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心得)之如何利用资源激发学生美术课兴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510663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心得)之如何利用资源激发学生美术课兴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美术(心得)之如何利用资源激发学生美术课兴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美术(心得)之如何利用资源激发学生美术课兴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心得)之如何利用资源激发学生美术课兴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心得)之如何利用资源激发学生美术课兴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术论文之如何利用资源激发学生美术课兴趣 (一)、摆脱教材束缚,贴近学生心理。农村中小学所选的教材大多都与城市中小学教材同步,这便出现一个弊端就是普通教材中有大多数课程在农村无法实施。但只要美术老师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增,及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习和感兴趣的或是老师擅长内容,使学生把生活经验和美术联系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课程感兴趣,才能达到教学的最高效率。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多了解学生心理,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的兴趣。(二)、转变教学理念,开放教学模式,满足学生多方面需求。美术课时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受,然后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

2、真实感受。传统的美术课都是在教室里老师通过图片等传授技能,然后学生在课堂上临摹,若单靠记忆,学生不但画不好,而且也没有创新,学生的上美术课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淡。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感受乡村之美,写生大自然。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自然美景是农村学校的优势,也是学生描绘、创作的好题材。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也是非常热烈的,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田野、溪流、农舍、树林中作画。这样的活动不但使学生兴趣盎然,作品也是真情流露。而且能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2、体验民俗民风,继承民间艺术。民族

3、传统对孩子的影响自古就有,千百年的农家文化和风情,有着其独特的风格,也具有强劲的生命力。教师可以根据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组织学生学习各种民间手工艺学习和制作,并且可以通过组织全校艺术活动如手工艺制作展览。将传统民族提高学生兴趣和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恩施一些农村学校广泛开展“土苗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校园开设具有土家族、苗族风情的特色课,利用校本课时间,进行土家织锦纹饰、土家传统手工艺制作等课程的学习,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陶冶了情操,增强了对家乡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同时也为创作增添了素材。(三)活用农村资源,开拓表现方式。农

4、村学校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们便会看到如河边的卵石、田野的泥土,家禽羽毛、各种树叶、秸杆还有刨花等等,这些天然的材料都是进行工艺制作的好材料。如用农村常见的树根、泥土等材料做雕塑;用河卵石、树皮、树叶制作装饰画等。结合当地资源,可以设计出更多有趣生动的美术课程。这些材料都是我们身边垂手可得的,并能开发学生无限的创造潜力和学习的主动性。总而言之。农村美术教育还非常落后,这需要学校和我们美术教师一起努力,美术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农村美术老师更应该不断的去使用这些触手可及资源,开放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世界,让美术丰富学生生活,让农村的美术课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学生通过美术课感受到正真的美,体验美术带来的乐趣,才能真正热爱美术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