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祝福》教案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兼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研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526786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心得)之《祝福》教案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兼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语文(心得)之《祝福》教案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兼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语文(心得)之《祝福》教案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兼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语文(心得)之《祝福》教案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兼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语文(心得)之《祝福》教案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兼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心得)之《祝福》教案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兼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心得)之《祝福》教案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兼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研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论文之祝福教案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兼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研究 靖西中学 黄雄杰(该设计是笔者负责的省级重点科研课题南国边陲农村高中语文科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研究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及德育渗透问题研究创新设计,其中第四课时是2009年4月县内公开课,靖西电视台曾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播放上课情况,在2009年6月国家级教案竞赛中该创新设计荣获一等奖)教学目标: 一、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二、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三、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教学设想:1 、本文是鲁迅的代

2、表作之一,内容丰富深刻,在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突出重点,留下一些空白让学生课后自己研读;2、 教学形式多样化;3、 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祝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小说的内容;4 、四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理清情节,了解倒叙的作用一、导入本单元特点。学习鉴赏小说方法指导。方法:从小说三要素入手。情节:熟悉内容,了解特征。人物:性格特征,塑造方法。环境:特征,作用。二、阅读课文三、理清情节 明确:情节 内容 序幕 祝福景象 结局 祥林嫂突然死去 开端 初到鲁镇 发展 被卖改嫁 高潮 再到鲁镇 尾声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四、了解倒叙的作用明确:小说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在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

3、,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呢?五、作业:1代小说中的“我”写日记;(、“我”在鲁镇住了几天?、那几天天气状况如何?、在鲁镇,“我”接触了哪些人?遇到哪些事?、文中倒叙、插叙的外在语言标志是什么?)2编年谱;3写小传;(、祥林嫂生命历程时间推移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漂泊的地点是怎样转换的?、样林嫂一生遭遇到哪些不幸?、作为一个处于社会最下层的女人,我们给她作传,怎样才能从有限的材料中挖掘出具有一定价值的传记材料,并把它们有机地组织成一篇语言平实、条理清晰。)4写一份关于祥林嫂死因的分析报告。 第

4、二课时教学要点:分析祥林嫂形象一、导入文学是人学,在我们熟悉了祝福的故事情节之后,今天我们开始分析小说主人翁祥林嫂的形象。二、了解祥林嫂悲剧的一生。1请学生读祥林嫂年谱 祥林嫂年(年龄)谱二十六七岁以前-与祥林结婚。 二十六七岁-春上死了丈夫。冬初逃出家中,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做工。 二十七八岁-春上改嫁。年底生阿毛。二十八九岁-丈夫患伤寒死去。 三十或三十一岁-四岁的阿毛春上被狼衔去。秋天经卫老婆子介绍,回到鲁镇做工。祭祠时很闲,只烧火。年底柳妈建议她去土地庙捐门槛。 三十一二岁-近秋到土地庙捐门槛。冬季祭祖时节,仍不能拿酒杯和筷子。 三十二三岁-头发花白,记忆尤其坏。 三十三四岁-可能被

5、赶出鲁四老爷家。 三十七八岁-腊月二十四夜里或二十五凌晨离开人世。 2请学生读祥林嫂小传 样林嫂小传祥林嫂,卫家山人,可能姓卫,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有一年春上,只有十六七岁,以打柴为生的丈夫祥林死了,比他大十岁的祥林嫂便逃离了家中,经做中人的卫老婆子介绍,冬初进了鲁镇鲁四老爷家中做帮工。每月工钱500文。活计虽多且重,但她反感到满足。 三个半月后,即开春前夕,她的婆婆带人把她抓了回去。工钱1750文全被婆婆拿去了。原来,她那严厉的婆婆为了小儿子要花一笔钱做聘礼娶老婆,就把她许给了贺家坳的贺老六了。不几天,祥林嫂就被装到花轿里送到贺家坳去了。她出格地反抗,但不中。年底生了一个孩子,小名

