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让数学走近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493081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心得)之让数学走近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数学(心得)之让数学走近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数学(心得)之让数学走近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数学(心得)之让数学走近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数学(心得)之让数学走近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心得)之让数学走近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心得)之让数学走近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论文之让数学走近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应该学习他们“自己的数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学生要能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所以我们认为:学习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同时又要拓宽数学知识的应用渠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一、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数学问题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儿童时期是理解性的

2、睡眠时期,不适宜用理性的方法对他们进行训练,应当让他们接受大自然的教育,接受感觉经验的教育,接受实际事物、实际行动的教育。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捕捉适宜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进而可以提炼出其中的数学问题。例如,我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而是先给小朋友看了一张自己班级的课程表。提问:“大家请看,这是我们班的一张课程表,数一数我们每天上几节课?(6节)那么我们一个星期总共上几节课就是几个6呢?可以用什么算式计算?(65=)那就要用到几的乘法口诀了?”接着我就引出新的学习内容?6

3、的乘法口诀。由于有了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导入,学生对于下面新知的学习就更加有目的性,兴趣自然产生。二、创设生活情境,感受数学问题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个新知识的有意义习得必须在学生主题积极思维的参与下,经历认知结构的调整和重新组织,最终把新知同化,纳入原认知结构中。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所以,我们教学时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事物,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例如:“可能性的大小”这一课,在巩固练习这一环节,教师没有出示单调的习题让

4、学生练习计算概率,而是告诉学生一个喜讯:肯得基餐厅为了迎接国庆,举办了一个“揭奖寻宝”的活动,分别设立了一等奖20000元,16名;二等奖2000元,200名;三等奖200元,2000名和纪念奖肯德基优惠券(省2元)20000名。请同学们来算一下获得各个奖项的概率分别是多少。让他们运用概率的思想来分析中奖率,使学生在计算中体会到任何购物中奖或彩票中奖的可能性都实在是太小了。因为是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所以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气氛活跃,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不是枯燥乏味,而是十分有意义和愉快的事情。三、参与生活实践,认识数学问题“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知识理解的延伸与升华。任

5、何束缚住学生手脚,只允许他们冥思苦想的教学方法是不科学的。只有让学生充分进行生活实践,才能是学生真正明白所学知识的价值。例如,在教学“认识左右”时,教师出示一幅上下楼梯的图画,提出问题:“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学生有人说女小朋友是靠左,男小朋友是靠右,有人说男小朋友和女小朋友都是靠右,争执不下。这时,老师设计了让学生排队模拟上下楼梯活动,把走廊当成楼梯,走廊旁边的学生模拟上下楼梯,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实践,就很清楚地看到了方向的变化过程。如果光看图来判断左右,学生容易受主观意识的影响,往往作出的判断不准确,教师设计成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去亲自体验,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就理解了知识,掌握了知识。四、运用

6、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课标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教学不仅要从儿童的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例。如在教学完“三角形”这一课后,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三角形的事物和运用到三角形稳定性的事例。又如,在学生学完“米、分米和厘米”的认识后,学生要知道一幢楼房高大约是18米,而不

7、是18厘米;一本书长大约是18厘米而不是18米。(2)指导学生会用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问题。如在“认识方向”这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知道了如何辨认地图中的方向后,老师出示了一张我们江阴市的城区地图,要求学生能说出自己学校的东南西北分别有哪些建筑物,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所学到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认清各个方位。然后又设计了一个帮助迷路的小明指路的活动,学生也能正确指出往西走应该要往右拐弯,帮助小明顺利到达了目的地。这样就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密切联系实际,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数学知识源自于生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它是对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提炼。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逐步把生活知识数学化,让学生在生活的实际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能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中,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