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工作制度、预案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7567899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9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工作制度、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卫生工作制度、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卫生工作制度、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卫生工作制度、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卫生工作制度、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工作制度、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工作制度、预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生工作制度、预案 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为了加强学校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预防工作,提高学校的应急速度,保证应急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确保疫情发生后能够统一指挥,有条不紊地做好全校师生的预防措施,使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预案。 预防工作 (1)利用班队会、专题讲座及召开师生大会,贯彻上级有关传染病防治工作精神,讲解传染病防治知识。 (2)利用黑板报及校园广播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 处置措施 (1)出现疫情,学校领导要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同时要亲临现场指挥,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加强预控工作。 (2)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进行隔离室休息。 学生出现传染病症状,要

2、立即送往指定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及时通知其家长,前往指定医院按照要求监护管理学生。 如果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立即到指定医院进行诊断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3)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 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4)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5)如传染病烈性感染,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具体做到封锁疫点。 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学校一切活动。 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防疫部门和区教育局的处理意见。

3、 疫点消毒。 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疫情调查。 学校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6)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注意事项 (1)一旦发生疫情,为防止传染病病毒的传播,学校将按照有关要求,停办或延办大型集会等活动。 (2)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将根据疫情发展情况请示上级,做出是否停课、局部停课、全部停课的决定。 (3)正确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工作,做到信息准确、公开

4、、透明,确保校园稳定。 (4)一旦发现疑似病人或传染病病例,学校要在执行正常上报制度的同时,随时发现随时报告,不得放松警惕,杜绝麻痹思想。 学校要随时将病例发展情况及时上报,做到不瞒报、缓报、漏报。 (5)疫情期间实行每天“0”报告制度。 (6)教职工生病被诊断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要及时主动报告学校。 (7)要坚持就诊登记制度,健全常见传染病监控信息表册,做到发现疫情能快速、准确的向学校领导报告。 (8)坚决杜绝染病学生带病上课,必须由医院出具诊断证明已康复并不再存在传染危害后方准许来校上课。 学校学生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记制度为了保障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效防止传染病疫情在学校的发生,早期发

5、现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做到早隔离,早治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校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1、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 2、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 3、学区疫情报告人是杨青选(各校要确定疫情报告人)。 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4、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再上报学区杨青选。 5、学校疫情报告

6、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6、各班主任负责每天班内因病缺课同学的联系工作,密切关注其健康状况,学生凭医疗机构痊愈证明方可返校。 7、学校疫情报告人对因病缺课情况进行统计,并按要求上报有关部门。 学校突然出现大量学生不明原因缺课时,要及时上报县疾控中心和县教育体育局。 学校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 1、学校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病缺课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登记与报告工作; 2、学校制定因病缺课报告制度,建立师生传染病登记本、传染病报告本,做到登记项目齐全、材料完整。 3、学校建立晨检制度、做好因病缺课病因追查与登记,以确保做到对传

7、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 4、由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 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及时报知学校疫情报告人,进行进一步排查。 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上。 5、学校疫情报告人按照法定时间进行传染病报告,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天内有例或者连续天内有多个学生(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在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

8、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在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决不迟报、漏报、瞒报或慌报疫情。 6、学校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学校向乡镇卫生院)报告,同时,向教体局报告。 并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 新生入校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工作,是确保全体新生完成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

9、、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和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本制度适用于就读于我校每年的一年级新生。 二、学生入学所查验的接种证中必须接种疫苗范围包括百白破疫苗、卡介苗、脊灰糖丸、乙肝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七种。 每年一年级新生凭预防接种证报名入学,其他地区到我校就读的新生也必须提供当地的预防接种证,才能办理新生入学手续。 三、查验接种证工作程序 1、学生在办理新生报名、入学手续时,其家长或监护人必须出示预防接种证。 2、查对学生各疫苗免疫剂次和我省的标准免疫程序,判断学生是否完成全部规定剂次的疫苗接种,并将有关信息登记,并收存新生预防接种证学校保存

10、,并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进行计算机录入登记。 3、对无预防接种证和漏种的学生,将其接种信息登记在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疫苗完成情况记录表中,并告知家长到当地承担预防接种的医疗卫生机构办理预防接种证或到相应的医疗卫生机构补种。 补种要严格按照疫苗的免疫程序和注意事项。 4、学生完成补种和补种后,学校在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疫苗完成情况记录表中备注中予以说明。 5、在每年开学之际,将预防接种证检验工作情况上报红羊乡卫生院,争取卫生部门的指导,从源头上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四、学校将凭预防接种证入学工作纳入常规业务工作范围,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加强日常性督促检查。 在新生招收通知或招

11、生报名须知上告知凭预防接种证入学具体要求和有关事项。 五、本制度自发放之日起执行。 海原县红羊学区xx年2月21日学校晨检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防病工作,有效遏制学校传染病的流行,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 根据教体局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学校晨检制度,目的在于加强校园内传染病的监测和防预,做到对传染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 一、班主任每天早晨对本班学生进行晨检,晨检内容有1.统计本班缺勤学生的姓名查问缺勤原因等,发现情况,要立即报告校医室。 2.检查、督促学生做好个人卫生。 3.观察学生的身体及精神状况,发现有呼

12、吸道传染病症状,如发热、咽痛、咳嗽、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症状的患者,及时通知家长并要求家长带其就医。 4.做好记录并及时报告学校。 二、班主任应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健康状况。 在学生因病请假期间要做好家庭电话联系。 在学生病愈返校上课后,要对学生的患病情况进行询问并做好补充记录。 如发现有传染病症状,及时和医务室联系进行排查。 三、告知学生每天晨起后感到不适,要及时测量体温。 如有发热、出疹等可疑传染病情况,应要求家长及时处理,不可在原因不明情况下带病到校。 四、对已确诊患传染病的学生,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及家长的说服工作,要求学生在家治疗休息,不得边上课边治疗。 在家

13、就医的要将就医结论报告班主任,由班主任报告给学校医务室做好登记工作,对治疗完毕后要求返校上课的学生,必须携带正规医疗机构诊断证明到学校医务室进行查验,班主任在见到医务室的检查证明后方可返校上课。 五、班主任是学生“晨检”工作的直接负责人,每天须认真填写晨检报告单并按要求及时上交。 学校医务室负责收集、分析每天的晨检资料,对各班报告来的有传染病疑似症状和体征的学生进行筛查,特殊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学校主管部门,对传染性疾病应当按规定程序进行报告,不得缓报、瞒报、漏报。 六、要求班主任、年级组长、校医、生活老师务必高度重视,如有晨检不到位、报告不及时等原因酿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学校教

14、室、宿舍通风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为了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确保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学校教室、宿舍、办公室、微机室、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等学生聚集场所实行定时开窗通风制度。 1、教室、宿舍、办公室、微机室、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等学生聚集场所每天定时通风与换气。 根据季节和天气的不同,确定换气方式与次数,温暖天气宜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天气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每天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 2、寒冷天气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 3、各教室要确定一位学生,负责每天的开窗通风。 班主任要经常检查班级的通风情况,各功能科室由各室负责人员检查。 4、学校要有专人负责,每天对各班教室、宿舍等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开窗通风换气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学校消毒管理制度为保证学校师生的身心健康,防止学校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特制订本消毒制度。 一、消毒负责部门校长负总责,学校总务处负责监督、指导、检查,相关人员具体实施。 二、消毒范围学校所有教室及功能室(地面、桌椅、门扶手等)、走廊、宿舍、厕所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 尤其是学生经常接触的物品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并做好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