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厂安全防灭火工程专项设计书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7492158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03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厂安全防灭火工程专项设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煤厂安全防灭火工程专项设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煤厂安全防灭火工程专项设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煤厂安全防灭火工程专项设计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煤厂安全防灭火工程专项设计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厂安全防灭火工程专项设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厂安全防灭火工程专项设计书(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煤厂安全防灭火工程专项设计书二、编制设计的依据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2、标准、规范(1)煤矿安全规程(2009年版);(2)煤炭工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MT/T 5014;(3)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 50383;(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5)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

2、与压煤开采规程;(6)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 503992006 ;(7)煤矿矿井巷道断面及交岔点设计规范GB504192007;(8)煤矿矿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GB504152007;(9)煤矿矿井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GB504162007;(10)煤矿矿井井底车场设计规范MT/T 50271999;(11)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试行);(12)矿井防灭火规范(试行);(13)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MT/T501696;(14)矿井水文地质规程;(15)矿山电力设计规程;(16)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1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捡测仪器管理规范(AQ1029-2007

3、);(18)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 50417-2007;(19)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1994;(2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1995;(21)民用爆破器材管理条例;(2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23)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2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5)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4262006;(26)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1055-2008。(27)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9号令)。2、矿方资料(1)煤尘爆炸性、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鉴定结果文

4、件;(2)矿井的瓦斯等级鉴定;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3)供电合同、救护协议;(4)矿井采矿许可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三、设计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严格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等安全生产法规、条例。按照从评价、监测、预防、灭火等顺序编制,借鉴其它矿井防灭火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积极推广使用成熟有效的防灭火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将矿井建成安全设施装备先进、抗灾能力强、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矿井。四、设计的主要特点1、矿井移交生产时在2号煤一采区西翼布置一个2号煤回采工作面,在3号煤一采区西翼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共布置两个回采工作面达到矿井设计生产能力。设计按有

5、关规定在采区、回采工作面配置相关防灭火的安全设施,并完善巷道布置、通风系统、抽放系统、监测系统、反风系统、避灾等相关设施的设置。2、本矿开采的8-1+2号煤层为容易自燃煤层,设计采取了内、外因火灾防治并重的措施。采用以灌浆为主、注胶防灭火、阻化剂防灭火、注氮防灭火和均压防灭火技术为辅的防灭火方法。3、火灾检测:设置井下火灾束管监测系统,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人工巡检相结合,构成综合的矿井火灾监测预报体系,针对矿井火灾保证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理。五、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本矿井自燃煤层现未取得自燃发火期指标,为了下一步更好地指导生产和改进防灭火工作,建议矿方尽快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煤层自燃发火期测

6、定试验。2、建议地质部门尽快在井田范围开展地质勘探工作,进一步提供瓦斯赋存、地质构造等地质资料,以及进一步鉴定2、3、8-1+2、8-3号煤层自燃发火等级,以满足矿井下一阶段设计的需要,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依据。第一章 井田概况第一节 基本情况一、交通位置矿山位于宜宾市高县城165方向,直线距离约20km,属高县蕉村镇裕丰村永丰组所辖。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43257;北纬281305。矿山有2km碎石公路与S206蕉村镇乡村水泥公路相接,至S206线8 km,南到筠连县城9km,北到高县22km,交通十分方便(见交通位置1图)。二、地形地貌矿区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带,地形北东高南

7、西低,山脉总体走向北东,与构造线一致,山顶多为园形或椭园形,北东侧分水岭永丰寺之南东测山包高程+779.2m,最低点位于南西部倒轿坝一带,标高+506.1m,相对高差273.1m。近山脊处坡度较陡(约50),多悬崖峭壁,山脚坡度较缓(20左右),顺坡向横向冲沟发育,属构造剥蚀型中切割长垣状低中山地形地貌。三、气象及地震情况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潮湿温和,年最高气温33.9,最低气温-2.5,月平均气温17.5左右。年最大降雨量1597.9mm,年最小降雨量883.4mm,一般降雨量1000mm1200mm。79月雨季。主要自然灾害有春、伏旱、冰雹、洪涝等。矿山有季节性冲沟和南西侧一常年性溪

8、流,枯水期流量约0.12m3/min,暴雨季可达12m3/min,自南东向北西流入宋江河后,于高县归入南广河,属南广河的三级支流水系。 矿区内近山脊植被发育,覆盖率达50%以上;多为杂树、灌木及杂草,缓坡地带为村民旱地。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宜宾市高县基本地震加速值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度,区域稳定性好。四、矿区经济情况区内居民汉族,以农为主。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红苕等粮食作物,有茶叶、油菜、花生等经济作物,名优特产有天麻、三七、灵芝、杜仲、桔梗、夜交藤、红茶、生丝、烤烟、竹制品等。工业主要产品有无烟煤、生丝、机械、生铁、纸等。以煤矿产为主,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矿井建设所需材料除

