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选)脾与胃病辨证.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27493841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精选)脾与胃病辨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推荐精选)脾与胃病辨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推荐精选)脾与胃病辨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推荐精选)脾与胃病辨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推荐精选)脾与胃病辨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精选)脾与胃病辨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精选)脾与胃病辨证.ppt(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脾与胃病辨证 脾生理功能与病理特点 脾 水谷 脾失健运 腹胀 腹痛 食欲不振 主运化气血不足 少气乏力 精神倦怠 水湿 水肿 泄泻功能主统血 出血 阴斑主升清 久泻 脱肛 内脏下垂 1 位居中焦外应于腹腹痛 腹胀部位主肌肉 四肢消瘦 四肢无力开窍于口口糜 口唇色淡等其华在唇 特点 脾气宜升 脾升胃降 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喜燥恶湿 易受湿邪困遏 2 脾与胃同居中焦 诸病源候论 脾胃诸门 脾者脏也 胃者腑也 脾胃二气互为表里 胃受谷而脾磨之 二气平调则谷化而能食 脾气一虚 鲜有胃气不虚者 故临床往往称 脾胃气虚 两者不能截然分开 但须仔细分辨 二者又不尽相同 一般 纳而不化 多属脾虚化而不纳 多属胃虚

2、 3 一 脾气虚证 概念 病因与发病 饮食失调 劳倦过度 忧思伤脾导致脾气不足 禀赋虚弱 年老体衰 大病初愈 调养失慎 4 临床表现及分析 脾气虚弱 运化失司 纳少 腹胀 食后更甚食入不消 清浊不分 下注大肠 大便溏泻气血生化不足 肢体倦怠 形体消瘦 少气懒言 面色无华水湿不运 浮肿 形体肥胖气虚 舌淡苔白 脉缓弱 5 纳少腹胀 饭后尤甚面色萎黄或恍白脾失健运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化源不足或浮肿 形体肥胖 神疲乏力或形体消瘦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缓弱 脉虚或怠缓 辨证要点 以运化机能减退和气虚证并见为辨证要点 脾气虚实际包括以脾失健运为主之腹胀便溏和脾气虚为主的倦怠乏力两个证候 6 二 脾阳虚证 概念

3、脾虚寒证 病因与发病 脾气虚久 过食生冷 寒凉药太过 肾阳不足 命门火衰 火不燠土 7 临床表现及分析 脾阳虚衰 运化失司 纳少腹胀 大便稀溏阳虚寒生 寒凝气滞 脘腹隐痛 喜温喜按水湿不运 泛溢肌肤 水肿气化失司 尿少胃阳不足 寒饮不化 口泛清水 呃逆呕吐水湿下注 女子白带清稀量多久泻虚寒证 形寒肢冷 面色苍白或咣白舌淡胖或有齿痕 苔白滑 脉沉迟无力或弱 8 辨证要点 寒象腹痛喜暖喜按面色恍白大便溏薄清稀 四肢不温周身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滑妇女白带清稀量多脉沉迟无力脾失健运纳少腹胀 及寒湿之象口淡不渴肢体困重等 9 辨证要点 脾气虚 阳虚寒象脾阳虚大便溏薄大便溏薄清稀甚则完谷不化脾气虚形体消

4、瘦 浮肿小便不利 脾阳虚周身浮肿妇女带下白带清稀量多 10 三 中气下陷证 脾虚气陷证 概念 指脾气亏虚 升举无力 而反下陷 以脘腹重坠 内脏下垂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又名脾 中 气下陷证 病因与发病 脾虚日久 久泄久痢 劳倦过度 妇女孕产过多等 11 临床表现及分析 脾虚升举无力 内脏失于托举 脘腹重坠作胀 食入益甚 胃下垂 其它内脏下垂 子宫 肾等 中气下陷 久痢不止或便意频频 肛门重坠甚或脱肛清浊不分 下注膀胱 小便浑浊如米泔清阳不升 头目失养 头晕目眩脾气虚 少气乏力 倦怠懒言 面色无华 舌淡苔白 脉缓弱 12 辨证要点 中气下陷可分为两类 一是脏器下垂 可兼有脾气虚征象而按

5、中气下陷治之 二是脏气下陷 精微下脱 则必见脾气虚之象方可按中气下陷辨证 13 补中益气汤 小剂量散剂煎汤治疗 丸剂 大剂量汤剂均非所宜 黄芪3g干草1 5g人参1g当归0 6g陈皮 升麻 柴胡 白术均0 6 1g 14 四 脾不统血证 概念 指脾气亏虚 不能统摄血液 而致血溢于脉外 以各种慢性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又名脾 气 不摄血证 病因与发病 久病气虚 劳倦过度 15 临床表现及分析 脾不摄血 出血 下出旁走 便血 尿血 肌衄 阴斑 鼻衄 齿衄 妇女月经过多 崩漏脾失健运 食少便溏气 血 虚 面色萎黄或苍白 神疲乏力 气短懒言 舌淡苔白 脉细无力等 16 辨证要点 出血症状 脾气虚

