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 生本教育理念下数学教学探究 新人教.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7525281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教学 生本教育理念下数学教学探究 新人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数学教学 生本教育理念下数学教学探究 新人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教学 生本教育理念下数学教学探究 新人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教学 生本教育理念下数学教学探究 新人教.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本教育理念下数学教学探究 尹庆民 教育部制定的数学课程标准从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可持续的终身发展,鲜明地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生本教育理念.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要充分贯彻和落实“生本教育”观,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强调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拓展,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课堂为主阵地,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把课堂变成学生激扬生命的舞台,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合作,教会学生探究,使学生会听、会讲、会评,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谈谈对课堂教学的几

2、点思考.一、预设目标,让课堂在动态中生成课堂教学是需要学生亲历的活动.怎样设计,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思考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章节中所处的地位及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目标.结合目标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以问题串的形式出现,严谨要有梯度.只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学习本节内容.当然,设计的目标包含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二、创设生动有效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乐学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致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孔子说:“知之

3、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所以,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乐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基础和学习特点,挖掘学生生活中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创设一定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设计的问题情境力求形式新颖,教师提出的问题,应以生活实际为背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励学生去学习、探究、寻找答案.例如,在讲“全等三角形ASA判定公理”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如果两个三角形满足两角及其夹边相等就能够使两个三角形全等”,我拿出事先准备的一个三角形的纸板,故意撕去一角,学生都很惊讶,我拿着这两块残片,问:如果它是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不小心打破了,现在要去配一块与它原来一模一样的

4、玻璃,想想看,怎么办?是否需要两块都带去?若不需要,需要带哪一块去?学生马上讨论起来.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快乐学习.三、精心设计探究活动,让课堂“活”起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建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生本课堂中活动的形式是课后预习思考,课上合作学习.在设计题目时,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特点,题目要简单开放,并与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有密切的联系,这有利于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也有利于学生自行思考解题的思路方案,还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渠道解决问题, 充分体现生本的理念:“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与实际生活

5、有联系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把实际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让学生探究.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表达出其独特的思维,要适时表扬和鼓励,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使他们在解决问题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惊喜,从而让课堂“活”起来.四、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合作是“生本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在新课程背景下,建议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在分组时,教师必须兼顾优、差生搭配,合理分组,分清每个成员职责,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在教学中,需要分组讨论时,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学案进行交流讨论.教师要巡回指导,注意关注那些差生,及时引导和鼓励,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也可以适时地提出问题,让他们思

6、考讨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互相协作和探究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参与,一种“亲历”.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应学会倾听、质疑、组织、总结.五、更新教学评价方式,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师应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注意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不能放任自流,注重小组合作交流时间的分配,还要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小组评价的激励性.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学习差异的现象,特别是对中、差生的关注,对他们的评价要把握好尺度,既要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他们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要一分为二地看,不能完全持否定的态度,要讲究方法方式,多鼓励,多肯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小组凝聚力,落实“生本教育”,构建“高效课堂”.总之,生本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合作,突出探究,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与拓展,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原则,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使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潜能. .- 2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