9、钢材、木材需从区外调入外,其它所需的砖、水泥、料石、砂、石灰等建筑材料均可在区内就地取材解决。五、水源和电源(一)水源矿井开发所需清洁水源取自主井口南、西侧小溪旁井水,生活用水为矿泉水;同时,矿井的井下排水经处理后也可作为井下生产用水。为了节约水资源,矿井生产用水由井下水处理后供给。因此,本矿水源可靠。(二)电源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一趟回路来自蕉村变电站,电压等级为10kV,线路长6km,线型为LGJ95。另一回路来自罗场变电站,电压等级为10kV,线路长8km,线型为LGJ95。六、通信本矿井已开通程控电话,光纤线路已接至矿区,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公司的通信网也至矿井,矿井安设KTJ101-6

10、0调度总机与井下各采掘面,通风机房联系。通信十分方便。七、矿井周边煤矿开采情况矿区南侧与梭沙坡煤矿煤矿,北西侧与焦村镇煤厂相邻,矿区范围清楚,无采矿权纠纷。第二节 矿井开发现状1、建矿及换证史永丰煤厂始建于1995年,1998年5月正式投产,2011年4月19日由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颁发采矿证,有效期10年,即2011年4月19日至2021年4月19日。设计生产能力为15.00万吨/年,允许开采+580-200m标高的2、3、812、83号煤层。2、矿山开采(1)开拓系统矿井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主井口坐标:X=3122130.713、Y=35455462.736、Z=512.831m,自主井口沿7

11、5方位掘进128m,转向28方位掘进20m为暗斜井上车场,沿28方位以平均22坡度下暗斜井205m,平巷58m,向东掘进812沿煤巷140m,开采440463m间812煤炭,现为采空区。北平巷54m,拉3号煤层东西沿煤巷,分别掘进长200m、104m,开采440463m间3号煤层,现为采空区。812、3号煤层向东为F53断层破坏,为无煤区。以西为F57断层破坏,为无煤区。采区煤层倾向北或北东,倾角2123。主井巷及暗断面3.32.6m2,为石砖圈拱全支护,稳定性好。(2)采矿方法在允许开采深度范围内分为两个采区,自上而下分两个区段开采,采用MZ1.2型煤电站打眼,放炮落煤,走向长壁采区后退式采

12、煤。1吨箱式翻斗矿车,人工装运推车至井底车场, JTB1.2单筒式绞车(电机功率55kw)一级提升至主平硐,人力推车至地面煤仓。主平硐、暗斜井钢轨15kg、平巷11 kg,轨距600mm。(3)矿井开拓方式设计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方式,布置两个平硐(即主平硐、回风平硐)。改造利用原+521.831m主平硐;利用矿方现已改造施工好的+545m回风平硐,改造利用现一级轨道暗斜井并延深至320m标高,改造利用现有回风暗斜井并延深至320m标高。(4)工业场地布置改造利用现有主井工业广场,该工业广场主要布置有机修房、空压机房、消防材料库、综合楼、坑木加工房、食堂、澡堂、临时储煤场、矸石转放场等;改造利用

13、原风井工业广场。(5)采煤方法当煤层倾角小于35时,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用普采或炮采工艺(当煤层倾角大于35时,采用府伪斜走向长壁分段密集采煤法或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单体液压支柱配以金属绞接顶梁支护顶板,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6)主平硐、水平运输大巷、回风平硐、底板抽放巷与采区巷道主平硐布置在煤层底板中,水平运巷大巷在煤层底板中布置。回风平硐布置在煤层的底板中。新掘轨道、行人斜井布置在83煤层底板2025m的岩层中,沿煤层的倾斜方向布置,现有回风暗斜井上段沿3号煤层布置,设计新施工段布置在煤层底板中。底板抽放巷沿煤层的走向布置在83煤层底板法向距离2025m位置。(7)提升、运输投产时:

14、主平硐及水平运输大巷采用CDXT-5J型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矿车为MGC1.1-6A型1吨矿车;轨道暗斜井选用JTPB1.61.2型防爆绞车提升,配套电机功率185kW;行人暗斜井安设RJY30-20/720型架空乘人器运送人员,配套电机功率30kW。(8)矿井通风与安全采用分区式通风方式,风井安设2台FBCDZ-4-No14型轴流式通风机,电机功率255kW,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回采工作面为“U”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FBD5.0/11型局部通风机配抗静电阻燃胶质风筒进行压入式通风。(9)矿井排水矿井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矿井投产时采用两级接力排水,在一级轨道暗斜井中部+400m标高和一级轨

15、道暗斜井下部+320m设置水泵房及水仓; +400m水泵房选用三台MD85-454型水泵, +320m水泵房选用三台MD85-453型水泵。主平硐为水沟自流排水。(10)矿井供电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一趟回路来自蕉村变电站,电压等级为10kV,线路长6km,线型为LGJ95。另一回路来自罗场变电站,电压等级为10kV,线路长8km,线型为LGJ95。(11)安全监控矿井安装KJ90NA型监控系统,地面设中心站,井下设分站,按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有关规定设计安装各类传感器,一旦出现瓦斯超限,能自动切断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用电设备电源,保障矿井生产安全。矿井消防、防尘、压风管路及通讯系统等按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文件规定装备。第三节 地质特征一、区域地质概况(一)地层矿区位于筠连鼻状背斜北段与南段接合部北西翼,筠连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