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级医院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上传人:路** 文档编号:127485846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区)级医院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县(区)级医院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县(区)级医院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县(区)级医院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县(区)级医院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区)级医院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区)级医院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区)级医院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按照习总书记“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总要求,为促进我市县(区)级医院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按照市政协年度工作安排,今年8月,市政协副主席xx带领政协委员就我市县(区)级医院建设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一行深入红古、七里河、城关、榆中、皋兰等县区所属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与医院管理层座谈讨论,与医生和患者交流沟通,较全面细致地了解我市县(区)级医院的建设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推进县(区)医院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一、基本现状县(区

2、)级医院是县(区)域内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为一体的医疗服务中心,是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的龙头,不仅承担着基本医疗,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还承担着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医务人员培训等重要任务。随着县(区)级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和财政投入加大,我市县(区)级医院硬件设施和服务环境明显改善,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医疗安全质量稳步上升。卫生部门通过争取项目,城乡卫生对口支援,创新托管和医联体建设,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等措施,加强了县(区)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建设。主要表现在:一是发挥省级资源优势,提升县(区)级医院专科能力。xx年,市卫计委和省人民医院签订了共同提升xx市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协议

3、,旨在加强县(区)级医院专科建设、人才培训、信息互通、慢病管理、远程会诊等工作,省人民医院具体指导红古区、永登县、榆中县、皋兰县四家人民医院建成重症医学科和新生儿重症医学科,解决了县(区)域内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问题;建成血液净化室,解决了县(区)域内肾透析病人进城治疗费用太高的问题;建成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加强了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在线诊断、会诊、治疗和指导工作;并建成120急救中心,实现了120急救县乡村三级全覆盖。二是创新机制体制,实施医院托管和医联体建设新机制。红古区人民医院交由省人民医院全面托管后,医疗服务水平有效提高,实现了经济、社会、职工效益三满意;西固区人民医院由xx大学第二

4、附属医院全面托管,皋兰县中医院由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全面托管,省中医院和各县(区)中医院建立了医联体协作关系,使得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切实解决了居民找专家难、找专家看病更难的问题。三是加强城乡医疗对口支援,提升县(区)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口支援永登县人民医院和皋兰县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对口支援榆中县人民医院,市级医院副高以上医技人员到县(区)级医院开展医师多点执业、并对县(区)医院医师实施“传、帮、带”,大力培养县(区)级医院临床实用型骨干人才,有力的提高了县(区)级医院综合服务水平二、存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身心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现在的

5、县(区)级医院的条件无法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一些现实问题和困难急待解决。(一)负荷沉重一是工资负担重,医院自筹占比过高。各县(区)医院均为财政差额拨款单位,人员由在编和聘用两部分组成,在编人员工资由财政拨款60%,医院自筹40%,聘用人员工资和全院绩效工资全部由医院自筹。以榆中县为例:县医院xx年有职工601人,其中在编275人,年发工资2150万(财政拨款1100万元,自筹1050万元);外聘职工326人,年发工资1040万元;绩效工资800万元,年发工资总额为3990万元,其中2890万元需要医院自筹解决,占比72.43%;县中医院xx年有职工318人,在编109人,年发工资624万元(财

6、政拨款374万元,自筹250万元);外聘职工209人,年发工资465万元;绩效工资260万元,年发工资总额为1349万元,需要自筹975万元,占比72.28%。全市各县(区)医院情况基本相同,工资自筹部分占比过高。二是外债压力大,医院不堪重负,发展受限。县(区)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信息化建设费用、职工基本工资、大型设备购置费用、药品零差率补贴欠款、债务利息等原因,使得医院债台高筑。各医院欠外债情况如下:城关区人民医院1360万元,七里河区人民医院600万元,西固区人民医院近1.4亿元,安宁区人民医院300万元,红古区人民医院2273万元,永登县人民医院950万元,榆中县人民医院1100万元

7、,榆中县中医院680万元,皋兰县人民医院1000多万元,所负外债使医院不堪重负、发展受限。三是无力购置医疗设备导致趋利经营。县(区)级医院医疗设备相对陈旧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就诊需求。以皋兰县人民医院为例,急需购置核磁共振机、CT机、无创呼吸机、除震仪、宫腔镜、动态心电图仪、动态血压计等医疗设备,但由于政府投入有限,医院长期负债运营,医院既要筹集工资,又要还债,根本无力购置设备。由于先进医疗设备不足,就无法吸引患者,也就无法更好的发展,医院只好再次负债购置设备,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各县(区)医院都有类似情况。县(区)级医院坚持基本医疗公益性,但为了工资、偿债、购置设备,只能通过增加业务收

