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关于屈原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精选五篇

上传人:橘**** 文档编号:127491575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关于屈原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精选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关于屈原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精选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关于屈原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精选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关于屈原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精选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关于屈原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精选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关于屈原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精选五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关于屈原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精选五篇关于屈原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精选篇一屈原,千百年来,人们用包粽子,赛龙舟,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纪念他。可是,我却并不觉得他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完美,可以说,我对他很不满意。人们,正是因为他的才学,他的许多对国家有益的意见而纪念他,可我,却不能忘记他的一个致命的缺点。当年,屈原被放逐,因整日郁郁寡欢,才去跳江,使得他郁郁而终。虽说,他是为自己抱憾,为自己的才华无人应答而自尽,但是,我想问一句,他这种行为正确吗?“跳江”,这是一种正确的反抗方法吗?纵使他一心为国,才华横溢,可唯一的缺陷便是-他懦怯!也许你会说,既然他那么一心一意为了国家,大胆地提出了那么多建议以致被放

2、逐,如何能说他无胆量?可是,懦怯,不在于他对于国家兴旺的勇敢,而在于他对于种种打击后的放弃。跳江代表着他对一切都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已抛入九霄云外,他面对这个世界,只有逃避,那么,他的头脑、才华、忠诚,又有何用?他的这一举动,真是让人失望无比,一个人,如果对待事情只有绝望,没有任何的崛起之心,那他如何成就伟业?跌倒1次要从第2次爬来,跌倒2次要从第3次爬起来跌倒100次要从101次爬起来。屈原虽然“跌倒”了很多次,也“爬起”了很多次,但他始终没能坚持下来,他没有坚信着自己总有一天不会再“跌倒”,会如山一般屹立,他干脆不再“爬起”了,就是这样,他失败了。仅仅留下了那样一篇离骚,绝唱千古,书写

3、着他一生的遗憾。虽然人们一直赞扬着他,但是,我赞扬他的忠心为国,也鄙夷他的放弃懦怯。关于屈原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精选篇二关于端午节赛龙舟纪念屈原的十大歪理一、屈原在背后偷偷的说了几句皇上的坏话,被皇上知道了,这下可麻烦了,皇上派了一个师的兵力抓屈原。屈原在前面划着小船跑,官兵在后面划着龙舟追。二、屈原偷了老百姓的粽子,老百姓不干了。屈原在前面划着小船载着粽子跑,老百姓在后面划着龙舟追。三、屈原由于乱砍滥伐,破坏了环境。他在前面划着小船跑,林业局在后面划着龙舟追。四、屈原写诗太烂,出版社看不上,使他失去了唯一的就业机会,失去了家庭的唯一经济来源。他在前面划着小船跑,他老爸老妈划着龙舟在后面追。五、屈

4、原所在的城市要评比“卫生城市”,可屈原习惯不好,爱随地吐痰,结果屈原在前面划着小船跑,全市市民提着菜刀在后面划着龙舟追。六、屈原去参加世界杯,结果球技太烂,连射十几个乌龙球,输掉了比赛。他在前面划着小船跑,队员在后面划着龙舟追。七、屈原参加了恐怖组织,亲自指挥“9?;11”恐怖袭击事件。他在前面划着小船跑,国际维和组织划着龙舟在后面追。八、屈原去酒楼吃霸王餐。他在前面划着小船跑,酒楼老板划着龙舟在后面追。九、“要钱要命?”“救命呀!”屈原在前面划着小船跑,强盗在后面划着龙舟追。十、屈原被打劫了一次,很不甘心,于是屈原在前面划着小船跑,警察在后面划着龙舟追。可屈原为啥投江呢?关于屈原的端午节优秀

5、作文精选篇三关于端午节作文:纪念屈原(未完)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

6、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

7、、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农历五月初五,俗称

8、“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

9、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关于屈原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精选篇四一看到妈妈泡米和桌子上满是粽叶,我就知道端午节又到了。小的时候我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只知道每年家里就像过年一样隆重地过端午节。后来也只是知道一点点关于纪念屈原的传说,至于还有什么我就一无所知了。每到端午节,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线是必不可少的。大人们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脚腕、

10、脖子上拴五色线,栓好了的五色线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才可丢掉。妈妈告诉我说,据老人们讲,这样可以避免灾害,由此可以保安康。端午食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刚到五月,家里就开始浸泡糯米了。妈妈一般都会准备一盆米进行浸泡,同时也把粽叶放在水里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会更粘些吧,我记得多年来妈妈就是一直这样做的。端午前一天,妈妈就开始动手包粽子了,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包起来,可每次却都以失败而告终。看来包粽子也并不简单。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大枣、葡萄干、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特别的香。端午节的早晨,妈妈总是在我睡眼朦胧时叫醒我,去远

11、处的树林、小河边洗脸,凉凉的河水冲走了我的困意,热闹的人们来来往往,真的像过年一样。回到家,吃着鸡蛋和蘸糖的甜粽,心里美滋滋的。关于屈原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精选篇五关于端午节作文500字:五月端午话屈原每年五月五,岁岁端午节.这一天,我国人民习惯饮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这是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屈原,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出自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做过佐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革新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因此,遭到贵族子兰,大臣勒尚和郑袖谗害去职.楚怀王死后,顷襄王继位,屈原又遭到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勒尚的陷害,被放逐到湖南沅、湘流域,但他始终热爱祖国。公元

12、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了楚国的郢都。楚国的危亡和百姓的痛苦,屈原痛不欲生。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生死存亡,又深感自己政治理想的破灭,大约就在这一年的五月初五,他投汩江身亡。当地老百姓闻讯,曾纷纷划船去救并把粽子投入江中,免得鱼鳖去吃屈原的尸体。这就是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的来历。屈原一生的政治生涯是悲痛的,但他却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如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以他的代表作离骚为例:这首诗共373句,2490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离骚辞藻华美,想像丰富,文采绚烂,气魄雄伟,也是一篇照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屈原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李白在江上中说:“屈平词赋悬日月”。这代表后人对他的作品的景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