应按一个完整部位或主要结构及施工阶段划分 分部工 程应按工种 工序 材料施工工艺划分 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验收需要按长度 施工段 处 等进行划分 一 分项工程 1 评为合格 1 主要检验项目 必须全部符合标准规定 一般检验项目应基 本符合标准的规定 2 实测项目 主要项目应全部符合标准规定 一般实测项目抽 查的点数中 应有 60 及以上符合标准的规定 其余

4、基本符合标准的 规定 且不影响安全使用 几何尺寸和外观无明显缺陷 3 每一分项工程中所含检验项目和实测项目全部合格 则该分 项工程应评为合格 2 评为优良 1 每一分项工程中所含检验项目和实测项目必须符合全部合格 4 要求 且一般实测项目抽查的点数中 应有 70 及以上符合标准的规 定 2 综合评定每一分项工程中所含检验项目和实测项目 其优良 率达 60 及以上者 则该分项工程应评为优良 三 分部工程 每个分部工程中有 60 及以上的分项工程的质量评为优良 且 无加固补强造成永久缺陷者 则该分部工程的质量评为优良 不足 60 者 评为合格 三 单位工程 一个单位工程中 有 60 及以上的分部工

5、程的质量评为优良 则 该单位工程的质量应评为优良 不足 60 者评为合格 二 二 轨轨道的分部工程 分道的分部工程 分项项工程划分和工程划分和检验检验批批检验项检验项目目 符合以下符合以下规规定 定 一一 正正线轨线轨道道 1 基基桩测设桩测设 1 基桩所用材料进场时 应对其规格 类型 外观进行验收 其 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基桩的设计位置及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基桩的测设精度应满足 新建铁路公测测量规范 TB10101 中线和高程测量精度的要求 4 基桩标志应设置牢固 5 2 铺铺底底碴碴 1 底碴进场时应对其品种 外观等进行验收 其质量应符合现 行 铁路碎石道床底碴 TB T2897

6、的规定 2 底碴进场时应对其杂质含量和粒径级配进行检验 2 1 杂质含量按现行 铁路碎石道碴黏土团及其他杂志含量试 验方法 TB T2308 17 进行实验 其含量的质量百分率不得大于 0 5 2 2 底碴粒径级配应复核表 方孔筛孔边长 mm 0 0750 10 51 77 1162545 过筛质量百分率 0 70 117 3213 4541 7567 9182 100100 检验数量 同一产地 品种且连续进场的底碴 每 5000m 为一批 不足 5000m 是亦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 监理单位见证 取样检测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 20 但每单位工程不少于一 次 检验方法 每批等距间

7、隔 4 样取样 每次 25kg 拌合均匀 分别进 行粒径级配和杂质含量试验 监理单位检查施工单位试验报告 并进 行见证取样检测 3 底碴铺设应采用压强不小于 160kPa 的机械碾压 压实密度不 低于 1 6g cm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压实密度每 5km 抽检 5 处 没处测 2 个点位 监理单位啊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 10 进行见证检测 但至少一次 4 底碴厚度允许偏差为 50mm 半宽允许偏差为 50 0mm 6 3 预铺预铺道道碴碴 1 道碴材质应符合现行 铁路碎石道碴 TB T2140 的规定 检验数量 同一产地 同一级别的道碴 每 50000m 为一批 不 足 50000m 时亦按一批

8、计 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 监理单位全部见 证检测 2 道碴进场时应对其品种 级别 外观等进行验收 其质量应符 合现行 铁路碎石道碴 TB T2140 的规定 3 道碴进场时应对其粒径级配 颗粒形状及清洁度等进行检验 其质量应符合铁路碎石道碴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3 1 道碴粒径级配应符合下表规定 方孔筛孔边长 mm 162535 5455663 边筛质量百分率 0 55 1525 4055 7592 7597 100 3 2 道碴针状指数和片状指数按现行 铁路碎石道碴针状指数和 片状指数试验方法 TB T2328 16 进行试验 针状指数 片状指数均 不得大于 50 3 3 杂志含量按现行 铁路

9、碎石道碴黏土团及其他杂志含量试验 方法 TB T2328 17 进行试验 其含量的质量百分率不得大于 0 5 检验数量 同一产地 级别且连续进场的道碴 每 5000m 为一批 不足 5000m 时亦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抽查一次 监理单位见证 取样检车次数为施工单位筹建次数的 20 但每单位工程不少于一 次 检验方法 施工单位每批等距间隔 4 处取样 每次 35kg 拌合均匀 分别进行粒径级配 针状指数 片状指数和杂质含量试验 监理单位 检查施工单位实验报告 并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7 4 正线道岔预铺道岔应采用压强不小于 160kPa 的机械分层碾压 压实密度不得低于 1 7g cm 碴面平整度

10、用 3m 直尺检查不得大于 30mm 预留起道量不得大于 50mm 道岔前后各 30m 范围应做好顺 坡并碾压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组道岔抽检 3 个点位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 位抽检次数的 10 进行见证检验 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 施工单位检算碾压机械压强 用灌水法检测压实密度 用 3m 靠尺检查碴面平整度 监理单位检查施工单位检算及监测资料 并见证检测 4 基地基地钢轨焊钢轨焊接接 1 待焊钢轨的类型 规格 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标准的规 定 2 钢轨焊接接头的形式检验和周期性生产检验应符合现行 钢轨 焊接接头技术条件 TB T1632 的有关规定 3 钢轨焊头应进行探伤检查 焊头不得有未焊

