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特色小镇 文化附加值才是价值所在

上传人:给**** 文档编号:127490459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育特色小镇 文化附加值才是价值所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培育特色小镇 文化附加值才是价值所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培育特色小镇 文化附加值才是价值所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培育特色小镇 文化附加值才是价值所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培育特色小镇 文化附加值才是价值所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育特色小镇 文化附加值才是价值所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育特色小镇 文化附加值才是价值所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育特色小镇 文化附加值才是价值所在住建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日前公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瑞士达沃斯小镇其实在国外,特色小镇已然有许多成熟的经验,如瑞士的达沃斯小镇、美国的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法国的普罗旺斯小镇等,这些特色小镇都是依托当地的特色产业,立足于当地独特的文化韵味,并且充满了生态魅力,为我国建设特色小镇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在国内,浙江和贵州的特色小镇发展经验值得借鉴。浙江省的特色小镇突出了“特而强”“聚而合”“小而美”“活

2、而新”的特点。每一个特色小镇都是当地新兴产业或经典产业中的一个产业,避免“百镇一面”,并培育行业的“单打冠军”。立足山地实际,体现“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是贵州特色小镇的主要发展特点。贵州省把改革作为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动力,按照“以镇带村、以村促镇”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一个小城镇带动多个美丽乡村建设的镇村联动的发展模式,并且依托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打造以山水风光、民族风情、地方风物为特色的绿色乡镇。培育“特色小镇”,关键还是要抓住当地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并使其创造出文化附加值,这才是特色小镇的价值所在。第一,文化传承与城镇化协同发展。每一处经济的绿色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理念的引领,每一个

3、产业的持续增长,都必然有文化特色的内核,而特色小镇,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浙江省的许多特色小镇建设,实际上都是一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产业发展之路。开化县的根雕历史可以追溯至唐朝,而全国各地的根雕小作坊过于分散,亟须形成产业集聚优势。为此,开化县致力于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以根雕文化产业为核心,依托世界唯一的根雕文化主题公园国家5A级景区根宫佛国,打造根雕产业与休闲旅游、国学文化、传统技艺、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的根缘小镇。江南小镇第二,体现城镇美学,提升生活质量。我国目前的文化建设多为自上而下的形式,在民众审美提升的方面缺乏引导,城乡建设中很少体现“以人为

4、本”的城镇美学。而在国外,往往会通过“社区营造”的方式使文化艺术建设与居民生活联系在一起,注重居民的日常生活美学的培养,不仅提升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还有助于培养文化消费意识,从而反哺文化建设。除此之外,特色小镇的建设由于高标准的规划,无论在环境设计、建筑外观,还是生活设施等方面都会大大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第三,发展以文化为依托的旅游产业。旅游小镇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典型代表,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旅游功能既阐明了小镇发展的主要产业支撑和文化特点,也展示了小镇发展的主体方向。湖州的丝绸小镇融合文化与旅游,全面打造成有特色产业、旅游功能的5A级景区,并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建设集丝绸产业、历史遗存、主体旅游为一体的开放式“丝绸文创度假小镇”,依托其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当然,在培育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应该抓住特色,避免“千镇一面”;处理好城镇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合理汲取和利用历史传统文化,是丰富小镇内涵,提升小镇品位,塑造小镇形象,增强小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以人为本,不以牺牲当地居民生活为代价,平衡产业发展与当地居民的诉求,以提升居民幸福感为主要目标。本文作者:范周(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