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面积的意义》【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

上传人:文禾 文档编号:127492208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面积的意义》【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面积的意义》【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面积的意义》【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面积的意义》【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面积的意义》【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面积的意义》【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面积的意义》【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面积的含义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477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先比较黑板的表面与课本封面的大小,引出面积的初步含义,接着让学生进一步比较课桌面和椅子面面积的大小,并说说生活中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大小,从而使学生获得初步的面积概念。第二道例题,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两个不同图形的面积。通过比较,既使学生进一步丰富了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又使学生体会到计量面积最基本的方法,即用相同的单位直接计量。设计理

2、念: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思维飞跃。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鉴于这样的认识,设计本节课我关注了一下几个方面:1.联系生活,在丰富的生活经验中建立面积概念。 通过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摸一摸数学书、课桌、黑板的面,设计出生动现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激发探究的兴趣,在解决问题中提炼新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含义。2.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感悟方法,做学习的主人。 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注重感知和体验,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交流等活动中,在丰富和坚实的基础上主动建构,逐

3、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地学习策略。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在比较中完善和强化对面积含义的认识。2.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掌握面积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教学准备:课件、若干大小不同的小长方形纸片、纸条,塑料透明小方格纸,每人一支蓝色水彩笔。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物体表面有大小。这漂亮的数学书天天和我们在一起,是我们的好伙伴,它带着我们走进了奇妙的

4、数学世界。董老师很喜欢这本数学书。现在老师放松的展开手掌,从上往下,依次摸过去,把这里摸了个遍,董老师摸得是数学书的哪儿呀?还可以怎么说?对了,董老师摸得是数学书的封面。(板书:面),学着老师的样子也请你慢慢地把数学书的封面摸个遍。刚才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摸得很认真,把数学书的封面摸了个遍,我们再来摸一摸文具盒盖的面。谁愿意站起来摸给其他小朋友看看?把手举高。(师用米尺平移黑板),这是黑板的( )?对,还可以说这是黑板的“表”面。(板书:表),一起读 想不想再来摸一摸?轻轻地站起来,摸一摸凳子的表面。注意要把凳子的表面摸个遍。【设计意图:摸一摸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封面、课桌面、黑板表面,让学生借

5、助生活经验,充分感知,引发新知的生成。】文具盒盖的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谁的面大谁的面小?如果把凳子的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呢?我们在不同的物体上都找到了它们的表面,而且这些表面都是有确定大小的。(板书:大小),你还能找到其它物体的表面吗?找找看!(指名汇报)你找到了谁的表面比课桌面大?谁的表面比课桌面小?刚才我们又在很多物体上找到了它们的表面,并且比较了它们的大小。小朋友,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 的 是它们的面积),一起读!【设计意图:在学生沉浸于生活体验时,及时把生活经验概括为数学知识,把生活语言提炼为数学语言,为面积概念的形成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 (出示主题图)边闪烁黑板

6、面边说: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课桌面的大小是课桌面的面积。请你看一看身边物体的表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课件出示:( )的大小是它的面积。汇报交流。小朋友,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面积”这个词:(课件出示房间图),看,这是小明的房间,房间的占地面积真大!房间的占地面积指的是什么呢?哦,房间的占地面积就是房间地面的大小。(课件出示天安门图)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那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指的是什么呢?(课件出示鄱阳湖图),这是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什么是鄱阳湖的面积?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2.封闭图形有大小。继续看屏幕,屏幕上跳出了一个点(课件出示“

7、”),老师让这个点走起来(课件演示成一条线段),这是什么?我们再让线段走起来(课件演示成长方形),就形成了一个面。这个面是什么形状?长方形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你还认识哪些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各种图形”),角这个平面图形和其它的平面图形哪儿不同?他的意思你听明白了吗?谁能换个说法?刚才几个小朋友说的意思都是对的,角和其它图形不同,它不是封闭图形。(课件演示去角)剩下的图形都是封闭图形,(板书:封闭图形),封闭图形也有确定的大小,(课件出示涂色),封闭图形的大小也是它们的面积,把这两句话合起来就是“物体表面的大小(板书:或)封闭图形的大小是它们的面积”。一起读!【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渗透了点、

8、线、面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提供材料,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到面积的含义中不仅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还包括平面图形的大小,从而对面积的理解更全面深刻,也为今后平面图形面积的探究做好准备。】二、揭示课题,比较大小,优化方法。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面积,(板书:面积),了解了面积的含义,(板书:的含义)。想不想继续研究?(课件出示一组图)老师这儿有两个图形,谁大谁小?看谁比的!准备好了吗?图形一出来立即抢答!(师点击课件)这么快,看来这两个图形的大小一眼就能看出来,用眼睛看出来的我们叫做观察法,(板贴:观察法)(课件出示二组图)想不想再来比一组?准备好了吗?(课件出示)谁大谁小?

