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添加剂生产废气处理工艺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7485927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漆添加剂生产废气处理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油漆添加剂生产废气处理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油漆添加剂生产废气处理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油漆添加剂生产废气处理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油漆添加剂生产废气处理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漆添加剂生产废气处理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漆添加剂生产废气处理工艺(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漆添加剂生产废气处理工艺1 概述1.1 工程概况公司拟投资1.2亿元人民币新建年产15000吨乙酸混丁酯、15000吨乙酸乙酯、10000吨甲酸甲酯、20000吨聚氨酯漆稀释剂及硝基漆稀释剂、1000吨乙二醇锑项目,分两期建设。可在该系列产品市场需求量呈逐步增加过程中抢占先机,在国内、外销售市场占领一定份额,项目实施可实现社会效益和企业发展状大目的。公司投产后日常生产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有机废气,这类污染物不仅产生了异(臭)味,同时对操作工的身体健康及周边环境造成相当的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有关规定,该类尾气必须予以治理,达标后方可排放。1.2 设计依据

2、 建设方提供的相关资料;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国家计委、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颁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的通知;通风工程设计规范;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1.3 设计范围废气净化处理设计(车间外部废气净化系统至排放口);电控系统设计(电控柜至净化系统各设备)。 2 设计规模与排放标准本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为年产1500吨乙酸混丁酯、1500吨乙酸乙酯、1000吨甲酸甲酯、20000吨聚氨酯漆稀释剂

3、及硝基漆稀释剂、1000吨乙二醇锑。生产原辅料主要包括:乙酸、混丁醇、乙醇、甲酸、甲醇、甲苯、二甲苯、乙酸混丁酯、环己酮、丁酮、丙酮、乙酸乙酯、丁醇、乙二醇、三氧化二锑、浓硫酸、氢氧化钠。除三氧化二锑、浓硫酸、氢氧化钠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也基本是这类有机物。其中甲酸、乙酸、醇类、酮类及酯类均有较好的水溶性,易于被水分子吸收溶解,因此可采用水循环吸收的处理工艺进行净化处理。(1)酯类车间 乙酸乙酯混丁酯 尾气:乙酸、丁醇、乙酸丁酯酯类车间生产: 乙酸乙酯 尾气:乙酸、乙醇、乙酸乙酯 甲酸甲酯 尾气:甲酸、甲醇、甲酸甲酯 乙酸乙酯聚氨酯稀释剂 溶剂车间生产: 尾气: 甲苯、二甲苯、丁醇 环己酮

4、、丁酮、丙酮、 硝基苯稀释剂 乙酸混丁酯、乙酸乙酯 催化剂车间生产:乙二醇锑 尾气:乙二醇研发大楼:实验室小试时,少量废气。导热油炉尾气排放系统由设备供应商配套。一期项目中:1.脂类车间内布置有:一套乙酸混丁酯生产工艺生产装置; 一套乙酸乙酯生产工艺生产装置; 一套甲酸甲脂生产工艺生产装置。2.溶剂车间内布置有:两套聚氨酯稀释剂及硝基漆稀释剂生产工艺设生产装置,其中聚氨酯漆稀释剂和硝基漆稀释剂共用这两套生产装置。3.催化剂车间内布置有:两套乙二醇锑生产工艺设生产装置。综上所述:兰尔沁公司各废气产生源及排放情况总结如下见表1:表1废气产生源及排放情况产生源产品排气量(m3/h)污染物名称产生状况

5、执行标准排放规律浓度(mg/m3)速率(kg/h)产生量(t/a)浓度(mg/m3)速率(kg/h)酯类车间乙酸混丁酯 2200乙酸10.1010.02220.16/0.6连续7200h/a丁醇10.1010.02220.16/0.3乙酸丁酯10.1010.02220.16/0.3乙酸乙酯2200乙醇20.2020.04440.32/15连续7200h/a乙酸16.41410.03610.26/0.6乙酸乙酯20.2020.04440.32/0.3甲酸甲酯2200甲醇15.15150.03330.241905.1连续7200h/a甲酸15.15150.03330.2412010甲酸甲脂15.1

6、5150.03330.24/0.21溶剂车间乙酸乙酯聚氨酯稀释剂及硝基漆稀释剂 2200甲苯25.2530.05560.4403.1连续7200h/a二甲苯27.7780.06110.44700.10乙酸混丁酯32.8280.07220.52/0.3环己酮7.5760.01670.12/0.12丁酮7.5760.01670.1212010丙酮7.5760.01670.12/2.4乙酸乙酯7.5760.01670.12/0.3丁醇10.1010.02220.16/0.3催化剂车间乙二醇锑4400乙二醇91.540.4032.912010连续7200h/a研发楼实验废气2200有机废气63.131

