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炎健康教育路径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75103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神经炎健康教育路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面神经炎健康教育路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面神经炎健康教育路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面神经炎健康教育路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面神经炎健康教育路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神经炎健康教育路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面神经炎健康教育路径一:疾病知识1 什么是面神经炎 “歪嘴巴” 、 “吊线风”, 是指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2 病因:病因未完全阐明,可能系风寒(开车迎风、睡觉开窗、空调入睡、喝酒、熬夜或劳累后等) 、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等引起局部的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的缺血水肿。早期病理改变为神经的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可有轴突变性。3 临床表现:(1)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变大;(2)不能闭合

2、、闭合不全、ell征(闭眼时露出白色巩膜);(3)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口角偏向健侧;( 4)鼓腮或吹口哨漏气(口轮匝肌瘫痪);(5)食物滞留病侧齿颊间(颊肌瘫痪)。 (6)其他:周围性面瘫/舌前 2/3 味觉障碍;听觉过敏、患侧乳突部疼痛;耳廓或外耳道感觉减退;外耳道或鼓膜疱疹。4 辩证分型(一)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 二)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三)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四)气虚血瘀证:口眼

3、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5 预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处理是否及时适当。约 80%患者可在数周或 12 月内恢复;1 周内味觉恢复提示预后良好;不完全性面瘫 12 月内可恢复或痊愈;完全性面瘫需 28 个月甚至 1 年时间恢复,且常遗留后遗症。二:主要相关治疗早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为主,后期以促进神经机能恢复为其主要治疗原则。(一) 中医治疗1 针刺或电针治疗: 作用主要是根据经络学说,依照经络循行分布路线和联系的范围来刺灸穴位,具有疏通经气,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恢复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急性期采用局部多针浅刺不留针,恢复期使用电针每次半

4、小时。常用穴位:患侧阳白、下关、地仓、颊车、翳风、牵正、迎香,双侧合谷;攒竹,迎香,人中,承浆。2 热敏灸:热敏灸是采用点燃的艾条产生的艾热热敏态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灸法具有温经通络,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热敏点:因人而异常见: 颊车、翳风下关、地仓3 拔罐:通过火罐负压原理达到通经络,调整气血,平衡阴阳,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除寒.4 穴位中药湿热敷: 具有温经通络,活血化瘀、行气活络,消肿止痛等作用,通过辨证取穴外敷药物与中药加热的湿毛巾热力共同作用达到治疗目

5、的。5 穴位注射:急性期及恢复期弥可保注射液 0.5mg 或维生素 B12 注射液 0.5mg 足三里或曲池穴位注射,隔日 1 次。6 穴位按摩:应用自我手法按摩对促进患肌的恢复是有帮助的,每日可行早晚各 1 次,早期患侧耳后的按摩可减轻疼痛。7 中药口服:通过辩证中药牵正散(二)物理治疗 : 1 超短波透热疗法、红外线照射, 低频疗法2 面肌的康复训练: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行患侧表情运动如抬额、闭目、皱眉、噘嘴、示齿等(三)西医治疗:1 激素;泼尼松 3060mg 日,每日 1 次,或每日 3 次分服,连续服用 5 日,严重者静脉使用地塞米松2 营养神经:弥可保、维生素 b12,呋喃硫铵。经济条

6、件允许的话,可选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注射液;3 扩血管:地巴唑、血塞通4 抗病毒:明确病毒感染可口服阿昔洛伟或静脉滴注三:相关检查1 三大常规、胸片、心电图2 神经肌电图:判断神经损伤部位及愈后四:健康指导1 生活起居:(1) 病室避免对流风,慎避外邪,注意面部和耳后保暖,热水洗脸,外出佩戴口罩。(2).保持口腔清洁,餐后漱口,必要时遵医嘱予清热解毒类中药汤剂口腔护理,预防感染。(3)保护眼睛:保证充足睡眠,减少用眼。外出时戴墨镜,睡觉时可眼罩或盖纱布块等保护措施,必要时.遵医嘱予患侧眼睛滴眼药水或涂药膏,既可以起到润滑、消炎、营养眼睛的作用,又可以预防眼睛感染。 (4)加强体育锻炼,