8、入来完成,无意中形成市场化运作,导致公立医院趋利经营。四是药品零差率补贴到位不及时,影响资金周转。自2012年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补贴以来,医院采购药品不得加价转售患者,原有15%的加价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但由于补贴不能按时到位,有的一拖就是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拖欠金额有的达近千万元,使得医院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经费更是雪上加霜,全市8县(区)政府都不同程度有拖欠医院药品零差率补贴费用的现象。(二)专业人才匮乏我市19家县(区)级医院现有职工3527人,有高级职称的仅有321人,不及职工总数的10%,本科以上学历的1436人,高层次人才缺乏不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和基层医疗服务保障建设。县(区)级医院

9、等级低、设施差、人才匮乏、竞争力不强,经营条件逐渐空心化、边缘化,业务明显萎缩,又难以引进人才,单靠临时聘请聘用医疗技术力量,对医院的发展而言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三)县(区)级医院设施设备令人担忧我市县(区)级医院中,大部分建院历史久远,基础设施陈旧简陋,医疗设备老化落后,医疗人才流失断档,竞争力严重削弱。以城关区人民医院为例:该院始建于1953年,因长期投入不足,医院现状堪忧。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房间阴暗简陋,布局极不合理,消防、水、电、暖管线老化破损,墙壁裂缝,楼顶渗水,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早在2011年,被xx省土木工程科学院鉴定为级危楼,建议拆除。二是医疗设备破旧落后,技术手段

10、单一,人才流失断档,软硬件构成已不适应现代医疗发展的要求。三是整体就医环境比较差,设施简陋,连卫生间设施都不具备,呈现脏乱差旧的局面。三、意见建议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发展政府要有所作为,要有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卫生与健康的财政投入机制。支持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一)加大财政投入1.切实减轻医院工资开支负担。针对医院的开支中工资开支巨大问题,建议将县(区)医院在编职工工资由财政差额拨款变为财政全额拨款,聘用人员部分由人社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限额,工资由财政负担,以切实减轻医院工资开支的巨大压力。2.解决好医院外债问题。针对医院外债较多,不利于发展的问题,建议各县(区)政府了解分析医院债务性质,

11、制定计划偿清债务,或由政府偿还利息,切实为医院减压减负。3.县(区)医疗设备购置应纳入政府采购计划。建议县(区)级医院的医疗设备由各县(区)政府采购,根据服务对象和能力选择符合自身医院发展的医疗设备,作出计划,纳入政府采购程序,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纳入财政预算,实施采购,力争在5年内让医院的医疗设备条件有明显的改善提高。4.按时足额拨付医院药品零差率补贴。药品零差率的欠款,主要是各县(区)政府对辖区医院拖欠的补贴款项,建议各县(区)政府研究制定应对办法,确保按时足额将药品零差率的补贴拨到医院,不要拖欠,更不能影响医院正常资金周转。(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议建立持续常态化医学人才引进、补充机制,

12、建立医疗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机制。人社部门要根据医院缺编情况和动态减员情况,加大卫生技术人才的招收招聘,同时在医院建立医学人才培养制度,采取“传帮带”和“派出交流学习”等方式培养,力争在510年内让县(区)医院医学人才得到充实满足。要制定相关人才激励和上升机制,使医院培养的医学人才有发展的前景和希望。同时在医学高端人才引进上要创新思路,建议研究出台倾斜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引进聘请医学学科高端人才,并以此为依托,培养培训自身技术力量,建设有人员技术结构层级的临床医疗工作团队。同时,建议要着力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关心爱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通

13、过多种形式增强医护人员的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留住人才。医疗人才培养必须要制定长远的目标和发展规划,稳定现有医疗队伍,走向良性发展道路。(三)加快县(区)级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当前县(区)级医院设施设备落后,竞争力不强,医疗滑坡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建议各县(区)政府制定医院改革和错位发展的相关政策,引导县(区)级医院向专科医院发展或与省、市大医院合作建立医联体关系,或由省、市大医院托管建立分院,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政策引导。同时,探索医养结合的新机制,让县(区)级医院向医养结合机构转型,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针对城关区人民医院建设滞后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建设新的城关区人民医院,不论是原址建设还是迁址建设,都应尽快立项。新院建成之前,制定切实可行的过渡计划和方案,保证建设周期内医院正常的医疗业务开展和职工工资足额发放,以稳定医疗队伍,保障群众医疗之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