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数学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490482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心得)之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数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学(心得)之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数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学(心得)之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数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数学(心得)之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数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数学(心得)之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数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心得)之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数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心得)之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数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论文之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数学 【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节生活中的平移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与猜想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通过知识的拓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概括等过程;经历探索图形平移性质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3、情感目标:在探究式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

2、发现的科学精神;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细致、严谨、求实的学习习惯;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化未知为已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图形运动变化现象,自己加以数学上的分析,进而形成正确的数学观,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和体验。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及审美意识的发展。通过自己动手设计图案,把所学知识加以实践应用,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与学习的自主性。二、教材和学生分析:平移是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是现实世界变化最多的形式之一,探索图形的平移是这阶段的重要学习目标,教材立足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数学活动经

3、验,在观察图形的基础上认识平移,并归纳处平移的基本性质,进一步体会平移的价值和丰富内涵。在这阶段,学生也学习看来生活中的轴对称,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画图等实际操作,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并正确理解,这是没有太大困难的,只是学生没有将生活中已有的数学现象联系到数学知识之中。最后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图形平移的理解,加深印象。三、设计思路:引导学生观察图形运动现象,让学生体会图形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强调学生的观察、操作、探究和交流,并贯穿在教学始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感受平移的知识和体验。通过对章前图的观察引发学生对图形运动的思考,之后过渡

4、到图形的平移,通过学生探究概括处平移的概念,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平移的性质。学生完成练习,使知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生活中有数学,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在新课程中,我们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本节课的理念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并进行感悟、归纳和领悟。在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逐步呈现教学信息,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独立性、又体现合作性。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师生互动,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讲练结合、步步设疑、逐渐深入、引导猜想、归纳总结、

5、实验验证的探究式思维训练。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生活中的平移教学案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通过游乐园活动的图片,引入新课并提出问题:1、什么是平移?2、平移有什么特征?3、平移有什么基本性质?仔细观看,欣赏,区别所看到的现象,并用简洁的语言叙述。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望。二、观察分析,研究问题展示与平移有关的图片,借助实物演示平移,用几何画板演示两个图形的平移。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抽象出数学模型,然后概括出平移的概念。分析平移定义,探讨“沿某一方向”的意义,其实质是沿直线运动。探索平移定义。并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通过讨论,强化对定义的理解。展示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

6、观察、并归纳出平移的特征。展示一些生活中运动情况的图片,让学生讨论这些运动是否是平移,对理解有偏差的加以纠正。仔细观察,分组讨论。归纳出平移的特征,并进行交流。观察展示的事例,讨论是否是平移。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通过比较运用,巩固平移的概念。展示静态图片,让学生观察图中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线段,归纳猜想得到结论平移的基本特征。利用几何画板验证猜想。仔细观察,识别对应点以及其连线,对应线段和对应角。归纳出平移的基本特征。探索平移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猜想的能力及协作能力。三、例题分析,比较探索例1如图所示,ABE沿射线XY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后成为CDF。找出图中平行且相等的线段和全等的三角

7、形。仔细了解题意,认真思考。观察、思考并回答。说出理由。引导学生从“对应点所连线段” 、“对应线段” 两个方面找平行且相等的线段。变式练习:如图:如果AB=6,AE=10,AC=20,BAE=53 OB=90 O,你能求出图中哪些线段的长度,哪些角的度数?说说你的理由。仔细观察,找出问题关键所在。独立思考解答,组内相互交流。通过变式训练,强化对平移性质的理解与运用。四、归纳小结,形成能力欣赏:展示各种平移得到的图案,让学生欣赏。试一试:让学生说出图案的形成过程。小结: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小结,在交流中相互提高。每个小组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作其中一道题,小组内的同学可以相互讨论交流。小结本节课所学的内

8、容。通过图片的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及时总结,知识内化。五、深入探究,问题迁移运用:如左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如右图,一块长方形的草地, 长为21米。宽为15米 在草地上有一条宽为1米的小道,长方形的草地上除小道外长满青草。求长草部分的面积为多少?探究:将图中的小船进行平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组内讨论,交流解题思路,独立写出答案。起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为下一节内容写下伏笔。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随时都在运用。探究内容可以把学生引入另一层次,让学会了的同学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五、教学后记:本节内容比较简单,学生整体掌握较好。内容贴近生活,学生兴致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参与意识较强。借助多媒体进行实验验证,直观、形象。内容丰富,容量大,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机会,但对数学模型的建立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需在今后不断深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