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抽采达标工艺设计方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7492519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抽采达标工艺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煤矿抽采达标工艺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煤矿抽采达标工艺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煤矿抽采达标工艺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煤矿抽采达标工艺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抽采达标工艺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抽采达标工艺设计方案(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抽采达标工艺设计方案1 井田概况1.1 交通位置八连城井田位于东经13013075至13020375,北纬424615至425345,吉林省珲春市郊区,距市区5km。珲春至图们铁路已建成,但尚未通车,因此本区对外交通当前主要以公路至图们市,图们市有铁路与全国各地相通。交通位置见图1-1:图1-1 交通位置图1.2 自然地理1.2.1 地形与地貌特征八连城井田全部处于珲春河河图们江冲积平原地带,地面标高一般在+30+40m。1.2.2 水文井田西部有图们江流过,宽50100m左右,河岸为二级阶地,高10m左右,局部有修筑了防洪堤,因此洪水时期对井田影响不大。井田南部有珲春河,由东向西注入图们

2、江,河谷最宽达4000m,因此形成了广阔的冲积平原。1962年沿珲春河两岸修筑了防洪堤,堤高2.0-3.8m,可防20年一遇的洪水。1.2.3 气象与地震历年最低气温-31,最高气温34,历年平均气温5-6;历年最大降雨量842.6mm,最小为416.2mm;年最高蒸发量1535.4mm,最低为1100.1mm,冻结期为11月至翌年5月,冻结深度1.5m;主要风向为西风及北西风,一般5-6级。本区地震活动强度较小,频率低的弱震区。1.2.4 电源情况珲春矿区北部英安斜井附近有珲春发电厂,现发电能力66万kw。矿区供电系统按总体规划已基本形成,矿区主电源取自珲春电厂,备用电源取自石砚一次变,电压

3、等级60kV。八连城变电所主电源取自珲春电厂,备用电源取自城西变电所。1.2.5 水源情况八连城供水由城西矿加压站引入管线。1.3 井田境界及煤炭储量1.3.1 井田境界八连城煤矿井田位于东经13013075至13020375,北纬424615至425345,吉林省珲春市境内;珲春煤田河北区的西部。西以图们江为界,东邻城西立井井田;北及东北与英安矿井田相接,南止珲春河防洪堤。南北平均长8km,东西平均宽4.5km,面积36km2。1.3.2 煤炭储量 根据吉林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珲春矿业(集团)八连城煤业有限公司八连城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井地质储量为20649.6万t,矿井可采储量

4、为8903.3万t。1.4 矿井地质与煤层赋存1.4.1 矿井地层本井田含煤地层为第三系珲春组(E2-3H),基底为上侏罗统屯田营组(J3T)上覆第四系。现分述如下:1、上侏罗纪屯田营组屯田营组为一套火山碎屑岩系,构成了含煤地层的基底,井田内95%以上钻孔均见到这套地层。主要有火山碎屑岩、灰绿色、暗紫色凝灰岩、安山岩、安山集块岩、凝灰集块岩等组成。2、下第三系珲春组珲春组为井田含煤地层,根据岩相、岩性及含煤特征可分为上、中、下三段。 上段:19煤层以上,以灰浅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为主,细砂岩次之,夹有45层细腻质纯的褐色泥岩和凝灰岩标志层。本段含有9、12、13、15、18、18-2等6个局部

5、可采煤层和20余个薄煤层。13、17 煤层之上含有动物化石。本段厚度380800m ,一般厚度450600m。中段:19煤层至28下煤层为中段,是主要含煤段。以灰、浅灰色粉砂岩、细砂岩为主,中粗砂岩、泥岩次之。夹有薄层钙质中粗砂岩和凝灰岩示志层。水平波状、镐状及混浊层理较发育。含有19、19-1、19-2、20、23、26等6层主要可采煤层和21、23-1、23-2、26下、28、28下等6层局部可采煤层。含丰富植物化石,20、21、28煤层之下含动物化石。本段厚度0130m。下段:28下煤层至基底,以深灰色粉砂岩、中粗砂岩为主,泥岩次之,局部见有砾岩,含煤层较多,但厚度及煤质变化大。含有30

6、上、30、30下、32、32下、33、34 等7层局部可采煤层。本段特点是由上而下颜色逐渐加深,凝灰物质成分逐渐增多。本段厚度0280m左右。与屯田营组呈不整合接触。3、第四系全井田被第四系覆盖,上部为腐植土、砂质粘土、亚粘土。中部为砂砾及中、细砂。底部为砂砾及含砂砾质粘土。厚度728m。1.4.2 地质构造本区构造比较复杂,与其东邻城西立井井田的构造特征基本一致。可以看作城西立井井田主体构造向西的延续。以断裂为主,褶皱宽缓起伏,略向西平缓倾伏,地层走向总体为近EWNEE ,倾角小于15。1、褶皱本区为一轴向近东西、向西倾伏的宽缓背斜。背斜轴位于城西立井区的F7F10之间略向南偏移至F13F2

