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心得)之新课标实施中教师的行为要求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518047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心得)之新课标实施中教师的行为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英语(心得)之新课标实施中教师的行为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英语(心得)之新课标实施中教师的行为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英语(心得)之新课标实施中教师的行为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英语(心得)之新课标实施中教师的行为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语(心得)之新课标实施中教师的行为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心得)之新课标实施中教师的行为要求(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语论文之新课标实施中教师的行为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从教学的理念、内容到实施措施都具有前所未有的新意。要求教师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行为。英语新课标的实施效果以及在实验中得到不断完善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一、建立自己的英语教学信念,把握好新课标精神。1、树立“面向全体”的观念。新课标强调“面向学生”,包含四层含义,一是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二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表现发展的空间;三是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

2、合技能;四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这些理念,只有通过教师在实践中的全面贯彻,才能得以落实。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有“教材上有的,不一定都要学,学生学的,不一定都会考”的思想。一方面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制订的,所规定的是全体学生都能够达到的基本要求。因此,一线教师就要关照个别差异,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同时,给吃不饱的学生另外提供补充性挑战,可以进一步拓展学习的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强调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强调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强调口语交际等等。所强调的这些素质中有一些是纸笔测验等考试方法所无法涵盖或无法充分测查出

3、来的。如果教师在实践中只重视考试所关注的那些方面的素质,势必使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均衡、和谐发展这一课程追求最终落空。因此,教师要注意,不能认为凡是出现在教材上的内容,每一个学生都要学到。3、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成为自主发展的教师。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要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信念、教学决策方式和过程,审视自己与当前英语教学理念不符的信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决策方式和过程,随时调整不当的教学行为。二、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联系所教班级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进行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考试的重点已从语法转向篇章,从语言知识转向语言运用,从只有笔试转向口试、笔试、听力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

4、专业知识。对于有些新内容,许多对教师也是陌生的,不少教学内容也只能是现买现卖了。如果教学中学生出现疑问或不懂的地方,教师回应起来自然就觉得有困难了。俗话说,要教给学生一滴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新教材中大量新内容的出现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巨大挑战,要求教师平时就要注意通过报刊杂志、互联网、电视媒体、集中进修和培训、参加研讨会等各种渠道不断学习,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Go For It在内容上大为更新,强调知识的运用,强调各项知识在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实例,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的生活意义和社会意义。例如寻物启事,英文广告,邀请信,感谢信,成绩报告单等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

5、相关的,学生学了就用得着的具有实用性的内容。一些阅读短文: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 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 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Old Phone True friend E-mail EnglishNo problem! Thats cool! 等联系社会实际和科技新进展,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展、时代性较强、选文内容和主题富有时代气息的文章。这些都要求教师

6、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在教学中具体落实。Go For It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启发。但是,每位教师所面对的班级都不一样,学生所处社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也都不同,教师要注意了解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尽可能地针对自己的学生选取生活和社会素材。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选取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素材,开展本土化教学和校本教学提供了巨大的发挥空间。也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进行分层教学实验,如把英语分为五级,按级分班上课,无论学生是哪一年级的,根据分层考试成绩分级上课。比如,你虽然是四年级学生,如果你有英语特长却可能在上五级班,或者英语成绩不好仍在

7、三级班上课。三、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全面拓展个人的修养。新课标强调课程的综合化,即强调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在课程综合化的思想指导下,各科相互之间的沟通与综合比较密切。Go For It中的一些单元如FootballFestivalsWhat did you have for dinner?The history of basketball等,教师要有一定的体育知识及跨文化意识才能进行很好地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改变自己原来的观念,不要以为自己仅仅是一名英语教师。在实践中面对综合化的新教材设计,教师应该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它科目之间的渗透和联系,抛弃学科严格分割的陈旧观

8、念,在知识结构上走综合型人才、跨学科发展之路。四、要有一定的教学理论,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Go For It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总任务需要学生完成,这个总任务大多以Group work的形式出现。要完成这个Group work,学生不仅要能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并且要能够运用它们,可能还需要集体的力量去查阅大量的资料,共同商量

9、才能完成的。这些都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机会。语言是学生学会的,所以要让学生有大量的语言运用的机会。教师通过倾听学生,通过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关注学生的互动,决定何时指导、参与学生的活动并做出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要防止不必要、不应该的指导,以免剥夺了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也要防止不够充分的指导,以免学生感到手足无措。这些都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针对不同的语言活动,进行不同的指导。五、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单翻看一下Go For it,仅从外部形象上就可以看到许多新意,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

10、便于自学方面也下了苦功。Go For it在语言上强调通俗易懂、原汁原味,追求文字的生动活泼,特别关注了图文的编排,采用了彩版印刷,具有幽默卡通,做到了图文并茂。另外,除遵照课程标准精心编写必学内容外,还编写了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学的内容,以利于困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例如每个单元后面的阅读文, 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很大的帮助,例如Growns-up like Cartoons, too,The art for giving.Students find Chinese roots.No Problems!等课文反映现实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的难题及对学

11、生进行各方面素质的熏陶。六、在教学实践中,要改进评价方式和方法,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新的评价模式。新课程要求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纸笔测验中能够体现和反映的那些素质。由于评价对教育教学在现实实践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即所谓“指挥棒”),因此要想使新课程改革顺利开展,就必须对评价加以改革,不以纸笔测验中的学生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而以新的课程理念为准绳,强调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跨学科问题的能力。但是无论是试题设计的改革、评分标准的改革、评价指标的改革,还是评价模式的整体改革,最终都要依赖评价者素

12、质的提高与观念的转变。七、不要忘记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无论课程教材怎么改,打牢基础始终是中小学阶段的首要任务。新课程标准强调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要教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缺少了语音、词汇、语法这三大拐杖,运用语言谈何容易?强调打牢基础的呼声是有充分道理的。古人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最基本的训练和基础是个前提,否则一切“锦上添花”都只能是“空中楼阁”。如果忽视基础,或基础目标都“尚未成功、仍须努力”,那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提高”的理想就会化为不切实际的“泡沫改革”。素质教育的理想和进一步

13、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创新,绝不能建立在忽视甚至否定基础训练之上,在义务教育这一“基础教育”阶段尤其如此。“提高”必须与“基础”辩证统一起来-在比较扎实的基础上提高,以提高来促进基础的进一步扎实。总之,教师应当积极又稳妥地走向新课程,以防止理念上的偏差所导致的实践中的摇摆。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歇,进步的脚步永不止息。教师要在改革的大潮中搏击长空,做时代的弄潮儿,非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反思,不断重建。每一位教师都成为有个人论文的学术研究者是不符合实际的,但每一位成功的教师都必定是一位反思的实践者,一位积极进取、永远向前、敢于尝试、不断总结的行进者,而不是一位原地踏步的、机械重复的教书匠。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专业化实践的水平才可能不断提升,才可能不断超越自我,步入新境界。参考书目: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任长松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2期3、人民教育出版社 英语(新目标)(Go For it)教材七年级至九年级4、张正东 李少伶 “英语教师的发展” 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23)5、李银芳 “新时期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研究”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1期。6、龚亚夫 陈仕清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教研方式初探”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年第6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