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修辞专项练习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518015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修辞专项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修辞专项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修辞专项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修辞专项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修辞专项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修辞专项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修辞专项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修辞专项练习【基础知识】1比喻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 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

2、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2比拟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

3、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 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3借代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 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

4、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4夸张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2)夸张的几种形式 a、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

5、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5对偶 (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2)对偶的几种形式 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依形式分可分为

6、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排比 (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2

7、)排比的几种形式 a、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b、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7.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如: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七种常用修辞方法作用总结: 比喻使语

8、言形象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变抽象为具体。 拟人赋予物以人的情感,增添情趣,使语言形象生动。 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引发读者联想,增添作品色彩。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借代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增强语言表达的形象和鲜明性。 反复强调突出,增加语势。 【修辞辨析】几种修辞手法的辨析高考虽不强调从概念上分辨修辞格,但这并不等于连一般的理解也不需要了。不理解和掌握,怎么能正确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正误、优劣呢?又怎能谈得上按要求和语境正确运用呢?对各种修辞方法进行理解时,最好用分组比较的方法,比较出同中有何异,异中有何同。 1、比喻句与非比喻句 (1)比较句不是比

9、喻句。女儿长得像妈妈。 (2)举例句不是比喻句。中国有许多的优秀共产党员,像孔繁深、焦裕禄等。 (3)表猜测的句子不是比喻句。天好像要下雨了。 (4)单纯想像的句子不是比喻句。读了雷锋的故事,心里有一种苦涩的感觉,我仿佛又回到了苦难的童年。2、借喻和借代 区别借喻和借代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借喻的本质是“喻”,虽然它的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但隐含着可比的对象(即本体)。而借代的本质是“代”,是以事物的某种特征来代指本体,并没有可比对象。 借喻因为是“喻”,一般可以补进“本体”和“喻词”。借代则没有可比物,无法这样补进。 借喻一般可以对未出现的本体起描写作用。借代却只能起”代“的作用,其代用的

10、词大多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能起描写作用。 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前面出现了“像”地比喻句,后文直接使用喻体,这就成了借代了。 (5)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例:(1)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2)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要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例(1)“黄”指黄狗(猎犬),“苍”指苍鹰(猎鹰),都是用特征代事物,事物与其特征是“相关”。例(2)用喻体“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来比喻长而空的文章,本体与喻体之间是性质“相似”,并且我们可以这样说,那些长而空的文章就好像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可改为明喻)。3、比拟和比喻 比拟和比喻的相似

11、之处在于均涉及甲、乙两事物相比,甲、乙两事物有可“比”性。 比拟和比喻的不同在于: 从意义上看,比喻的重点在“喻”,即“比方”,它突出的是两事物的相似点;比拟的重点则在“拟”,即“比作、当作”,它直接把甲当乙来描述。 从形式上看,比喻的喻体往往以名词性词语的形式出现,表示一种实体。比拟中起比拟作用的部分则是描述性的,其表现形式为动词性词语或形容性词语。 例:(1)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2)这颗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例(1)甲事物是云或霞,乙事物是上帝玩赏的牡

12、丹或芍药,在语句中乙事物出现了。例(2)甲事物是小屋,在树衬托下的小屋;乙事物是含蓄而有风度的人,但语句中并未直接出现乙事物“人”,而是出现了体现人特征的词浯含蓄而有风度。4、排比和对偶 排比与对偶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排比必须有三项或三项以上构成,而对偶仅限于上下两句;排比在字数上无严格要求,只要求结构相同或相似即可,而对偶则要求字数相等或相近,且结构完全相同;排比的各项多有相同的词语做提挈词语,而对偶的上下句一般忌用相同的词语(宽对不那么严格);排比一般只表示相近或相关的意思,而对偶则表达相对、相反或相连的意思。 例:(1)让自由之声从新罕布什尔州的巍峨峰巅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纽约州的崇山峻岭

13、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宾夕法尼亚州阿勒格尼山的顶峰响起来。(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例(1)是三个平行排列的语句,第一句20字,第二句17串,第三句33字;例(2)是两项对称并列,字数相等,形式非常工整。总之,排比比对偶句数(或短语)多,同时在结构、串数方面的要求比对偶放得宽一些。【修辞手法辨析练习】1、选出下列词语全含比喻义的一项( )(3分)A、陷阱 敲门砖 焦点娇柔井水不犯河水B、降温 简捷 蛇足桑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C、桑榆 绕圈子 秋波墙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D、请缨 晴雨表 捷径枪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2、选出下列广告词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类的一项

14、( )(3分)A、打字机:不打不相识。B、电 扇:长城牌的名气,是吹出来的。C、手 机: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D、药 品:刻不容缓,请服用胶囊。3、“像字句”有的是比喻句,有的不是比喻句。下列几个“像字句”,全是比喻句的一组是( )(3分)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人。A、 B、 C、 D、4、下面四个句子,从修辞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

15、一项是( )(3分)A、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B、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仓,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C、伊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并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似的姿势。D、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5、下列句子按修辞手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3分)缙绅、大夫、士荟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哙遂入,披帷而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秦有余力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A、/ / B、/ / C、/ / D、/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