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高三数学三模文.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7567883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合肥高三数学三模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安徽合肥高三数学三模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安徽合肥高三数学三模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安徽合肥高三数学三模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安徽合肥高三数学三模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合肥高三数学三模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合肥高三数学三模文.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文科)(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复数(其中为虚数单位),则=A. B. 3 C. 5 D. 【答案】A【解析】分析:化简复数,利用复数模的公式求解即可.详解:因为,所以=,故选A.点睛:复数是高考中的必考知识,主要考查复数的概念及复数的运算要注意对实部、虚部的理解,掌握纯虚数、共轭复数这些重要概念,复数的运算主要考查除法运算,通过分母实数化转化为复数的乘法,运算时特别要注意多项式相乘后的化简,防止简单问题出错,造成不必要的失分.2.

2、已知集合,则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化简集合,求出集合的补集,解方程化简集合,利用集合交集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详解:因为或,所以又因为,所以 ,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求集合的补集与交集,属于容易题,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在求补集与交集时要考虑端点是否可以取到,这是一个易错点,同时将不等式与集合融合,体现了知识点之间的交汇.3.已知,若为奇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增,则实数的值是A. -1,3 B. ,3 C. -1,3 D. ,3【答案】B【解析】分析:分别研究五个幂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从而可得结果.详解:因为在上单调递增,所以,

3、排除选项;当时,为非奇非偶函数,不满足条件,排除,故选B.点睛:特殊法是“小题小做”的重要策略,排除法解答选择题是高中数学一种常见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种方法即可以提高做题速度和效率,又能提高准确性,这种方法主要适合下列题型:(1)求值问题(可将选项逐个验证);(2)求范围问题(可在选项中取特殊值,逐一排除);(3)图象问题(可以用函数性质及特殊点排除);(4)解方程、求解析式、求通项、求前 项和公式问题等等.4.若正项等比数列满足,则其公比为A. B. 2或-1 C. 2 D. -1【答案】C【解析】分析: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即,可解得的值,根据正项数列,排除不合题意

4、的公比即可.详解:根据题意,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若,则有,即,解可得或,由数列为正项等比数列,可得,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属于中档题. 等比数列基本量的运算是等比数列的一类基本题型,数列中的五个基本量,一般可以“知二求三”,通过列方程组所求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和公式,并灵活应用,在运算过程中,还应善于运用整体代换思想简化运算过程.5.运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等于A. B. C. 3 D. 1【答案】B【解析】分析: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只要按照程序框图规定的运算方法逐次计算,直到达到输出条件即可得到输出的的值.详解:当时,

5、满足进行循环的条件,故;当时,满足进行循环的条件,故;当时,满足进行循环的条件,故;当时,不满足进行循环的条件,退出循环,输出,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程序框图的循环结构流程图,属于中档题. 解决程序框图问题时一定注意以下几点:(1) 不要混淆处理框和输入框;(2) 注意区分程序框图是条件分支结构还是循环结构;(3) 注意区分当型循环结构和直到型循环结构;(4) 处理循环结构的问题时一定要正确控制循环次数;(5) 要注意各个框的顺序,(6)在给出程序框图求解输出结果的试题中只要按照程序框图规定的运算方法逐次计算,直到达到输出条件即可.6.若为两条不同的直线,为平面,且,则“”是“”的A. 充

6、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以及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充分性成立,由可能可得必要性不成立.详解:由且能推出,充分性成立;若且,则或者,必要性不成立,因此“”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点睛:判断充要条件应注意:首先弄清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然后直接依据定义、定理、性质尝试.对于带有否定性的命题或比较难判断的命题,除借助集合思想化抽象为直观外,还可利用原命题和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的等价性,转化为判断它的等价命题;对于范围问题也可以转化为包含关系来处理.7.右图是一个正六边形及其内切圆,现采取随机模拟的方

7、法估计圆周率的值:随机撒一把豆子,若落在正六边形内的豆子个数为个,落在圆内的豆子个数为个,则估计圆周率的值为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设正六边形边长为,则内切圆的半径为,求出圆的面积和正六边形的面积,由几何概型概率公式列方程可得结果.详解:设正六边形边长为,则内切圆的半径为, 由几何概型概率公式可得,故选D. 点睛:本题題主要考查“面积型”的几何概型,属于中档题. 解决几何概型问题常见类型有:长度型、角度型、面积型、体积型,求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问题关鍵是计算问题的总面积以及事件的面积;几何概型问题还有以下几点容易造成失分,在备考时要高度关注:(1)不能正确判断事件是古典

