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公式验光法说课讲解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27492496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五公式验光法说课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二五公式验光法说课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二五公式验光法说课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二五公式验光法说课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二五公式验光法说课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五公式验光法说课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五公式验光法说课讲解(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五公式验光法 傻瓜验光法 眼科学会会员眼屈光学组成员眼屈光学专家蒋顺复教授蒋顺复教授蒋顺复教授 二五公式验光法是作者积40多年的验光经验 独创的一套具有系列性 完整性和准确性的主觉插片验光方法 该法的特点是 步骤清楚逻辑分明简单易学快速准确该文初稿 二稿 已分别全文发表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今天讲座的是近万字的第三稿内容 验光分类 主观验光 插片验光电脑验光客观验光 检影验光电脑验光两种方法均有散瞳与不散瞳的区别 目前国内眼镜行业不散瞳客观电脑验光 主观插片验光的方法最为常用 主观插片验光是验证客观电脑验光必不可少的步骤 二五公式验光法具有 步骤清楚逻辑分明简单易学快速准确

2、的特点 无论是单独使用或是验证客观电脑验光 均是一种非常好的验光方法 二五公式验光法分四大步骤 1定性2初检3校对4鉴定 一 定性 在正式插片之前首先定性 所谓定性 就是大致划分屈光不正的属性是近视还是远视 其方法为检查裸眼视力 凡视力在4 7以上者先用 0 50D 后用 0 50D 凡视力在4 7下者先用 1 00D 后用 1 00D的球镜在眼前试戴 若加 十 号球镜视力不下降甚至上升则为远视 若加 十 号球镜视力下降 而用 一 号球镜视力上升 则基本可定为近视 二 初检 又可分为验球镜和验柱镜两部分 验球镜 根据所定性质加球镜 方法 以对数视力表5 0为基准 裸眼视力每差一行加25度 如

3、裸眼视力为4 2 4 2离5 0差8行 即加25 8 200度若再查视力为4 6 即再加25 4 100度若再查视力为4 9 即再加25 1 25度此时大多数视力即可达到5 0此眼的近视度数为200 100 25 325度 如果无论加几片 视力均达不到5 0 再加镜片视力不升反降 除开考虑有眼病外 就应考虑有散光的可能了 验柱镜 取下球镜片 换上裂隙片 如果裸眼视力很差 估计屈光不正度数较高者 可先用球镜把视力提到4 5左右 再在此球镜片前面加裂隙片 插上裂隙片后将裂隙从0度转到180度 再从180度转到0度 反复几次 看视力有无变化 若视力无变化 说明无明显散光情况 国际标准轴向标示法 TA

4、BO法 若视力有变化 说明有散光的可能 但要进一步观察在转动裂隙片时 视力是逐步变化 还是时好时坏 如果是时好时坏 则是不规则散光 普通眼镜片 解决不了问题 如果视力是逐步变化 则应先找出视力相对最好时的裂隙所在处 比如在45度处 还应再把裂隙转到与45度处呈90度的位置 即135度处 此时视力应该相对最差 这才能说明该眼为规则散光 而且视力相对最好时裂隙所在处45度 就是散光轴位所在处 当找到呈90度的视力相对最好和相对最差的两个位置时 则在每一个位置的裂隙片前加球镜 加球镜时仍按每差一行加25度的方法 也是直到5 0时为止 两处位置分别验好后即可把两片球镜片合并成1片散光片 合成时的规则是

5、 以小为球两差为柱轴对小数 如在90度处为 1 0D180度处为 1 5D 即为 1 0DS 0 5DCA90 校对又可分为三个步骤 按顺序为 校对轴位校对柱镜校对球镜 1 校对轴位 工具 双轴交叉圆柱镜方法 1 先鉴别 轴 轴位鉴别方法 将双轴交叉圆柱镜的双轴 呈水平和垂直位放在检查者眼前 将镜片作水平移动时 通过镜片看前方物象 若物象顺动即说明水平方向有凹透镜作用 其负轴应在垂直方向 若呈逆动 即说明水平方向有凸透镜作用 其正轴应在垂直方向 2 双轴交叉圆柱镜的柄和试镜架上的散光轴重合或者垂直相交 3 翻转双轴交叉圆柱镜 比较两面的清晰度4 如翻转两面同样清晰 说明原轴位是正确的5 如果翻

