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7525232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数学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摘要:网络教学作为一种全新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带来了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的改变,为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了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的支持。新课标强调,不应当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而应当作为学习工具,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一、对网络环境下数学课堂的认识1、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无时空障碍,信息来源广泛,信息的沟通便捷。因而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水平,不受老师的控制,在不同的时间段去学习,通过网络提供的资源去构建知识。2、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照顾了学生

2、的个体差异,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还能方便与其他同学或老师交流,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二、网络环境下对老师、学生、媒体以及教学内容的认识1、对老师的认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主动的施教者,并且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种新的教学环境,一改往日基本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弊端.2、对学生的认识: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是知识传授的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独立或协作去构建知

3、识。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水平,进行自主学习和跨越式学习。在有问题时,可请教老师或别的同学,进行协作化学习。3、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数学教材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资源。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如校园网、互联网、)获取大量的数学知识。4、对媒体的认识: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媒体不再是辅助教师的演示工具,它更主要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三、基于网络环境,营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空间。为培养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奠定基础。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我们需要综合地考虑教师、学生、媒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功能,有机地将教师的指导、帮助、促进功能与学生的

4、主动探索、自主协作加工信息功能结合起来;认真分析数学教科书提供的有价值而又有限的资源,以它为主线,尽可能地利用网络相关资源。做好数学教学的教学脚本,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为学生提供可以进行自主、协作构建知识的学习空间。、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重点知识(如性质、规律)的探索,努力创造条件,尽可能地从学生的不同水平出发,提供不同层次的活动空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入不同的活动空间(或多个活动空间),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数学、构建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在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环节,创设了三个活动空间:首先、根据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对比、推理的方式让学生去探索出

5、分数的基本性质;然后、通过学生动手计算填表,从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角度入手,让学生去探索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后、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创设过关测验,通过测试,便可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在设计方面要为“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自主化和协作化”。比如,为突出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自主化,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提供必要的提示和帮助;为充分体现协作化学习,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应创设课堂交流、课堂论坛等形式。让学生在这里面去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等,且将这些信息公布于网上,为协作化学习的实现提供充足的素材。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

6、的体积时,学生在计算机上自己演示: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出不同的正方体,排数和层数自己设置。结果学生发现:每排摆几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长方体的长就是几厘米;摆几排这样的小正方体,它的宽就是几厘米;摆几层这样的小正方体,它的高就是几厘米。最后得出: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正好等于长,宽,高的乘积的结论。通过创设这样的情景,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有利于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精神。同时,需要注意向学生提供的信息资源应是构建知识的框架、思维方式、学习情景以及有关线索,而不是传送知识信息本身。学生利用这些资源,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不断构建新的知识,以此形

7、成并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2、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作好评价反馈,将老师的帮助、指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设计应体现两个方面:、教师通过网络快而准地采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中,既要了解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节的学习状况,又要了解不同环节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才可能有助于教师的帮助、指导作用真正地、充分地实现。、学生亦可通过网络快而准地了解到自己在每一个环节的学习状况,从而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自主、独立、协作的学习速度和强度。例如:在单元复习和总复习的教学设计中,可以设计基础篇,提高篇,扩展篇。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当学生在电脑上完成一环节的学习,按要求做完相关内容并提交后。老师

8、可以通过查询个体完成情况和查询整体完成情况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有利于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同时,学生完成一个环节的学习后,及时了解自己在这一环节的学习状况,不懂的问题请教老师或同学,从而达到提高的目的。3、对教学内容的扩展延伸,适当地作些补充材料。应该做到:延伸内容尽可能与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关,并作适当的扩展。为开阔学生的视野,可适当地补充与数学相关的史料知识、趣味知识等。例如一些趣味故事麦粒知多少高斯的数列求和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等等。四、基于网络环境师生之间设置互相提问,发电子邮件。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向部分学生或者全部学生发电子邮件提问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同学或者老师请教。对于教学者来说没有任何的单一策略能适应所有的情况,只有掌握了较多的策略,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匹配最适合学生学习的网络技术来优化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总之,数学网络教学的发展会给数学教育带来一种全新局面,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彻底转变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的需要。参考走进新课程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