6、脾不统血证 17 曹 女 42岁 该患素体虚弱 少食纳呆 大便稀软 近半年来时觉脘腹冷痛 痛势绵绵 喜温喜按 食少腹胀 大便清稀 带下色白质稀 畏寒肢冷 口淡不渴 下肢浮肿 小便短少 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 脉沉迟无力 李 女 30岁 两年前分娩后 月经淋漓不断 经期持续不断10天 周期15天左右 经色淡质稀 经常自觉神疲乏力 气短懒言 腹胀纳呆 大便稀溏 面色萎黄 舌淡苔白 脉细弱 18 五 脾阴虚证 概念 是指脾阴不足 健运失调所表现的证候 若以肠燥便秘 脉细涩为主要表现者 亦称脾约证 病因与发病 外感温热病后 阴液耗伤 过食辛辣之品 误服辛温之剂 情志不遂 肝郁化火 灼伤阴津 素体阴虚 19

7、 临床表现及分析 脾阴不足 失于运化 纳呆不思食 食后腹胀大肠失于传导 大便干结阴虚证 消瘦乏力 口燥唇干 五心烦热 尿黄 舌红干苔少或光剥 脉细数或细涩 20 辨证要点 不思饮食 食入不化与便结 阴虚证 脾阴虚证 21 六 寒湿困脾证 概念 指寒湿内盛 困阻脾阳 脾失温运 以纳呆 腹胀 便溏 身重等为主要表现的寒湿证候 又名湿困脾阳证 寒湿中阻证 太阴寒湿证 病因与发病 寒湿内侵 冒雨涉水 居住潮湿气候阴雨等 过食生冷或嗜食肥甘等 22 临床表现及分析 寒湿困脾 脾运失司 升降失常 脘腹痞闷胀痛水湿泛溢肌肤 肢体浮肿小便短少胆汁外溢肌肤 黄疸 阴黄 寒湿下注 妇人带下清稀量多寒湿内困 脾失健

8、运 头身困重 食少便溏 泛恶欲吐 口淡不渴 面色晦黄舌胖 苔白腻 白滑 脉濡缓 23 辨证要点 本证病因为寒湿 病机为困脾 以脾胃纳运功能障碍之纳呆 腹胀 便溏 与寒湿中阻之象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本证可兼见于杂病和外感病 证候鉴别 脾阳虚证与寒湿困脾证均有纳呆食少 腹胀 便搪等表现 但脾阳虚证为阳虚运化失职 导致寒湿内阻 以虚为主 寒湿困脾证为寒湿内盛 阻遏脾阳 以实为主 24 七 湿热蕴脾证 概念 指湿热内蕴中焦 脾失健运 以腹胀 纳呆 发热 身重 便溏不爽等为主要表现的湿热证候 又名中焦湿热证 脾经湿热证 病因与发病 湿热内侵 饮食不节 25 临床表现及分析 湿热中阻 运化失司 升降失常

9、 脘痞腹胀 纳呆呕恶 厌油 湿热熏蒸肝胆 胆汁外溢 面目皮肤发黄 阳黄 湿热蕴于肌肤 皮肤瘙痒 湿疹痤疮疮疡等 湿热下注气机不利 大便溏泻 粘腻不爽 小便短赤湿热证 身热起伏 不扬 汗出热不解舌红苔黄腻 脉濡数 26 辨证要点 肢体困重 脘痞腹胀 纳呆呕恶湿邪困脾大便溏泄 粘腻 不爽 肌肤粘腻 湿热中阻阳黄 皮肤瘙痒 小便短赤 身热起伏 不扬 汗出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脾胃功能失调 湿热证 湿热蕴脾证 27 胃脘灼痛隐隐饥不欲食胃阴虚胃脘嘈杂 似饥非饥 似饱非饱 脘痞不舒干呕呃逆阴虚证 口燥咽干 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 八 胃阴虚证 28 九 食滞胃脘证 食滞胃肠证 饮食不节 暴饮

10、暴食或脾胃素弱 难以运化胃失和降 胃脘胀满疼痛 拒按饮食不化 吐后得减 胃气上逆 嗳气吞酸 或呕吐酸腐停滞胃脘肠腑气滞 腹痛 矢气便溏 泻下物酸腐臭秽 舌脉 苔厚腻 脉滑或沉实 29 十 胃寒证 寒滞胃肠证 轻者胃痛绵绵不已 重者脘腹冷痛 痛势急暴 遇冷加剧 得温则减寒滞恶心呕吐 吐后痛减 口泛清水胃肠腹泻清稀冷秘 少见 面色苍白 或青 肢冷不温舌淡苔白滑脉迟或弦本证是脘腹冷痛 剧烈 呕吐泄泻 可以散寒温阳之剂治疗取效者 30 胃脘灼痛 拒按 胃火消谷善饥牙龈肿痛溃烂 齿衄炽盛吞酸嘈杂食入即吐实热证 口臭 渴喜冷饮 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 弦 数 弦者火郁 热则脉数 十一 胃热证 胃热炽盛证 31 思考题 脾气虚 脾不统血和中气下陷证有何区别和联系 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和治则是什么 试述湿热蕴脾证的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及治则 如何鉴别脾阳虚证和寒湿困脾证 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