7、0. 1390.512010不连续3600h/a 本项目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具体参数如表2所示。表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序号污染物名称排气筒高度(m)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Nm3)排放速率kg/h周界浓度限值(mg/Nm3)标准来源1颗粒物151203.51.0GB16297-962SO2155502.60.403NO2152400.771.24硫酸雾15451.51.25甲苯15403.12.46二甲苯15700.101.27甲醇151905.1128非甲烷总烃15120104.09丙酮15/2.4/计算所得10丁醇15/0.3/计算所得11乙酸15

8、/0.6/计算所得12乙醇15/15/计算所得13环己酮15/0.12/计算所得14乙酸乙酯15/0.3/计算所得15甲酸甲酯15/0.21/计算所得16乙酸丁酯15/0.3/计算所得3工艺设计3.1 设计原则(1)满足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确保外排气体各项指标达标排放;(2)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要求对工业污染进行治理,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3)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结合企业的现状和管理水平采用先进、可靠的改造技术和污染治理工艺处理工艺,力求运行稳定、费用低、管理方便、维护容易,从而达到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4)妥善解决项目建设及运

9、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避免二次污染。(5)严格执行现行的防火、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国家和地方颁布的规范、法规与标准。(6)选择新型、高效、低噪设备、注意节能降耗。3.2处理工艺选择3.2.1废气性质及处理分析 本项目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乙酸、混丁醇、乙醇、甲酸、甲醇、甲苯、二甲苯、乙酸混丁酯、环己酮、丁酮、丙酮、乙酸乙酯、丁醇、乙二醇,均为有机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水溶性好,易于凝结,常温状态下均为液态。其中:1.酯类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凝尾气可回收利用,因此建议在生产线后段加强冷凝回收,剩余气体则通过管道集中收集进入尾气净化装置,通过进一步处理后达标排放。冷凝回收由建设方统筹建设。 2.溶剂

10、车间是配制稀释剂的过程,该过程是纯物理过程,因此各类原料必须严格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因此调制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气体种类繁多,比例不一,无回收价值,所产生的废气经收集处理后达标外排。3.催化剂车间产生的废气成分单一,可在生产线终端加强冷凝回收,剩余气体则通过净化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冷凝回收由建设方统筹建设。4.实验室产生的废气种类繁杂,量也较少,因此直接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 3.2.2处理概述1、 工艺选择 针对各污染源分布特点及排放物特征,共需要4套净化系统,各系统净化工艺如下:1.酯类车间(6600m3/h)(1#系统)冷凝回收后剩余尾气喷淋吸收干湿分离器活性炭吸附15m排放2. 溶剂车间(22

11、00m3/h)(2#系统)车间尾气两级级喷淋吸收干湿分离器活性炭吸附15m排放3. 催化剂车间(4400m3/h)(3#系统)冷凝回收后剩余尾气喷淋吸收干湿分离器活性炭吸附15m排放4. 实验室(2200m3/h)(4#系统)实验室尾气活性炭吸附15m排放二、工艺概述1.喷淋吸收采用逆流喷淋吸收塔,该工艺包括吸收塔体、喷淋系统、水(吸收液)循环系统等主体。喷淋吸收液处理能溶解部分有机污染物,还能利用液体表面张力吸附部分有机物,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在本项目中由于烘干系统排放气体的温度较高,喷淋吸收也能起到降温作用,能为后续活性炭吸附提供良好的条件。喷淋吸收液属于耗材,经过多次循环吸收后,逐渐达到

12、饱和,最终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同时补充新吸收液。喷淋吸收引风机前置安装,使吸收过程在微正压下进行,有利于有机物的吸收。2.活性炭吸附是利用多孔固体介质处理废气流,使其中所含的一种或数种组分通过范德华力、化学键等吸附于介质表面,达到气流净化目的。吸附技术的关键是吸附剂的性能,目前主要的吸附材料有活性炭、沸石分子筛、麦饭石、膨胀石墨、有机膨润土、活性氧化铝、高聚物吸附树脂等,其中使用最广的是活性炭和沸石分子筛。吸附过程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类,化学吸附(炭表面含氧化性复体)的存在导致了吸附剂再生次数下降、吸附能力减弱。吸附技术在有机废气污染控制中,由于其设备简单,操作灵活,已成为广泛使用的经济有效的回收技术之一,在低浓度、大风量有机废气中优势尤其明显。活性碳能很好的吸附各种有机废气,吸附后废气能够达标排放,饱和后的活性炭利用低压蒸汽再生,可以循环使用,工艺简单,设备紧凑,适用于本项目。3.3净化效果预测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去除率%处理后执行标准浓度(mg/m3)速率(kg/h)产生量(t/a)浓度(mg/m3)速率(kg/h)排放量(t/a)浓度(mg/m3)速率(kg/h)1#烟囱乙酸8.830.0580.42970.2650.001750.0126/0.6丁醇3.360.02220.16970.10.000670.0048/0.3乙酸丁酯3.360.022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