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二)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27489078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二)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二)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二)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二)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二)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二)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二)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巴蜀中学2018 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理科综合生物、选择题1. 组成生物体的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不同物种的细胞所含有机分子的结构都不同B. 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其元素含量都相同C.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之一在于DNA分子在细胞内的主要存在形式D.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以及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答案】C【解析】不同物种的细胞所含有机分子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糖类和脂质在不同物种的细胞中结构没有特异性,各细胞都相同,A错误;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其元素种类大致相同,而含量相差较大,B错误;DNA在原核细胞中存在于拟核和质粒中,而DNA在

2、真核细胞中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故C正确;细胞学说并未揭示细胞的多样性,D错误。考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学说的内容点睛:本题要求掌握有关细胞结构的相关基础知识,考查考生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2. 下列选项中,一般而言H/0比值前者高于后者的是A. 葡萄糖 麦芽糖 B. DNA RNAC. 自由水 结合水 D. 糖类 脂质【答案】B【解析】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麦芽糖的分子式为C12H23O11,由此可知葡萄糖的H/O比值低于麦芽糖,A错误;DNA比RNA的氧原子少,故DNA中H/O比值比RNA高,B正确;自由水和结合水都是H2O,自由水的H/O比

3、值等于结合水的,C错误;一般而言,糖类的氧含量高于脂质,故糖类的H/O比值比脂质的低,D错误。考点:细胞中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点睛:解决该题的关键在于熟记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特点3.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盐析后的蛋白质分子,其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B. 核酸的唯一功能是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C. 多糖具有多样性的原因就在于葡萄糖数目不同D. 念珠藻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自养生物【答案】D【解析】盐析后的蛋白质分子,其结构并没有变化,A错误;核酸包括DNA和RNA,如rRNA是构成核糖体的成分,B错误;多糖有纤维素、淀粉和糖原,其结构不同的原因在于葡萄糖数目不同及其

4、空间结构不同,C错误;念珠藻属于蓝藻,其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D正确。考点:细胞中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的特点4.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斐林试剂甲液与双缩脲试剂B液合理搭配使用可使梨提取液显紫色B. 切下的花生子叶薄片用50%酒精处理,更便于染色C. 缩小光圈的同时使用凹面反光镜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颜色较浅的生物材料D. 含糖量较高的生物材料,用斐林试剂检测后呈现的砖红色也较明显【答案】A【解析】双缩脲试剂可以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发应,斐林试剂甲液与双缩脲试剂A液都是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梨提取液中存在各种酶等蛋白质,故斐林试剂甲液与双缩脲

5、试剂B液合理搭配使用可使梨提取液显紫色,A正确;50%酒精是用来洗去装片上多余的苏丹(或苏丹)染色剂,B错误;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到颜色较浅的生物材料,应将视野调暗,故要使用小光圈和平面反光镜,C错误;斐林试剂检测还原性糖,有些生物材料含糖高,但不含还原性糖,如甘蔗,D错误。考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实验点睛:利用“一同三不同”区分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一同”是指都含有NaOH和CuSO4两种成分,且NaOH溶液的质量浓度都为0.1 g/mL。“三不同”分别指:(1)使用原理不同。斐林试剂的实质是新配制的Cu(OH)2溶液,双缩脲试剂的实质是碱性环境中的Cu2。(2)使用方法不同。鉴

6、定还原糖时将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鉴定蛋白质时先加A液1 mL摇匀,然后加B液4滴,振荡摇匀。(3)CuSO4溶液的浓度不同。斐林试剂中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5 g/mL,双缩脲试剂中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1 g/mL。5.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的叙述,错误的是A. 若为动物细胞膜的成分,、代表蛋白质、糖类,则中包含有胆固醇B. 若为多糖,代表淀粉、代表糖原,则细胞壁的成分一定含有C. 若为分泌蛋白,代表消化酶,代表抗体,则包含一部分激素D. 若为细胞学说的要点,描述动植物的掏成,描述细胞的生命活动,则描述的是细胞的由来【答案】B【解析】动物

7、细胞膜上有糖蛋白(糖类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胆固醇,A正确;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是所有细胞细胞壁都有纤维素,如细菌细胞,B错误;消化酶、抗体都是属于分泌蛋白,一部分激素,如胰岛素也属于分泌蛋白,C正确;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三点:一描述动植物的构成,二描述细胞的生命活动,三描述的是细胞的由来,D正确。考点:细胞膜的成分、糖类的种类、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细胞学说的内容6. 翟中和院士认为:“哪怕最简单的细胞,也比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相邻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只能依赖细胞膜的接触来实现B. 动物细胞的细胞液内含糖类、