8、概型还是几何概型导致错误;(2)基本裏件对应的区域测度把握不准导致错误 ;(3)利用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时 , 忽视验证事件是否等可能性导致错误.8.函数的图象大致为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分析:用排除法,根据奇偶性可排除选项;由 ,可排除选项 A,从而可得结果.详解:因为,所以函数是奇函数,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可排除选项,由,可排除选项,故选D.点睛:函数图象的辨识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从函数的定义域,判断图象的左右位置;从函数的值域,判断图象的上下位置;(2)从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图象的变化趋势;(3)从函数的奇偶性,判断图象的对称性;(4)从函数的特征点,排除不

9、合要求的图象.9.若的三个内角所对的边分别是,若,且,则A. 10 B. 8 C. 7 D. 4【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将展开,结合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进行化简可得.详解:,即,即,由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得:,即,即,则,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及余弦定理的应用以及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属于难题.在解与三角形有关的问题时,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是两个主要依据. 除了直接利用两定理求边和角以外,恒等变形过程中,一般来说 ,当条件中同时出现 及 、 时,往往用余弦定理,而题设中如果边和正弦、余弦函数交叉出现时,往往运用正弦定理将边化为正弦函数再结合和、差、倍角的

10、正余弦公式进行解答.10.已知双曲线(,)的上焦点为,是双曲线虚轴的一个端点,过,的直线交双曲线的下支于点.若为的中点,且,则双曲线的方程为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设出以及的坐标,求出的坐标,利用在双曲线上,以及勾股定理列出方程组,求出,从而可得结果.详解:双曲线的上焦点为是双曲线虚轴的一个端点,过的直线交双曲线的下支于点,若为的中点,且,可得则,由题意可得,解得,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待定系数求双曲线方程,属于难题.用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作判断:根据条件判断双曲线的焦点在轴上,还是在轴上,还是两个坐标轴都有可能;设方程:根据上述判

11、断设方程或 ;找关系: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关于、的方程组;得方程:解方程组,将解代入所设方程,即为所求.11.我国古代九章算术将上、下两面为平行矩形的六面体称为刍童.右图是一个刍童的三视图,其中正视图及侧视图均为等腰梯形,两底的长分别为2和4,高为2,则该刍童的表面积为A. B. 40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直观图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由两个全等的矩形,与四个全等的等腰梯形组成,根据三视图所给数据,求出矩形与梯形的面积,求和即可.详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刍童的直观图是如图所示的六面体,图中正方体棱长为, 分别是所在正方体棱的四等分点,其表面由两个全等的矩形,与四

12、个全等的等腰梯形组成,矩形面积为,梯形的上下底分别为,梯形的高为,梯形面积为,所以该刍童的表面积为 ,故选D. 点睛:本题利用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重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属于难题.三视图问题是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最常见题型,也是高考热点.观察三视图并将其“翻译”成直观图是解题的关键,不但要注意三视图的三要素“高平齐,长对正,宽相等”,还要特别注意实线与虚线以及相同图形的不同位置对几何体直观图的影响,对简单组合体三视图问题,先看俯视图确定底面的形状,根据正视图和侧视图,确定组合体的形状.12.若函数在区间上是非单调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A【

13、解析】分析:函数在区间上是非单调函数,等价于在有解,即在有解,换元后,求出的范围即可.详解: ,在区间上是非单调函数,在有解,即在上有解,即在有解,设,在上有解,时,分别有,所以,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故选A.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应用及数学的转化与划归思想,属于难题. 转化与划归思想解决高中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是中学数学四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尤其在解决知识点较多以及知识跨度较大的问题发挥着奇特功效,大大提高了解题能力与速度.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将题设条件研究透,这样才能快速找准突破点.以便将问题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知识领域,进而顺利解答,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于解题当中,本题

14、中,将“不单调”转化为“方程有解”,再转化“求函数值域”,是解题的关键.第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题、第(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3.已知,则的值等于_.【答案】2【解析】分析: 由,可得,直接利用对数运算法则求解即可得,计算过程注意避免计算错误.详解:由,可得,则,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指数与对数的互化以及对数的运算法则,意在考查对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掌握的熟练程度.14.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_【答案】【解析】【详解】绘制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结合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可知目标函数在点处取得最大值,联立直线方程:,可得点的坐标为:,据此可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15.已知,.当最小时,_.【答案】【解析】分析:由,可得,求出,可得,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结果.详解:,得,当时,有最小值,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运算及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属于中档题向量的运算有两种方法,一是几何运算往往结合平面几何知识和三角函数知识解答,运算法则是:()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分别是两向量的和与差);()三角形法则(两箭头间向量是差,箭头与箭尾间向量是和);二是坐标运算:建立坐标系转化为解析几何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