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部分学校高三数学热身训练卷一 新课标 人教.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7498525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部分学校高三数学热身训练卷一 新课标 人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东部分学校高三数学热身训练卷一 新课标 人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东部分学校高三数学热身训练卷一 新课标 人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东部分学校高三数学热身训练卷一 新课标 人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东部分学校高三数学热身训练卷一 新课标 人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部分学校高三数学热身训练卷一 新课标 人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部分学校高三数学热身训练卷一 新课标 人教.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广东省部分学校高三数学考前热身训练卷一1.如图,在底面为菱形的四棱锥PABCD中,PAACa,点E在PD上,且PE:ED2:1 (1)求证:平面ABCD (II)求面EAC与面DAC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 (I)证明:底面ABCD是菱形,且 在中, ,即 同理, (II)解:作EG/PA交AD于G ,平面ABCD 作于H,连结EH,平面EHG 是面EAC与面DAC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中, , 即面EAC与面DA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2.已知函数的图象过点(2,3),且满足,设 (I)求的表达式;(II)是否存在正实数p,使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若存在,求出p;若不存在,请说明理

2、由。 解:(I)令,则 , ,即 (II) ,假设存在正实数p,使在()上是增函数,在(3,0)上是减函数 ,解得 当时, 当时, 在()上是增函数 当时, 在(3,0)上是减函数存在正实数,使得在()上是增函数,在(3,0)上是减函数3. 如图,已知的面积为m,且 (I)若,求向量与的夹角的取值范围; (II)设,且。若以O为中心,F为焦点的椭圆经过点P,当取得最小值时,求此椭圆的方程。 解:()的面积为m,设向量与的夹角为 , 由、得: 即向量与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 (II)如图,以O为原点,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P点坐标为(x0,y0) , , 设,当时,任取 有 当时, ,在

3、2,)上是增函数 当时,为最小,从而为最小,此时P() 设椭圆的方程为,则 故椭圆的方程为4(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sinB,1cosB),且与向量(2,0)所成角为,其中A, B, C是ABC的内角 (1)求角的大小; (2)求sinA+sinC的取值范围4. 解:(1)=(sinB,1-cosB) , 且与向量(2,0)所成角为tan 此问可由=从而即B=(2):由(1)可得当且仅当 5.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向量,且 .(1)设的取值范围;(2)设以原点O为中心,对称轴在坐标轴上,以F为右焦点的椭圆经过点M,且取最小值时,求椭圆的方程.5 解:(1)由,得 夹角的取值范围是()

4、(2) 当且仅当或 椭圆长轴 或故所求椭圆方程为.或 6. 已知: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 = a,AA1 = 2a . D是侧棱BB1的中点.求证:()求证:平面ADC1平面ACC1A1;()求平面ADC1与平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求点B到平面ADC1的距离.6证明:解法一:()取AC、A1C1的中点N、N1,连结NN1交AC1于M,连MD,则NN1 = CC1于是NM = BD, BDMN是矩形, DNBNABCA1B1C1是直三棱柱 平面ABC平面ACC1A1BNACBN平面ACC1A1 DM平面ADC1因此平面ADC1平面ACC1A1 ()S DM = BN = A

5、C1 =a S由S. 其中是平面ADC1与平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cos= arccos ()作NQAC1于Q. NBMD,MD平面ADC1 NB平面ADC1,因此点B到平面ADC1的距离等于点N到平面ADC1的距离,即为NQ的长,在直角三角形ACC1中,过C点作斜边AC1的高为h 由AC1h = ACCC1 即a h = a2a h =a QN = 即B点到平面ADC1的距离为 解法二: ()以A点为原点,AA1为z轴,AB为y轴,过A点与AB垂直的直线为x轴,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A(0,0,0) B(0,a,0) C() D(0,a,a) C1() 取AC1的中点M,则M点坐