8、无机盐、蛋白质等物质C. 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D. 细胞内参与蛋白质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都参与了生物膜系统的组成【答案】C考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二、非选择题7. 生物体各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其细胞也各有不同。下列生物结构(如图所示)均从某些生物体中获得,请回答下列问题:(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填字母),其他三种图示在结构上与它不同的显著特点是_;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_。(2)图中具有核糖体的有_(填字母)。四图中生物结构共同具有的有机大分子是_;A、B、C三图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_ 。【答案】 (1). D (2). 具有细胞结构 (3). 单细胞生物(细胞) (4

9、). A、B、C (5). 蛋白质、核酸(DNA) (6). 氧【解析】试题分析:图示A中细胞有细胞壁和细胞核,为植物细胞结构图;B细胞无细胞壁和细胞核,为动物细胞结构图;C细胞有细胞壁和拟核,为细菌细胞图,D无细胞结构,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核心,为病毒结构图。(1)由以上分析可知,属于病毒的是D,其他的图示均有细胞结构,病毒无细胞结构;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有核糖体,故A、B、C细胞均有核糖体。图中四种生物结构都有蛋白质和核酸,A、B、C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故其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特点,病毒的结构特点8

10、. 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巳知某些氨基酸可以发生“氨基酸甲+NH3氨基酸乙+H20”的反应,并且下图的多聚体在形成过程中都有脱水缩合的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构成多聚体的每个单体都以_为基本骨架。(2)图甲所示多肽中含有与相同结构的还有_(填图甲中的序号)。若图甲多肽完全水解,则形成的氨基酸之间重新脱水缩合,最多可形成_种肽类化合物。(3)要形成图乙所示的化合物,需要由其单体间脱去_分子H20。在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细胞中,具有类似图乙结构的大分子与_染色剂的亲和力较强。“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步骤有:水解

11、 观察 取细胞制片 染色 冲洗涂片,请按照操作的前后顺序排序:_(填序号)。【答案】 (1). 碳链 (2). 和 (3). 6 (4). 10 (5). 甲基绿 (6).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示甲可知:该化合物为多肽,其中是氨基,、为R基团,、为肽键,为羧基;图示乙是DNA片段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双链结构。(1)多聚体如蛋白质的单体为氨基酸,核酸的单体为核苷酸,多糖的单体为葡萄糖,其每个单体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2)甲中为肽键,也是肽键,构成图甲多肽有三个且是三种氨基酸,故这三个氨基酸重新缩合,最多可以形成321=6种肽类化合物。(3)图乙DNA片段中一共有12个脱氧核苷酸,2条脱氧核苷酸

12、链,故要形成图乙所示的化合物,需要由其单体间脱去12-2=10个水,DNA与甲基绿染色剂的亲和力较强;在“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步骤为: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考点:细胞中蛋白质、DNA的结构特点;“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9. 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与植物的抗逆性有关。某科研小组利用龙舌兰设计下列实验来探究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与植物生存环境(土壤含水量)的关系。部分材料用具:龙舌兰幼苗若干株,土壌,蒸馏水,天平,烘干机。实验步骤:取五株龙舌兰幼苗随机编号分为A、B、C、D、E组。 别将A、B、C、D、E组栽种在含水量不同的土壤中,在其他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 每组先称量

13、植株总重量M,然后晒干称量总重量N,再置于烘干机中完全干燥,称量总重量P。记录并分析各组数据。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1)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可用公式:_表示(利用题目所给字母填写公式)。(2)步骤有两处错误,请改正:._;._; (3)科研小组的实验数据如下:组别ABCDE土壤含水量20%25%30%35%40%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21.0521.2120.9921.1821.08若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均无误,根据实验数据是否能说明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与植物生存环境(土壤含水量)无关? _(填“是”或“否”)原因是_。【答案】 (1). (M-N)/(N-P) (2). 每组应该设置

14、多株 (3). 应选择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幼苗 (4). 否 (5). 土壤含水量设置范围不合适,应在20%以下设置几组,如15%、10%、5%等,观察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是否有变化【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要设计实验探究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与植物生存环境(土壤含水量)的关系,自变量为土壤含水量,因变量为植物体中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在设计实验过程中要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及科学性原则等。(1)植株总重量M-晒干后总重量N即植物含有自由水的量,晒干后总重量N-完全干燥后的总重量P即结合水的量,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可用公式(M-N)/(N-P)表示。(2)每组实验中龙舌兰幼苗均各一株,为减少实验误差,应每组设置多株,计算平均值;在实验过程中要遵循等量原则,故选取的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要一致。.考点:探究性实验设计点睛:此类试题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