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小学语文课本剧多元意义的建构——基于“乐趣”课堂教学的探索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535048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心得)之小学语文课本剧多元意义的建构——基于“乐趣”课堂教学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心得)之小学语文课本剧多元意义的建构——基于“乐趣”课堂教学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心得)之小学语文课本剧多元意义的建构——基于“乐趣”课堂教学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心得)之小学语文课本剧多元意义的建构——基于“乐趣”课堂教学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心得)之小学语文课本剧多元意义的建构——基于“乐趣”课堂教学的探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论文之小学语文课本剧多元意义的建构基于“乐趣”课堂教学的探索 温岭市城东小学 周小荣【摘 要】新课程改革增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增设的综合性学习,着重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活动。课本剧,集音乐、舞蹈、文学、美术等多门学科为一体,从编到演,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既可教会学生编写剧本,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既可以通过表演与评论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智慧;既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方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可以激活课堂气氛,繁荣校园文化等。本文从多元角度对小学语文课本剧进行意义的建构。【关键词】 课本剧 多元意义 建构我校结合实际积

2、极探索并构建以“乐o趣”教育为载体的运行机制,不断丰富学校课程设置,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当前语文文本学习的想法,笔者开展了城东小学五年级学生语文文本学习现状调查问卷,通过问卷发现学生在文本学习的“倦怠”状,32%的孩子对语文课文文本学习缺乏兴趣,经常找不到思维的兴奋点;51%的学生认为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自我思考、展现的时间比较少;38%的学生感觉在语文课堂上感觉不到成就感,如图1所示。图1:学生语文文本学习现状调查问卷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一味的“文本钻研式”学习缺乏活力,他们更向往具有实践行动的学习方式。教师有必要让文本学习与学生的自我表现结合

3、起来,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独特体验,在课本剧的编演实践中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课本剧是一门集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深受小学师生喜爱的戏剧形式,便于操作,意义重大。因此,笔者从多元角度围绕小学语文课本剧的意义进行深入的建构,对有效实施新课程改革,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实际的指导作用。一、从学生与剧本的关系进行意义的建构1.触摸剧本,掌握剧本的基础知识。课本剧的故事情节简单,人物角色较少,道具、音响、灯光、布景等都不复杂,易编易导易演,教师易教,学生易演

4、。但是,要创作精彩的剧本,学生必须熟悉编演剧本的基础知识。教师以此为契机,可从剧本的三个方面的特点来指导学生进行创编:首先,剧本的时间和空间要高度集中。具体因素包括时间、人物、情节、场景等要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时间的分段和情节的起伏。“幕”可以分为几“场”,也可以由“一场”单独组成“一幕”,俗称独幕剧;其次,剧中的矛盾要尖锐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矛盾就没有戏剧;再次,剧本的语言要着重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台词。小学语文课本剧多元意义的建构.doc f43b9c4f71be51ea54747f987a6f2acb.doc(64.00 K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