6、转两面时 清晰度不同 说明原轴位不正确 2 双轴交叉圆柱镜的柄和试镜架上的散光轴重合或者垂直相交 即将双轴交叉圆柱镜的双轴放在试镜架上原轴位的两侧3 翻转双轴交叉圆柱镜 比较两面的清晰度4 如翻转两面同样清晰 说明原轴位是正确的5 如果翻转两面时 清晰度不同 说明原轴位不正确 轴位改动的原则有两条 1 正靠正 负靠负 2 进十退五 确定某一面较好时 原试镜架上如果是负轴 则向双轴交叉园柱镜负轴方向转动 是正轴则向正轴方向转动 转动的幅度为10度 转动后按前述方法再试 若两面视力已相等 则新的轴位已正确 若仍有一面好 一面差 则按前述方法再试 若另一面好 则后退5度 这就是 进十退五 的原则 如

7、 试镜架上散光轴位在90度 是近视散光 当放上双轴交叉园柱镜取 轴在135度 轴在45度时 比 轴在45度 轴在135度时视力好 根据 正靠正 负靠负 的原则 90度的轴位应向45度方向转动10度 即把轴位转到80度处 这就是 进十 如果再把双轴交叉园柱镜的 轴放在125度处 轴放在35度时比 轴放在125度 轴放35度时好 则80度的轴又应向125度方向转动5度 这就是 退五 即移到85度处 如此反复检查 就可以得到一个正确的轴位了 2 校对柱镜 当散光轴位已正确确定后 此时就应考虑柱镜度数是否合适 有否球柱替代 特别是球镜替代柱镜的情况 工具 单轴交叉园柱镜 所谓单轴交叉园柱镜 就是普通的

8、园柱镜片 只是在与轴向呈45度处安装一柄即成 反转两面使用有交叉园柱镜的作用 因其只有一轴 故笔者把它称之为单轴交叉园柱镜 方法 单纯校对柱镜度数的高低 只需用普通方法 单轴交叉园柱镜的轴与试镜架上的散光轴重合测试就行了 不用多述 这里要讲的是如何测定球镜 柱镜互相替代的问题 测球柱替代是使单轴交叉园柱镜的轴与试镜架上的散光轴垂直相交 这样可以同时产生一和单轴交叉园柱镜同号同量的球镜和一异号同量的柱镜作用 为了便于理解现举例并予以图解说明 在验光时有可能验出以上四种情况 这还不包括产生调节的情况在内 当然第 种情况是正确的 能获得最好的视力 最舒适的感觉 第 和第 种情况 在子午线90度处和第

9、 种情况一样均为 2 5D 外界物象在90 处均能落在视网膜上 均能获得较好视力 但第 和第 种情况由于只是一条子午线上度数正合适 而另一条子午线或者不足或者过强 在两条子午线上形成对抗状态 这就需要更多的调节力 易导致视力疲劳 对于青少年来说则易促进近视度数加深 因此应予避免 当戴镜者对散光度不能耐受时 可采取第 种球柱等值的验法 使之在视网膜上形成最小弥散圈的方法 也能获得较好视力 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 校对第 第 种错误的最好方法就是使用单轴交叉园柱镜 因为当单轴交叉园柱镜的轴与试镜架上的散光轴垂直相交时 等于同时加了一与单轴交叉园柱镜同号同量的球镜和一异号同量的柱镜 因此一次测试就

10、能同时解决球镜和柱镜两个问题 如第 种情况 用 0 25D的单轴交叉园柱镜 轴位放在90度 视力马上会有所提高 其作用相当于加了一 0 25D的球镜和一 0 25D的柱镜 计算结果即为 l 5DS 1 0DCA180 第 种情况 第 种情况用一 0 25D的单轴交叉园柱镜 其轴放在90度 视力也会提高 其作用相当于加了一 0 25D的球镜和一 0 25D的柱镜 计算结果也是 1 5DS l ODCAl80 因此校正球柱替代使用单轴交叉园柱镜是最好的方法 两种错误都是一次校正就解决了问题 3 校对球镜 由于在前面检查中比较侧重于验散光 对于球镜难免有所疏忽 因此在最后应再用小度数的球镜片加减一次

11、 最后确定球镜度数 从上操作步骤可归纳为如下口决 以便帮助记忆 二五公式先上球裂隙可测柱和轴综合二片成一片对轴对柱再对球 四 鉴定 通过定性 初检 校对三个步骤 验光可算基本结束了 为了更准确 特别是国内青少年学生近视眼发病率大幅度增高 在国内眼镜店对青少年学生验光基本上都是采取不散瞳方法的情况下 验近视度数很容易偏高 因此 二五公式验光法 有一个最后鉴定程序 鉴定可采取下面三种方法 1 负荷试验 青少年近视眼患者验光最常见错误为度数偏高 而度数偏高必然对配戴者的眼睛造成伤害 为了避免这一错误 在医院里眼科常采取散瞳验光的方法 虽然散瞳验光是最为准确可靠的方法 但散瞳无论对于戴镜者或验光者均会

