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让小学生从小就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491875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心得)之让小学生从小就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学(心得)之让小学生从小就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学(心得)之让小学生从小就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学(心得)之让小学生从小就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心得)之让小学生从小就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心得)之让小学生从小就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论文之让小学生从小就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磨练中创造了数字,后来又创造了数学。数学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一观点深刻地揭示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新课标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教材内容,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我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

2、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的身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就在我们生活中呢?我个人做了初步的探索,具体如下:一、捕捉“生活素材”,激发兴趣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育要使学生获得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公民所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课室,走向社会,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为此,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

3、在教学一年级数学分类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和家长一起去逛文具店或超市。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商场里面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把商场里的商品拍摄成录象。在新课伊始播放录象,创设情景,带学生去逛商店,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学生很顺利地就回答出同一种东西摆在一块儿。为分类的认识奠定了基础。这样用学生身边的现象,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现实性、趣味性,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数学的情感,还培养了他们观察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二、加强实践,培养兴趣数学来源于实践,又

4、服于实践。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数学意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到现实中的问题的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在教学六年级教材中利息和利率一课时,可以利用数学活动课的时间或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银行参观,主要是要学生用自已的利是钱(压岁钱)去模拟存款、取款,观察银行墙壁上的利率表。学生感到很新鲜,表现也很积极。提出了利率是什么?为什么这些利率不一样?我要怎样存才能得到较多的利息呢?等问题。不过我没有直接回答他们,而是表扬他们提得好,并表示相信他们通过自已带着这些问题去预习新课,一定能解决。同学们的干劲

5、更大了。到上新课时,由于自己发现问题,又通过自已的努力解决了问题,从而找到了符合自已需要的存款方式。个个充满了自豪感,脸上都流露出成功的喜悦。他们有的表示自已更加喜欢学习数学了;有的认为数学的用处真是太大了,一定要学好数学;有的表示对数学更感兴趣了。三、利用生活现象,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兴趣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比较难理解的知识,这时作为老师就要善于联想,寻找生活中与之相似的现象来帮助学生理解。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循环小数时,为了在课堂伊始使学生产生新奇感, 启动思维;同时也为分散教学难点,特用多媒体制了形象逼真、色彩清晰的红绿灯动画画面。上课开始时将此画面

6、展现出来让学生观察。并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红绿灯,学生说出了交通岗上的红绿灯,并说出了绿、黄、红灯总是依次的变化。这时,我接着告诉大家它总是按一定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可以说红黄绿灯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这种循环现象,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研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红绿灯的变化规律,为学生学习循环小数的定义打下了直观的基础。四、创设生活情景,增添兴趣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数数学。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形;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

7、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并能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如:铺地砖问题、购物问题等,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熟练地掌握 1 元 =10 角, 1 角 =10 分,增添学习的趣味性和真实性,可以让学生带来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习完新课后,开展角色游戏小小商店,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掌握元、角、分的关系,同时也掌握了四运算的知识。总之,教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很多,它们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予思考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实用性,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