6、叫阿毛。母亲孩子养得都胖,又没婆婆,男人有力气,又会做,自家有房子,日子过得蛮好。 但天有不测风云,年纪轻轻的男人得了伤寒死了。没多久,四岁的阿毛在春上又被狼衔去了。这样,家中就剩下她一个人了。到了秋天,大伯来收屋,她走投无路,只好由卫老婆子领着,求老主人。主人收下了她,但手脚已没先前灵活了,记性也坏得多,死尸似的脸上整日没个笑影,主人家很是不满。家中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但一切饭菜碗盘都用不着她沾手,她的任务仅是在灶下烧火。这对她打击很大。 之后,她开口总是讲阿毛被狼衔去的故事。开始倒还有人听,后来人们听腻了,便不仅不表示同情,还取笑她。从这以后,她再也不提阿毛的事了。鲁四老爷家有个帮佣,大家

7、称她柳妈。柳妈谈起她作为回头人出嫁出格地反抗时留下的伤疤。这话传扬出去,人们又拿这伤疤取笑她。柳妈还建议她到土地庙捐一条门槛,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否则到了阴司,那两个短命的死鬼男人还要争,阎王老爷只好把她锯开来。她很苦闷,以后花了近一年的工钱捐了门槛。捐了门槛之后,她精神一下子好了起来。冬至祭祖时节,主人仍不让她沾碰杯筷,这次她受到了彻底的打击,简直成了一个木偶人。不到半年,头发变白,记忆更坏。主人家愈加不满。不久,终于把她打发走了。或者是离开主人家就成了乞丐,或者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了乞丐。三四年后,腊月二十四日夜里或二十五日凌晨人们准备祝福的当儿,祥林嫂在鲁镇离开了人世。终年四十岁左右。

8、三、分析形象1学习阅读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来的部分。 思考: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是怎样的状态?明确: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年轻,勤劳,朴实,新寡) 眼睛:顺着眼。(善良温顺) 表现: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做工不懈,食物不论,力气不惜。(勤快耐劳) 变化: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要求极低,反衬出在婆婆家的遭遇)2学习其他有关文字思考:祥林嫂是如何对待他人或社会所横加给她的种种摧残、压迫或歧视、冷漠的?(通过此问,认识祥林嫂反抗的二重性,或悲剧性的反抗)明确:逃出婆家,反

9、抗买卖婚姻转嫁希望被卖改嫁,奋力以死相拼从一而终他人歧视,给以无言抗争自认有罪询问“灵魂”,怀疑迷信真假未知迷信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她做过反抗,至少对当时的秩序起过捣乱作用,说明她是一个不容易被压垮被吞噬的妇女。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种反抗不是一直自觉性的,而是带有封建礼教和迷信色彩的。逃出婆家,来到鲁四老爷家,以为就可以找到幸福的归宿,这只是一种转嫁希望的一相情愿式的念头,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她只是转变生存的地点,并没有提升生存的价值。(在鲁四老爷家仍然遭受剥削,我们可以为她算一笔经济帐。)被卖改嫁,奋力以死相拼的原因是什么?卫老婆子说是(见课文),对吗?实际是出于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在旧社会,礼

10、教要求妇女三从四德、从一而终,认为妇女“饿 死事小,失节事大”。(其余分析略)3小结:(略)四、作业一、二两组同学做原告的律师,任务是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事实列出自己认定的被告,确立被告的主犯与次犯的顺序,并写出有理有据、文情并茂的诉讼状,为身遭不幸的“母亲”讨回公道进行申诉和答辩;第三、四组同学担当被告及其律师,其任务是估测课文中的哪些人可能成为原告眼中的被告,并尽量在文中找出相关的事实依据或情理依据为自己辩论。 第三课时教学要点:探讨祥林嫂死因一、导入祥林嫂是一个温顺善良、安分勤快的农村妇女,在旧社会里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最终被这个社会所吞噬。那么,祥林嫂的死因到底是什么?二、讨论下面是实录