12、带来很大的不便 更何况目前国内的眼镜店基本上没有散瞳验光的条件 为了在不散瞳验光的条件下对青少年近视眼也能做到到验光度数准确 可通过增加睫状肌调节力方法的负荷试验进行判断 方法 在已基本确定度数的镜片上再增加 1 5D的球镜片 如果视力下降 称之为负荷试验阳性 说明原矫正镜片度数过高 如果视力不降或上升称之为负荷试验阴性 说明原矫正镜片度数基本不高 此试验为吉林市中心医院 吉林医学院李长怙等五位专家经过8年多的临床实践最先倡导 后又经扬州市医院眼科张雪玉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雷玉等人重复验证 均认为是一种极简单有效的方法 按李长怙等专家的意见负荷实验阴性者可以立即决定眼镜处方 负荷试验的理论

13、依据是15岁以下青少年调节力均应在10D以上 而负荷试验阳性者只增加1 5D的负荷即不能调节补偿 迅即视力下降 由此可以推论 该患者处于调节痉挛状态或调节不足状态是很明显的 近年来笔者用此法对每一例青少年近视配镜者作常规试验 在数百例的实践中得出以下结论 如果负荷试验阳性 镜片度数肯定过高 球镜度数必须下降 如果负荷试验阴性 只能说大多数验光度数没有偏高 但不是绝对的 常常在下述的双眼平衡试验中 球镜的度数还可能减少 2 双眼平衡试验 两眼经单独用镜片矫正后 需进一步检查左右眼视力是否平衡 从理论上讲如果没有眼疾 当两眼戴镜时的调节力处于平衡状态时 两眼视力应当平衡 检查方法 为两眼戴上眼镜同

14、时注视视力表上的5 0或4 9的同一视标 检查者用一遮眼板轮流遮盖其左右眼 同时询问左右眼清晰度是否相等 若清晰度不相等可重新调整所用的球镜片 一眼调高或者另一眼调低以取得两眼的清晰度相等为止 因为眼睛的调节活动一般要在半秒到一秒钟的时间完成 因此每眼注视时间不宜超过一秒钟 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调节作用 在用一般试镜法时常有较大的调节存在 而用这种快速的平衡试验时 由于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调节作用 因此容易验出最低的球镜度数 笔者在大量的验光实践中发现经负荷实验阴性者在双眼平衡试验中仍有需要降低球镜度数的情况 另外要注意在双眼平衡检查中某一眼感觉 眼胀 也是降低球镜度数的重要指征 笔者的经验是 负荷

15、试验 双眼平衡试验是在不能散瞳的情况下 为青少年近视验光的较好鉴定方法 3 近点距离测试法 眼在使用最大调节能力时能看清的最近距离的一点称为近点 近点和主点 一般以角膜顶点代替 之间的距离称之为近点距离 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近点距离 近点距离随年龄增大而增大 验光以后戴着验光镜片测近点距离 如果大于该年龄的近点距离值 则说明所配度数偏高 这是一个较传统的测试方法 3 近点距离测试法 眼在使用最大调节能力时能看清的最近距离的一点称为近点 近点和主点 一般以角膜顶点代替 之间的距离称之为近点距离 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近点距离 近点距离随年龄增大而增大 验光以后戴着验光镜片测近点距离 如果大于该年龄

16、的近点距离值 则说明所配度数偏高 这是一个较传统的测试方法 方法 用近视力表 如果被检者近视力为5 0 则以5 0为准 在眼前前后移动至刚好能看清5 0的最近距离 测量角膜顶点到视力表之的的距离就是该眼的近点距离 然后查不同年龄近点距离正常值表 若增大超过5mm 即为不正常 年龄调节与近点距离的关系 经过以上四大步骤的严格检查 验光质量就比较可靠了 但在验光过程中请注意以下三原则 1 近视验光 大胆上 勇敢下 近视度数就低不就高 这个原则是说验近视时 按差一行25度的规律上 不要怕度数偏高 胆要大 但验到5 0后要严格校对鉴定程序 在这个程序中要勇敢地把度数拉下来 拉下25 50度是很平常的事 拉下100度甚至更多也不稀奇 2远视验光 大胆挤 勇敢赖 远视度数就高不就低 由于远视有显性 隐性之分 不放瞳验光只可能验出显性部分 不可能验出隐性部分 比如说500度的远视 显性部分可能有300度 隐性部分有200度 主觉插片一般只能验到300度 过高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因此在验的时侯不只是大胆上 而是上去以后还要往里 挤 挤多少算多少 比如说验到300度已5 0 还应该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