7、生活起居有规律,避免劳累。2 饮食指导(1.)风寒袭络证:宜食辛温祛风散寒的食品,如大豆、葱白、生姜等。忌食凉性食物及生冷瓜果等食品。(2.)风热袭络证:宜食疏风清热的食品,如丝瓜、冬瓜、黄瓜、赤小豆等。忌辛辣燥热的食品。(3).风痰阻络证:宜食通阳泄浊的食品,如海参、海蜇、荸荠、白萝卜、百合、桃仁、蘑菇、柚子等。忌食肥甘厚味的食品。(4.)气虚血瘀证:宜食益气活血的食品,如桃仁等。忌食辛香行窜、滋腻补血的食品。3 情志调理(1.)面瘫患者易致紧张或悲观情绪。关心尊重患者,疏导其紧张情绪,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共同帮助患者正视疾病。(2).指导患者倾听舒心的音乐或喜悦的相

8、声,抒发情感,排解悲观情绪,达到调理气血阴阳的作用。(3).鼓励病友间相互交流治疗体会,提高认知,调摄情志,增强信心。4 服药指导(1)及时心患者告知用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如激素类,配合护胃药的使用,患者在服用药物时,要严格按医嘱执行,不得随意增减药量,并注意观察有无胃肠道等副作用。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注意大便隐血的监测。对有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血糖的监测(2)营养神经及扩血管药物,易餐后服用。(3)中药:指导中药宜温服,忌食刺激之物5 中医治疗宣教(1)针灸:告知面部针灸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头部,观察有无晕针现象,告知患者勿自行调节红外线灯的高度,若感觉过烫及时打铃

9、告知。.( 2)拔罐:告知拔罐的目的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及注意事项。告知局部皮肤紫红是正常现象,如局部出现小水泡,不宜处理会自行吸收。(3)热敏灸:告知患者热敏灸的目的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及注意事项。并不断注意患者局部皮肤的感觉,避免烫伤情况发生。(4) 、中药湿热敷:告知患者目的是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散结及注意事项,温度要适宜避免烫伤,观察局部皮肤有无过敏现象。6 康复指导面瘫表情患侧面部表情肌出现运动后,进行有效的表情肌康复训练可明显地提高疗效。面瘫时主要累及的表情肌为枕额肌额腹、眼轮匝肌、提上唇肌、颧肌、提口角肌、口轮匝肌和下唇方肌。进

10、行这些主要肌肉的功能训练,可促进整个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在训练时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下述的治疗方法,每日训练 23 次,每个动作训练1020 次。具体方法如下( 1)抬眉训练:抬眉动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额肌额腹的运动。可嘱患者上提健侧与患侧的眉目,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恢复。( 2)闭眼训练:闭眼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轮匝肌的运动收缩完成。训练闭眼时,嘱患者开始时轻轻地闭眼,两眼同时闭合 1020 次,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露白时可用示指的指腹沿着眶下缘轻轻的按摩一下,然后再用力闭眼 10 次,有助于眼睑闭合功恢复。( 3)耸鼻训练:耸鼻运动主要靠提上唇肌及压鼻肌的运动收缩来完成。耸鼻训练可促进

11、压鼻肌、提上唇肌的运动功能恢复。在训练时应注意往鼻子方向用力。(4)示齿训练:示齿动作主要靠颧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肌的收缩来完成。而这四块肌肉的运动功能障碍是引起口角歪斜的主要原因。嘱患者口角向两侧同时运动,避免只向一侧用力练成一种习惯性的口角偏斜运动。( 5)努嘴训练:努嘴主要靠口轮匝肌收缩来完成。进行努嘴训练时,用力收缩口唇并向前努嘴,努嘴时要用力。口轮匝肌恢复后,患者能够鼓腮,刷牙漏水或进食流口水的症状随之消失。训练努嘴时同时训练了提上唇肌、下唇方肌及颏肌的运动功能。( 6)鼓腮训练鼓腮训练有助于口轮匝肌及颊肌运动功能的恢复。鼓腮漏气时,用手上下捏住患侧口轮匝肌进行鼓腮训练7 出院指导(1)生活起居有常,避免过劳,适当休息。(2)平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加强抵御外邪侵袭的能力。(3)夏季避免头面部位于风口窗隙处睡眠,冬季注意面部及耳后保暖。(4)注意精神调摄,喜怒有节,保持心情愉快。(5)注意饮食宜忌,避免因食复病。饮食宜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软食,忌生冷、硬固、肥甘、刺激性强的食物,禁烟戒酒。(6)指导病人自行对镜按摩瘫痪面肌,每日 3-4 次,每次 3-10 分钟。指导病人经常对着镜子进行面部肌群的功能回复训练,多联系鼓腮、吹气、闭目、扬眉等表情和动作,以促进面部肌群功能的恢复。(7)防止病毒感染、以防复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