11、:师:(板书:“祥林嫂死了!”感叹号写得很夸张,上面如一把匕首,下面似滴着鲜血。) 上一堂课,我们从鲁迅先生笔下获知,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了。一个人死,无非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自然死亡,二是意外死亡,三是自杀,四是他杀。这堂课我们讨论一下,祥林嫂属于哪一种死亡? 生:(感到新奇,交头接耳) 师:有结论的同学站起来说一说。 生1:这还用说,肯定是他杀。 师:是他杀?那么,谁是凶手?(板书:“谁是凶手?”) 生2:鲁四老爷呗! 生3:还有四婶。 生4:柳妈也是的。 生5:卫老婆子多少也沾点儿边。 生6:别忘了祥林嫂的婆家人。 生7:我看“我”也脱不了干系。(众笑)我这个“我”可是带

12、引号的,你们别瞎笑。(又笑) 生8:总之,鲁镇的一群鸟男女呗! 师:(笑)鲁镇人统统是凶手?我看你们得说说理由。 生9:鲁四老爷肯定是凶手。祥林嫂初到鲁镇的时候,他皱了皱眉,讨厌她是一个寡妇,祥林嫂被婆家抢回,他一句“可恶!然而”多少带了点支持的味道。祥林嫂再到鲁镇,他说她“败坏风俗”、“不干不净”,祝福时不让她沾手;就是祥林嫂死了,他还骂她是个“谬种”。他在精神上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路。师:如何理解文中的两处“可恶”和“然而”(分析略)生10:这个家伙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师: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分析第二段有关文字)生11:鲁四老爷还有一个帮凶,就是四婶。 生12:我赞成。“你放着罢,祥林嫂

13、!”四婶一声喝令,把祥林嫂在死亡边缘挣扎的勇气和希望都给粉碎了。 师:我打断同学们一下。“你放着罢,祥林嫂!”是个怎样的句式? 生13:感叹句。 师:好。这是从语气上说。从语序上说呢? 生14:倒装句。师:对了。这一倒装,就突出了四婶要祥林嫂赶快放手的迫切心情。这里要注意,感叹号要放到句子的最后,而不是中间。请大家继续发表高见。生15:祥林嫂的婆家人也是杀人犯。他们强迫祥林嫂改嫁,改变了她的命运。 生16:柳妈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让她害怕,把她推向了恐怖的深渊。 生17:“我”没有正面回答祥林嫂关于“灵魂有无”的问题,也有一份罪责。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18:我觉得柳妈不是凶手。因为她自

14、己也和祥林嫂一样,是鲁四老爷家的帮工,阶级出身决定她的阶级意识,她不会残害祥林嫂的。 生16:那她为什么要讲阴司的故事给祥林嫂听?还给祥林嫂出“捐门槛”的馊主意! 生18:讲故事是因为她自己也相信;出主意则完全出于善意。 师:我来说吧,从总体描写上看,柳妈还是同情祥林嫂的一个。同情祥林嫂的人,也把祥林嫂推向深渊,更显示出悲剧之可悲。就算柳妈是凶手,也是无意识杀人。你们同意我的说法吗? 生:(点头) 生19:“我”不是凶手。他是同情祥林嫂,憎恶鲁四老爷的。他只是没有办法救祥林嫂于死地。 师:用你们历史书上的话来讲,这叫什么? 生20: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阶级局限性。 师:很好。现在还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21:有。 师:你认为“我”也是凶手? 生21:不,我认为祥林嫂不是他杀。 师:(笑)杀出程咬金来了。好,你说说你的观点。 生21:我认为祥林嫂是自杀! 生:(一片哗然) 师:讲讲道理。 生21:(振振有词地)如果当初祥林嫂不从婆家逃出来,是不是也就不会改嫁? 生22:(自发起立反驳)我认为还是会被迫改嫁。就是不改嫁,也会被虐待而死。 生21:那她再到鲁镇之后,鲁四老爷家还是收留她的,不让她沾手祝福,她不沾手就是了。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生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