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作业井控设计规范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27490520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下作业井控设计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井下作业井控设计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井下作业井控设计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井下作业井控设计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井下作业井控设计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井下作业井控设计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下作业井控设计规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井下作业井控设计规范1.1 井下作业设计包括地质设计、工程设计和施工设计,都应有井控方面的内容。1.2 地质设计中的井控内容1.2.1 本井和邻井的各产层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1.2.2 本井产层性质(油、气、水)预测,本井或邻井目前地层压力或原始地层压力、油气比、注水区域的注水压力、采出程度,以及其它地质层段在钻开时的钻井液性能,油、气、水、漏显示资料,原试油(气)情况(层段、产能、压力及流体性质资料)。对于含硫气井还应有井场周围人居情况调查资料,包括井场周围3 km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工厂、矿山、国防设施、高压电线、地质评价、水资源情况以及风向变化等环境勘察评价的文字和图件资料,并标注说

2、明。1.2.3 地层分层及其岩性。钻进中如遇放空层、特大漏失层、塑性地层、易垮塌层等特殊地层应提示。 1.2.4 井身结构,井内各层套管钢级、壁厚、尺寸、下入井深,水泥返高,固井情况,试压情况,套管腐蚀磨损情况;井下管串的结构、钢级、壁厚、尺寸、下入井深,井下复杂情况;井口情况;以及丛式井组中邻井试采简况等资料。1.3 工程设计中的井控内容1.1.1 防喷器选用原则1.1.1.1 防喷器压力等级应不小于施工层位中预测最高井口关井压力。井内为纯天然气时井口最高关井压力预测见附录A。1.1.1.2 井下作业至少应安装一个全封和一个半封闸板,闸板防喷器数量应根据作业管柱尺寸进行增加,可不安装环形防喷

3、器;侧钻等大修作业,按SY/T 6426执行。防喷器推荐组合见附录B。1.1.1.3 含硫气井井控装置应具有抗硫性能并能实现剪切功能,使用单作用剪切闸板防喷器和全封闸板防喷器时,剪切闸板应安装在全封闸板之上。1.1.1.4 气井均应采用液控防喷器。防喷器通径应不小于入井管柱、工具的最大外径。1.1.2 地面测试流程1.1.2.1 井口关井压力不大于35 MPa的油气井采用一级35MPa地面流程;井口关井压力35 MPa70 MPa的油气井采用一级70 MPa或 (70+35) MPa二级地面流程;井口关井压力大于70 MPa的油气井采用一套压力级别的二级(105+70) MPa或(105+70

4、+70)三级地面流程。1.1.2.2 含硫气井地面测试管汇、与地层流体接触的管线及配套设备应具有抗硫性能,地面测试流程具备双向放喷功能。1.1.2.3 含硫气井管线不应采用焊接连接。1.1.2.4 对于试油(气)气井,地面测试流程应具备压井、节流功能;对于侧钻等大修的气井,应安装单独压井、节流流程。1.1.3 压井液选用原则1.1.1.1 试气层位为川西须家河以浅储层的直井和定向井,射孔后可采用清水压井,若不能满足后期施工需要,则采用泥浆压井;已开采层可采用胶塞或清水压井。1.1.1.2 压井泥浆密度应根据地质设计提供的最高地层孔隙压力或测试取得的地层压力当量密度值为基准,再增加一个安全附加值

5、,安全附加值为:a)油井、水井为0.05g/cm30.10g/cm3;b)气井为0.07g/cm30.20g/cm3;1.1.1.3 含硫气井安全附加值取高值。1.1.1.4 对于含硫气井,压井液的pH值高于9.5,并添加除硫剂。1.1.1.5 压井液准备1.52倍井筒体积,高产井、含硫气井取高值。1.1.1.6 对于高产、含硫、易漏失地层,应储备与压井液密度相同的堵漏泥浆40m3100m3,同时应储备能配置高于压井泥浆0.2g/cm3、不低于1.5倍井筒容积的加重、堵漏材料及各种添加剂。1.1.4 内防喷工具选用原则1.1.4.1内防喷工具包括:回压阀、旋塞阀等。1.1.4.2 内防喷工具压

6、力级别应不小于井口防喷器压力级别。1.1.4.3 内防喷工具应和油管、钻杆、短节组合成防喷单根或防喷短节。1.1.4.4 含硫气井内防喷工具应抗硫。1.1.4.5 作业现场至少应有两只配套内防喷工具。1.1.5 油层套管参数设计1.1.5.1依据套管规范的参数、使用状态及井身结构等,确定目前套管性能能否满足井下施工作业的安全施工要求,有必要时进行实测评价。1.1.5.2油层套管压力控制设计应包括(但不限于):清水时最大掏空深度、纯天然气时最低套压、清水时最高套压和纯天然气时最高套压。1.1.6 作业管柱设计1.1.6.1井下作业用油管抗拉安全系数应为:空气中大于1.8;抗外挤安全系数应大于1.

7、25;抗内压安全系数应大于1.25。1.1.6.2 含硫气井井下作业用钻具的拉应力需控制在钢材屈服极限的60%以下。1.1.6.3 高压和含硫气井APR测试及投产应采用气密封特殊螺纹油管。1.1.6.4 高压高产及含硫气井宜采用油管带井下安全阀、生产封隔器及配套工具的管柱进行投产,循环滑套、坐放短节及伸缩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下入。1.1.6.5 含硫化氢的井,作业管柱应具有抗硫性能;对于超深井,为满足作业管柱强度需要,通过控制压井液密度和性能以减少地层流体流出的前提下可选用S级钻杆。1.1.7 采油(气)井口装置的选择1.1.7.1采油(气)井口装置压力级别应高于地层压力,同时还应满足后期施

8、工要求。1.1.7.2 采油(气)井口装置原则上选用分体式结构,特殊井、大产量可选用整体式结构。1.1.7.3 采油(气)井口装置材质应根据井内流体性质,按GB/T 22513标准选取。1.1.7.4 对于后期改造需提高压力级别的井口装置,可只更换高一级压力级别的主阀。1.1.7.5 对于含硫气井井口4号主阀为液控安全阀,井下安全阀液控管线宜从油管头上法兰穿出,同时井下安全阀液控管线宜从悬挂器穿过为非截断式。1.1.7.6 采油(气)井口装置主、旁内径均为78mm。1.4施工设计中的井控要求1.4.1防喷器、内防喷工具、地面流程的检查、安装、试压、保养的具体要求。1.4.2 防硫化氢和井喷应急预案及演练,硫化氢防护器具、检测仪器的配备要求。1.4.3 各重点工序的具体井控技术措施。1.4.4 保护油层套管的具体要求和措施。1.4.5 根据地质设计中提供的周边环境调查情况制定相应措施。1.4.6 坐岗人员及职责具体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物流与供应链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