9、老师听到了不同的声音,看来在这儿用观察法并不能一下子比出来,究竟谁大谁小呢?我们来动手比一比。老师为每个组准备了2个信封,白色信封里也有2个这样的图形,黄色信封里还为你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看看用什么方法能够比较出它们的大小。4个人呢先小声地商量商量,想好了之后再动手,共同合作完成。比一比哪一组想的方法多。听清楚了吗?开始!哪一组愿意到前面来介绍一下你们想出的方法?(指名展台演示说)小结:不管是用小方格还是用纸片来测量,都属于测量法。(板贴:测量法)。下面我们就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比较这几个图形的大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操作去发现,并不是不加指导的“放羊式”,而是对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精心而细致

10、的设计和指导,本环节从比较两个悬殊大的面积开始,引出观察法,进而比较两个面积接近的图形,引发孩子的争论,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策略的探究从“外压”转化为“求知”的内需。】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3。 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76页第3题,数格子的时候可以做个记号,不能数漏掉,最后把你数出来的结果写在每个图形的旁边。指名汇报:你数的第1个图形有几格?这幅图并不都是满格,你是怎么数的呢?通过数格子,你知道了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我们比的是这个图形的什么?2.“想想做做”2。(课件出示“想想做做”2) 看,这是什么?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老师从中任意描下了4个省:仔细观察,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

11、积最小?你怎么知道的?为了答案更准确,董老师上网查了一些资料,(课件出示数据),看一看,哪个省面积最小?看来查阅资料也是一种好方法。(板贴:查阅资料法)追问:湖南省的面积和四川省比呢?湖南省和江苏省比呢?看来面积的大小是相对的。3.“想想做做”4。(课件出示“想想做做”4) 小朋友们真棒!我们来看这一题,(课件出示),请你们用蓝色水彩笔画出这些图形的边线。完成课本76页第4题。 蓝色边线是这个图形的什么?那粉色部分表示这个图形的什么呢?周长和面积的意义是不同的,但是它们之间又有着联系。(课件演示爱心变圆),面是由线围成的,线的变化会引起面的变化。 说明:周长和面积的意义是不同的,但是它们之间又

12、有着联系,面是有线围成的,线的变化会引起面的变化。四、课堂总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面积的含义,你有哪些收获呢?说出来让大家分享一下好吗?五、游戏拓展延伸。 小朋友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这儿有三幅图(课件出示),都藏在了树叶的后面,西红柿数了数:号图形15格,号图形6格,号图形9格,猜一猜几号图形的面积最大?你们为什么这样认为?现在我们把漂亮的树叶去掉,(课件演示),几号图形的面积最大?刚才你们不是都认为号图形面积最大吗? 看来,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图形的面积大小时,格子的大小要一样。专门用来计量面积的小方格就是面积单位,下节课我们再研究!【设计意图:通过数方格比较面

13、积大小,让学生初步感受一下统一计量面积单位必要性,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教学反思:今天这节课的内容是面积的含义,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的推理,来认识面积的含义,并学会比较物体平面图形的大小。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认识面积的含义。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物体,课本的封面、课桌面、黑板面,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的基础上认识面积的含义。对于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比较,先让学生估一估,再操作验证。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比较,(重叠法、用直尺量一量、折一折后再重叠比较,用同一张纸条比一比(课前我发给学生一张正方形纸、一张长方形纸和一张小纸条),通过小组交流、汇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把握面积的含义,以致于想想做做中的第三题,学生能明白:利用数方格的办法能比较面积的大小,关键要看里面包含的正方形个数的多少就可以了,这也为后面探索有关的面积计算公式做了一点准备。最后的游戏拓展延伸通过数方格比较面积大小,让学生初步感受一下统一计量面积单位必要性,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生活化,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