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心得)之浅谈新形式下的农村美术教育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511648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心得)之浅谈新形式下的农村美术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美术(心得)之浅谈新形式下的农村美术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美术(心得)之浅谈新形式下的农村美术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心得)之浅谈新形式下的农村美术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心得)之浅谈新形式下的农村美术教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术论文之浅谈新形式下的农村美术教育 美术学科是以审美为目标的学科,在美术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农村的美术教育更应有自己的特色,自成一派。因为,农村的教育对象是浑身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朴实无华的孩子们,他们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想与城里的孩子有着很大差别,所以在教学中要讲求实际性、特色性。一、观察生活、取材生活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对生活真挚的热爱是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原动力。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村生活在不断发生

2、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同,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只有学生认真观察、细心体味才能发现生活之美,并采取美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 一年级刚入学,我就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特殊的笔记本,把他们感兴趣的事和联想到的事用美术的形式记录下来,可以是绘画,也可以是粘贴或其他形式。虽然孩子们稚嫩的小手展示的是一次次粗糙、甚至“不像样”的作品(有表现和小动物嬉戏的,有表现开学后自己上学感受的,有表现妈妈辛苦的等),但从中,我看到了同学们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与体验。这样,每节美术课后,都要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们讲讲作品及创作过程,不仅使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掌握更好,美术技能得

3、到了训练,而且提高了口语表达与动手动脑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同学们的作品越来越精致,对美术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而且更富有想像力、创造力。二、在农村的大自然中学习美术 农村是一幅清新的乡土画卷,有高山、有田野、有小河倘徉在这浓郁的乡土气息中,不由人不去表现它,这正是美术教学的天然写生场所。我带领同学们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春天,我们一起观察树上的一抹抹新绿、小草刚发芽的样子、小燕子回家高兴地飞翔、农民伯伯在地里干活的美带着各种深刻鲜明的感受,同学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春天,就像为春天谱写的一首首小诗,写满了纯真与欣喜。冬天,我和孩子们一起观察片片顽皮的雪花,仰望银装素裹的高山,同学们不禁感叹:“真美

4、呀!”走入白茫茫的田野,打起欢乐的雪仗这些都是同学们作品的素材。有了真实的体验,同学们个个胸有成竹。看!无边的田野上,一串串清晰的小脚印,小狗、小猫、小朋友,他们玩得一定很高兴;高高的山顶上,白雪之间有几面红旗摆动,噢,原来是小科学家去探险从作品中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三、美术制作,就地取材 美术小制作,运用各种不同材料,促进动手动脑能力的发展。农村有着丰富的制作材料来源,所以教学不拘泥于书本,更有灵活性。比如“玩泥巴”,可以把孩子们带到适合的土质的地方,让学生随意制作,充分发挥想像力;在秋天,收集各种叶子进行粘贴、拓印,根据叶子原来的形状,联想组合,锻炼了思维能力;收集玉米皮、玉米毛及各种植物的种子,粘贴组合,掌握了技能技巧,锻炼了思维及动手能力。这些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同学们参与非常积极,效果比较好。 农村的美术教育必须因地制宜,才能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只有让他们拉开思想的闸门,投入丰富的情感,去表现、去创新,各方面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原载于实验论坛第二期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