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安全管理18项核心制度

上传人:zejun11****26.com 文档编号:127486591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18项核心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18项核心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18项核心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18项核心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18项核心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18项核心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质量安全管理18项核心制度(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读医疗核心制度v 现状: 医务人员、医务管理者不熟知医疗核心制度。医疗核心制度执行不力。 v 执行医疗核心制度的现实意义 :规范诊疗行为,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医务人员自律维权的体现医疗核心制度的要点解读v 核 心 制 度(1) 首诊医师负责制度(2)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3)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4) 会诊制度(5) 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6) 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7) 术前讨论制度(8)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9) 查对制度(10) 病历管理制度 (11) 医生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12) 分级护理制度 (13) 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14) 危急值报告制度 (15) 抗菌

2、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16)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7)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8)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v 巧记18项核 心 制 度有个病人来了(1.首诊负责制)- 有点重,请上级一起看(2.三级查房制度)- 上级也觉得重,请其他科一起看(3.会诊制度)- 大家都觉得很重,是个疑难病人(4.疑难危重病历讨论制度)- 大家讨论了一下,要抢救啊(5.急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要手术啊,谁做(6.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怎么做(7.术前讨论制度)- 这个手术是新开展的手术,打个电话报告给医务科(8.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 常规备血(9.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术前要用抗生素吧,用什么抗生素(10.抗菌药

3、物分级管理制度)- 护士美眉来打针(11.查对制度)- 送到手术室,麻醉师叫护士美眉查对一下做什么手术(12.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楼下护士打电话来了,你这个病人,几级护理啊?(13.分级护理制度)-化验室帅锅又打电话来了危急值啊!(14.危急值报告制度)- 可惜这个病人呼吸、心跳停了,赶快心肺复苏啊!遗憾的是病人还是挂了(15.死亡病历讨论制度)- 这个时候天亮了,交班了(16.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交完班还得写病历(17.病历书写规范和管理制度)- 看看病历是否保存了(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v 首诊医师负责制度、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改进服务态度,确保病员的生命安全,必须认真执行 首诊

4、负责制度。、 首诊负责制度 是指凡到我院挂号的病员,首诊的科室和医师对病员的检查、 诊断、治疗和抢救均应承担责任的制度。 、对门诊挂号的病员 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应认真地进行门诊病历记录,经检诊后,如属本科疾病,首诊医师应负责处理。如诊断处理困难,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 ;如不属本科疾病或者同时存在其他专科疾病时,则应及时请求会诊, 除参加会诊的专科同意转科外 ,首诊医生应对病员进行处理。、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病员移交接班医师。交班时,首诊医师必须将病员面对面地交班交待清楚, 做好记录后方能离去。、 对未脱险 急、 危、 重病员 ,首诊医师应采取有效的抢救

5、措施 。如不属本科疾病 ,应一面抢救一面请他科医师会诊。 被邀请的医师, 应立即赶到现场, 按首诊医师的责任进行抢救。、经检诊或抢救后, 需要住院治疗的病员,首诊医师应负责向病房联系, 病房不得拒绝收治。如收治有困难时 ,病房应加床收治 ;病房不能加床或我院无条件收治时, 应向医务部或院总值班人员汇报 ,由医务部或院总值班人员向他院取得联系后 ,方能转院。、 凡决定收入院或转院治疗的急危重病员,首诊医师应根据病情 ,负责决定是否护送 。凡需护送者 ,由首诊医师送入病房 ,或送至他院。v 三级查房制度、科主任、 主任医师查房,每周 次。应由主治医师、 住院医师、 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 ,内容包括

6、:审查和决定急、 重、 疑难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计划 ,抽查医嘱、 病案、 护理质量,并听取各级医师、 护士对诊疗护理工作的意见,进行必要的示教工作,对所查病人, 应亲自询问诊疗情况和病情变化 ,了解生活和一般状况 ,并全面查体。、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应有住院医师参加 。内容包括: 系统了解主管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 ,系统进行全面物理检查、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 。对新入院的、 重症、 未明确诊断、 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讨论,确定新方案 ,决定出院、 转科、 会诊。 检查所管住院医师的病历, 对不符合病历书写要求的, 都要一一予以纠正, 听取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意见。、 住院医师查房

7、,每日上午、 下午至少各一次。系统巡视 、检查所管患者的全面情况 ,对危重患者要随时视察处理 ,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对新入院、 手术后、 疑难、 待诊断的患者都要重点巡视 。根据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提出进一步检查、 治疗意见 。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 ,必要时给予临时医嘱 ,妥善安排患者的膳食 ,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 护理、 生活安排等方面的意见。 、业务查房: 由业务副院长率领 医务部、护理部及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 ,每周一次 。查房内容包括:医护质量、 医疗制度、 病区管理等, 查房结束后由医务部记录质量、 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并督促、 检查落实情况。、护理查房: 由病房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

8、每周进行一次护理查房 。主要检查护理质量 ,研究、 解决疑难问题 ,结合实际教学。、行政查房: 由院长率领,由院长办公室召集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 ,每月一次。内容包括: 行政管理、 医疗质量、 医疗安全、 病房管理、 医院秩序、 爱国卫生等。查房结束后 ,由院办公室详细记录工作质量、 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并督促、 检查落实情况。、教学查房: 对实习进修医师、 护士进行以教学为目的的查房。 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讨论、示教和讲课, 每周 次。 由总住院医师安排。每次查房后,应及时详细将查房情况、 病人的生命体征和主要阳性体征及其变化 ,以及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体征和分析、及下步处理意见 ,记录于病程记