6、标为(a,a,a) = (0,a,a) =(0,a,0) AC1DM,ACDMDM平面ACC1A1又DM平面ADC1平面ADC1平面ACC1A1 ()设平面ADC1的法向量=(x,y,z) (x,y,z) = 0 =(0,a,a)(x,y,z)= 0 即 不妨取 平面ABC的法向量为=(0,0,2a) 平面ABC的平面ADC1的夹角为 cos= = ()点B到平面ADC1的距离为d, 则 d = = = 7. 已知、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且=(4cos,3sin), =(3cos,4sin) ()求证:+与垂直; ()若(),=,且|+| = ,求sin.7解:(1)=(4cos,3sin),

7、=(3cos,4sin)| = | = 5 又(+)()=22=|2|2 = 2 (+)() (2)|+|2 =(+)2 = |2 +|2 +2= 50 + 2= 又= 12(cos)= (9分) 0 sin()= sin = sin()cos = 8.一个计算装置有一个数据入口A和一输出运算结果的出口B,将自然数列中的各数依次输入A口,从B口得到输出的数列,结果表明:从 A口输入时,从B口得;当时,从A口输入,从B口得的结果是将前一结果先乘以自然数列中的第个奇数,再除以自然数列中的第个奇数试问:从 A口输入2和3时,从B口分别得到什么数?从 A口输入100时,从B口得到什么数?说明理由.8解

8、:(1)由题意知 - 所以从 A口输入2和3时,从B口分别得到和 (2)猜想 -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时,猜想显然成立 )假如时,猜想成立, 即,那么时,= = -10分猜想成立,因此对一切正整数,猜想也成立当时,即在从 A口输入2006时,从B口得到 - 9定义一种运算“”为,那么函数()的值域为_ 10已知函数f (x)的定义域为R,且 , 则f (2006)=_.11.数学拓展课上,老师定义了一种运算“*”,对于nN*满足以下运算性质:(1)2*2 = 1,(2)(2n + 2)* 2 = 3(2n * 2). 则2n*2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为 _.312.对定义域分别是、的函数、,规

9、定:函数(1)若函数,写出函数的解析式;(2)求问题(1)中函数的值域;(3)若,其中是常数,且,请设计一个定义域为的函数,及一个的值,使得,并予以证明解(1)(2)当若其中等号当x=2时成立,若其中等号当x=0时成立,函数(3)解法一令则于是解法二令,则于是13. 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甲射击一次命中10环的概率为,乙射击一次命中10环的概率为s。若他们各自独立地射击两次,乙至少有一次命中10环的概率为,表示甲与乙命中10环的次数的差的绝对值。 (1)求s的值;(2)的所有可能值有哪些?取这些值时的概率分别是多少?13、解:(1)依题意知, s= (2)的取值可以是0,1,2.1、 乙两人命

10、中10环的次数均为0次的概率是,1、 乙两人命中10环的次数均为1次的概率是,1、 乙两人命中10环的次数均为2次的概率是,(=0)= 甲命中10环的次数为2次且乙命中10环的次数为0次的概率是,甲命中10环的次数为0次且乙命中10环的次数为2次的概率是(=2)=, (=1)=1(=0)(=2)=部分学校考前热身训练题(2)1.(满分13分)已知,若是的真子集,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本小题满分13分)设函数的最大值为M,最小正周期为T (1)求M T;(2)若有10个互不相等的正数满足,且,求的值 4 (本小题满分12分)正四面体A-BCD的棱长为1,()如图(1)M为CD中点,求异面直线A

11、M与BC所成的角;()将正四面体沿AB BD DC BC剪开,作为正四棱锥的侧面如图(2),求二面角M-AB-E的大小;()若将图(1)与图(2)面ACD重合,问该几何体是几面体(不需要证明),并求这几何体的体积 5(本题满分14分)对于任意实数,符号表示的整数部分,即是不超过的最大整数 在实数轴(箭头向右)上是在点左侧的第一个整数点,当是整数时就是 这个函数叫做“取整函数”也叫高斯(Gauss)函数 从的定义可得下列性质: 与有关的另一个函数是,它的定义是=-,称为的“小数部分” (1)根据上文,求的取值范围和的值; (2)求的和 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x)=log2(x+m),且f(0)、f(2)、f(6)成等差数列.(1)求实数m的值;(2)若a、b、c是两两不相等的正数,且a、b、c成等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