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一轮练习 第九章 6课后限时作业.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7519466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数学一轮练习 第九章 6课后限时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数学一轮练习 第九章 6课后限时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数学一轮练习 第九章 6课后限时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数学一轮练习 第九章 6课后限时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数学一轮练习 第九章 6课后限时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数学一轮练习 第九章 6课后限时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数学一轮练习 第九章 6课后限时作业.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7分,共42分)1.已知点A(-3,1,4),则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A.(1,-3,-4)B.(-4,1,-3)C.(3,-1,-4)D.(4,-1,3)解析:点(x,y,z)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x,-y,-z),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x,-y,-z),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x,y,-z),关于z轴的对称点为(-x,-y,z).故选C.答案:C2.已知A(3,5,-7),B(-2,4,3),则线段AB的长为( )A. B. C. D. +1解析:两点间的距离.答案:B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x,y,z),给出下列4个命题:点P关于x轴的

2、对称点的坐标是(x,y,z);点P关于yOz平面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z);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z);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z).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3210解析:只有正确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z);点P关于yOz平面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z);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z)答案:C4设A(3,3,1),B(1,0,5),C(0,1,0),则AB的中点M到点C的距离|CM|()A. B. C. D.解析:M,所以|CM|.答案:C5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2,3,1),B(4,1,2),C(6,3,7),则ABC的

3、重心坐标为 ()A. B.C. D.解析:重心坐标为,即.答案:B6已知A(1t,1t,t),B(2,t,t),则A、B间距离的最小值为 ()A. B. C. D.解析:|AB|,所以当t时,|AB|min.答案: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7.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顶点A(3,1,2),其中心M的坐标为(0,1,2),则该正方体的棱长为 解析:由A(3,-1,2),中心M(0,1,2),所以C1(3,3,2)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为AC1,所以正方体棱长为答案:8.已知点A(1,2,-1),点C与点A关于平面xOy对称,点B与点A关于x轴对称

4、,则BC的长为 .解析:因为C(1,2,1),B(1,-2,1),所以|BC|=4.答案:49.已知A(3,5,7)和点B(2,4,3),点A在x轴上的射影为A,点B在z轴上的射影为 B,则线段AB的长为 解析:可知A(3,0,0),B(0,0,3),所以.答案:10.若O(0,0,0),P(x,y,z),且|OP|=1,则x2+y2+z2=1表示的图形是 .解析:在平面中,|OP|=1表示以原点O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类比到空间为球答案:以原点O为球心,以1为半径的球面三、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1.如图,长方体ABCD-ABCD中,|AD|=3,|AB|=5,|

5、AA|=3,设E为DB的中点,F为BC的中点,在给定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下,试写出A,B,C,D,A,B,C,D,E,F各点的坐标解:设原点为O,因为A,B,C,D这4个点都在坐标平面 xOy内,它们的竖坐标都是0,而它们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可利用|AD|=3,|AB|=5写出.所以A(3,0,0),B(3,5,0),C(0,5,0),D(0,0,0);因为平面ABCD与坐标平面xOy平行,且|AA|=3,所以A,B,C,D的竖坐标都是3,而它们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与A,B,C,D的相同,所以A(3,0,3),B(3,5,3),C(0,5,3),D(0,0,3);因为E是DB的中点,所以它在坐

6、标平面xOy上的射影为DB的中点,从而E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是B的,同理E的竖坐标也是B的竖坐标的,所以;由F为BC中点可知,F在坐标平面xOy的射影为BC中点,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为和5,同理点F在z轴上的投影是AA中点,故其竖坐标为,所以.12.如图所示,直三棱柱ABCA1B1C1中,|C1C|CB|CA|2,ACCB,D、E分别是棱AB、B1C1的中点,F是AC的中点,求DE、EF的长度解:以点C为坐标原点,CA、CB、CC1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因为|C1C|CB|CA|2,所以C(0,0,0),A(2,0,0),B(0,2,0),C1(0,0,2),B

7、1(0,2,2).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D(1,1,0),E(0,1,2),F(1,0,0),所以,.B组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已知点A(3cos ,3sin ,1)、B(2cos ,2sin ,1),则|AB|的取值范围是 ( )A.0,5B.1,5C.(1,5)D.1,25解析:|AB|=,由|cos(-)|1,得1|AB|5.答案:B2.已知ABCD为平行四边形,且A(4,1,3),B(2,5,1),C(3,7,5),则点D的坐标为 ( )A(,4,1)B(2,3,1)C(3,1,5)D(5,13,3)解析:方法1:由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知,AC

8、的中点即为BD的中点,AC的中点,设D(x,y,z),则所以x5,y13,z3,故D(5,13,3)方法2:运用空间向量知识:设D(x,y,z),由平行四边形性质得,解得:D(5,13,-3).答案: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3.(2009安徽)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0,2),B(1,3,1),点M在y轴上,且M到A与到B的距离相等,则M的坐标是 解析:设M的坐标为(0,y,0),由|MA|MB|得(01)2(y0)2(02)2(01)2 (y3)2(01)2,整理得6y60,所以y1,即点M的坐标为(0,1,0)答案:(0,-1,0)4.已知x、y、z满

9、足方程C:(x3)2(y4)2(z5)22,则x2y2z2的最小值是 .解析:x2+y2+z2可看成球面上的点到原点距离的平方,其最小值为.答案:3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5.已知点A(3,3,1),B(1,0,5),()求线段AB中点D的坐标;()证明:|AC|=|BC|;()求到A,B两点距离相等的点P(x,y,z)的坐标x,y,z所满足的条件(1)解:设线段AB中点D的坐标为(x,y,z),则即(2)证明:由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所以ACBC.(3)解:因为点P(x,y,z)到A,B的距离相等,则,化简,得4x+6y-8z+7=0,即到A,B距离相等的点

10、P满足的条件是4x+6y-8z+7=06.在正四棱锥SABCD中,底面边长为a,侧棱长也为a,以底面中心O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P点在侧棱SC上,Q点在底面ABCD的对角线BD上,试求P、Q两点间的最小距离解:因为SABCD是正四棱锥,所以P点在底面上的射影R在OC上,又底面边长为a,所以OC,而侧棱长也为a,所以SOOC,于是PRRC,故可设P点的坐标为()(x0).又Q点在底面ABCD的对角线BD上,所以可设Q点的坐标为(y,y,0),因此P、Q两点间的距离显然当x,y0时,PQ取得最小值,PQ的最小值等于,这时,点P恰好为SC的中点,点Q恰好为底面的中心- 7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