7、1断层之间。背斜两翼平缓,并有一次一级波状起伏,组成一个宽缓复式背斜。2、断层本区断层发育,以近东西走向断层为主,伴有北东、北西向两组断层,均为正断层。近东西向走向断层(主干断层)发生在复式背斜之上,由一系列倾向相反近似平行背斜轴的断层,如F7、F52、F13、F58、F55、F21等断层,构成与背斜轴向近平行的地堑和地垒及伴有阶状断层,为本区主要构造形迹和特征。区内探煤钻孔172个,共发现126个断点首采区地震勘探发现115个断点,经综合研究分析,组成53条落差大于15m以上的断层。其中落差大于100m的断层有6条,即:F7、F81、F68、F13、F22、F88,落差大于50m的断层有13

8、条,其余断层均小于50m。3、火成岩本区火成岩仅在7线7422号孔、6线784号孔和5线504号孔见到辉绿岩岩脉,大体呈东西向分布,并顺层侵入于23号26号煤层之间,侵吞部分煤层和使煤层受到强烈的烘烤现象,煤的变质程度显著增加。1.4.3 煤层及煤质 煤层 煤层可采性本井田可采煤层极不稳定,5个主要可采煤层可采性指数为0.5或接近0.5煤层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位于第三系珲春组(E2-3H)。共有煤层25层,全区有5个主要可采煤层,为19#、19-2#、20#、23#、26#煤层,属大部分可采煤层;有20个局部可采煤层或小局部可采煤层,可采煤层厚度、结构及间距等见表1-1。 煤质特征本区所有煤层均

9、为长焰煤,空气干燥基原煤水分平均为14.5%;原煤干燥基灰分平均31.78%,原煤干燥基弹筒发热量平均4774卡/克、主要可采层平均4830卡/克。1.5 矿井生产情况1.5.1 矿井生产现状八连城煤矿于1992年开工建设, 1994年5月八连城立井建设停工, 2004年10月恢复建设,2007年1月正式投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0.9Mt/a,服务年限为74a,2013年核定生产能力为3.4M/a,2014年年产量为3.4M/a,2015年年产量为3.2M/a,2016年计划年产量为2.8M/a。表1-1 矿井可采煤层厚度、结构、间距表编号厚 度(m)间 距(m)计量面积(km2)结 构(分层)

10、可采程度两极值一般两极值一般90-1.590.5-1.0104-190120-1503.01-2局部可采120-1.350.5-0.91.281-2局部可采11-2615-20130-1.300.5-0.94.761-2局部可采20-6830-45150-1.250.4-0.82.701-2局部可采38-5340-50180-1.850.4-0.90.831局部可采2-175-1018-20-1.400.5-1.01.731-2局部可采3-185-12190.2-3.700.8-1.526.661-3大部可采1-195-1019-10-2.370.5-1.010.701-2局部可采1-124-

11、1019-20-2.500.6-1.221.301-2大部可采3-225-12200.2-2.461.0-1.519.571-3大部可采1-145-10210-1.340.4-0.810.131-2局部可采2-295-20230-2.940.8-1.520.601-3大部可采0.5-184-1023-10-1.860.5-0.94.931-2局部可采0.5-4.51-223-20-1.950.5-1.04.771-2局部可采3.5-287-15260-2.650.6-1.517.981-4大部可采0.5-132-726下0-1.880.5-1.06.811-2局部可采1.5-184-14280

12、-1.680.6-1.09.421-3局部可采1-9.02-528下0-2.310.5-0.82.221-4局部可采8-3410-2030上0-2.070.5-0.91.981-3局部可采0.4-101-4300-1.650.4-0.82.801-3局部可采4-248-1530下0-2.350.4-1.43.301-3局部可采6-2910-20320-2.180.4-1.04.441-3局部可采0.5-134-832下0-1.800.3-0.81.431-3局部可采5-3010-20330-1.780.4-1.51.771-4局部可采12-2715-20340-3.200.3-1.61.601

13、-5局部可采表1-2 西部区可采煤层厚度、结构、间距表编号厚 度(m)间 距(m)计量面积(km2)结 构(分层)可采程度两极值一般两极值一般180.7-3.351.166.222局部可采6.1-35.8519.84190.7-4.401.6014.684全区可采1.55-228.0619-10.7-1.901.058.412大部可采2.15-15.858.0219-20.7-1.951.034.232局部可采1.75-40.322.40200.7-3.051.378.445大部可采5.45-31.916.48260.7-3.51.497.673大部可采5.50-26.6314.12280.7

14、-4.451.517.175局部可采1.5.2 井田开拓方式、采区划分及采煤方法开拓方式矿井开拓方式立井单水平开采,现有一个主井、一个副井、两个专用回风井。新主井为提煤井兼入风井,副井为辅助提升井兼入风井,西风井为专用回风井,中央风井为专用回风井。单一水平标高为-420m。 采区划分、采区储量及开采顺序把精查区7.2km的南北长分为北、中、南三个区,F13断层以北为北部区;F23断层以南为南部区;F13到F23断层之间为中部区,其中5个主要的可采煤层公布在中部采区。全井共划分18个采区。采区开采顺序按自近向远;在采区内回采工作面实行“跳采”。 采煤方法采用单一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掘进采用综掘和炮掘,锚网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