11、头 过烧 裂纹 气孔夹渣等有害缺陷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 10 进行见证检验 但至少一次 4 钢轨焊缝两侧各 100mm 范围内不得有明显压痕 碰痕 划伤 等缺陷 焊头不得有电击伤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监理单位平行检查 10 5 轨底上表面焊缝两侧各 150mm 范围内及距两侧轨底角边缘 各 35mm 范围内应打磨平整 不得打亏 8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监理单位平行检查 10 6 基地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允许偏差 见下表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监理单位见证检测数量为施工单 位检测数量的 10 检验方法 施工单位用 1m 直尺测量 监理单位

12、见证检测 5 长钢轨铺设长钢轨铺设 序号项目 允许偏差 1轨顶面 0 3 0 2轨头内侧工作面 0 3 3轨底 焊筋 0 5 0 1 长钢轨的类型 规格 质量应符合设计规定 2 轨枕及配件的类型 规格 质量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标准规定 3 钢轨胶接绝缘接头的类型 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质量应符合 现行 胶接绝缘钢轨技术条件 TB T2972 要求 其他高强度绝缘钢 轨接头应符合相关技术条件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 10 进行见 证检测 但至少一次 4 轨枕应方正 间距及偏斜允许偏差为 20mm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 2km 抽检 2 处 每处 5 根轨枕 5 轨道中

13、心线与线路设计中心线允许偏差为 30mm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 2km 抽检 100m 每 10m 一个测点 6 左右两股钢轨的胶接绝缘接头应相对 胶接绝缘接头轨缝距 9 轨枕边缘不应小于 100mm 6 铺碴铺碴整道整道 1 道碴的材质 品种 级别 外观 级配 颗粒形状及清洁度等应 符合本标准第 2 1 2 2 2 3 条规定 2 道床经分层铺碴整道达到初期稳定状态时 力学参数应符合 以下规定 型枕 道床横向阻力不得低于 6 5kN 枕 道床支承刚度不得低 于 60kN mm 型枕 道床横向阻力不得低于 7 5kN 枕 道床支承刚度不得低 于 70kN mm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 5km 各

14、监测 1 处 每处 10 根轨枕 分别求 取平均值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 10 进行见证检验 但至 少 1 次 3 整道后的道床断面应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曲线外轨超高应按 设计设置 并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均匀递减 4 轨道静态集合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见下表 检验数量 每 5km 抽检 2 处 每处各抽检 10 个测点 7 工地工地钢轨焊钢轨焊接接 1 钢轨焊接接头的型式检验和周期性生产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 4 2 条的规定 2 钢轨焊头探伤检查应符合本标准第 4 3 条规定 3 钢轨焊头外观检查应符合本标准第 4 4 条规定 4 钢轨胶接绝缘接头焊接钱应按规定测定电绝缘性能 并符合 1

15、0 现行 胶接绝缘钢轨技术条件 TB T2975 规定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高低510m 弦量 2轨向5 直线 10m 弦量 曲线 20m 弦 量 3扭曲 基长 6 25m 5万能道尺测量 4规距 4 5 万能道尺测量 5水平5万能道尺测量 5 工地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允许偏差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 mm 1轨顶面 0 3 0 2轨头内侧工作面 0 3 3轨底 焊筋 0 5 0 8 线线路路锁锁定定 1 单元轨节锁定前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好钢轨位移观测桩 位移 观测桩应设置齐全 牢固 不易损坏并易于观测 2 线路锁定时 实际锁定轨温必须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 3 左右两股钢轨及相邻单元轨节

16、的锁定轨温差均不得大于 5 4 同一区间内各单元规条的最高与最低锁定轨温不得大于 10 长大隧道内距隧道口 20m 范围无缝线路的设计锁定轨温宜与两端区 间无缝线路的设计锁定轨温一致 隧道内相邻单元轨节的设定锁定轨 温宜按锁定轨温不大于 5 逐渐过渡 洞口轨温过渡段应加强锁定 5 线路锁定后 应及时在钢轨上设置纵向位移观测的 零点 标 11 记 定期观测钢轨位移量并做好记录 位移观测桩处换算 200m 范围 内相对位移量不得大于 10mm 任何一个位移观测桩处位移量不得超 过 20mm 6 位移观测桩应编号 每对位移观测桩测桩基准点连线与线路 中线应垂直 7 缓冲区钢轨接头螺栓扭矩应达到 900N m 接头处钢轨面高低 差及轨距线错差不超过 1mm 接头轨缝应按设计预留 9 轨轨道整理道整理 1 道床达到稳定状态时 其状态参数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状态参 数实测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 20 参数指标 序号项目 型枕 型枕 1道床支承刚度 kN mm 70100 2道床横向阻力 kN 枕 910 3道床纵向阻力 kN 枕 1012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道床纵 横向阻力及支承刚度每 5k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