9、录之内。v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凡遇疑难病例、 入院三天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 病情严重等均应组织会诊讨论。、会诊由科主任或主任医师 ( 副主任医师)主持 ,召集有关人员参加, 认真进行讨论 ,尽早明确诊断, 提出治疗方案。、主管医师须事先做好准备 ,将有关材料整理完善 ,写出病历摘要, 做好发言准备。、主管医师应作好书面记录 ,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 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 参加人员发言、 讨论意见等 ,确定性或结论性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中。v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1、 凡住院死亡病例 ,必须在死亡后 周内进行讨论 ,特

10、殊病例应及时组织讨论。、讨论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 医、 护及有关人员参加 ( 主管医师、 上级医师必须参加) ,如遇疑难问题 ,可请医务部派人参加。、主要讨论内容:() 诊断是否正确、 有无延误诊断或漏诊() 检查及治疗是否及时和适当() 死亡原因或性质() 从中应吸取的经验教训和今后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结意见、 主管医师做好讨论记录。 内容包括:讨论日期、 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意见、 记录者的签名等。v 会诊制度、凡遇疑难病例, 应及时申请会诊。、科间会诊: 由经治医师提出 ,上级医师同意 ,填写会诊单,

11、 应邀医师一般要在两天内完成, 并写会诊记录 ,如需专科会诊的轻病员, 可持会诊单到专科检查。、 急诊会诊: 被邀请的人员 必须随请随到。、科内会诊: 由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参加。、 院内会诊: 由科主任提出, 经医务部同意 ,并确定会诊时间 ,通知有关人员参加 ,一般由申请科主任主持, 医务部要有人参加。 、院外会诊: 本院一时不能诊治的疑难病例 ,由科主任提出, 经医务部同意, 并由医务部与有关单位联系 ,确定会诊时间 。不允许个人私自联系, 应邀医院应指派科主任或主治医师前往会诊, 会诊由申请科主任主持 。必要时 ,携带病历 ,陪同病员到院外会诊, 也可将病历资

12、料 寄发有关单位进行书面会诊。、 科内、 院内、 院外的集体会诊: 经治医师要详细介绍病史, 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和会诊记录 。会诊中 ,要详细检查, 发扬技术民主 ,明确提出会诊意见 ,主持人要进行小结, 认真组织实施 。不准以死亡小结代替死亡病例讨论记录。v 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重危患者的抢救工作 ,一般由科主任、正 (副) 主任医师负责组织并主持抢救。工作科主任或正 ( 副) 主任医师不在时 ,由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 但必须及时通知科主任或正 ( 副) 主任医师或本科二线值班人员 ,特殊病人或需跨科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报请医务部、 护理部和业务副院长 ,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

13、作。、对危重病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以赴 ,分秒必争 ,并做到严肃、 认真、细致、 准确, 各种记录及时全面 ,涉及到法律纠纷的 ,要报告有关部门。、 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分工, 紧密合作, 各司其职 ,要无条件服从主持抢救工作者的医嘱 ,但对抢救病人有益的建议,可提请主持抢救人员认定后用于抢救病人。 、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在护士长领导下, 执行主持抢救工作者的医嘱 ,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 ,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诵一遍 ,并与医师核对药品后执行 ,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 ,日夜应有专人负责 ,对

14、病情抢救经过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待 ,所用药品的空安瓿经二人核对方可弃去 。各种抢救物品、 器械用后,应及时清理、 消毒、 补充、 物归原处, 以备再用 。房间进行终末消毒。、安排有权威的专门人员及时向病员家属或单位讲明病情及预后 ,以期取得家属或单位的配合。、 需跨科抢救的重危病人 ,原则上由医务部或业务副院长领导抢救工作, 并指定主持抢救工作者, 参加跨科抢救病人的各科医师,应运用本科特长致力于病人的抢救工作。、 不参加抢救工作的医护人员不得进入抢救现场 ,但须做好抢救的后勤工作。、 抢救工作期间 ,药房、 检验、 放射或其他特检科室 ,应满足临床抢救工作的需要 ,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拒绝或推

15、迟 ,总务后勤科室应保证水、 电、 气等供应。 、各科每日须留有 张床位, 以备急、重病病人入院治疗、 抢救时使用。v 术前讨论制度、凡难度较大手术和新开展的手术 ,都需认真讨论和周密准备, 必要时邀请麻醉科及有关人员参加。、讨论时由经治医师报告病案 ( 包括一切检查资料) 、提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手术指征及术前准备情况 ,然后由分管主治医师补充。 术前提出手术方案, 预计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其并发症 ,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讨论时应充分发表意见 ,全面分析, 任何意见均应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最后尽可能达到意见统一 ,并作出明确结论。、术前讨论意见及结论应及时记入病案。v 病历管理制度、病历记录应用钢笔书写 ,力求通顺、 完调、 简练、 准确、 字迹清楚、 整洁 ,不得删改、剪贴 ,各种记录均应注明年月日 ,记录人签全名 ,门诊病历由挂号室填好一般项目, 由医师书写主诉、 重点病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