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上传人:路** 文档编号:127485793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摘要】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治理的“基石”。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关键在于创新社区治理工作。本文详细分析了xx市社区治理工作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社区治理四点建议:一是探索构建统一社区基础信息平台,打造服务便捷的智慧社区;二是探索完善社区综合治理体制,打造管理有序的新型社区;三是探索完善社区多元治理体系,打造协同共治的和谐社区;四是探索完善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机制,打造群众满意的平安社区。 【关键词】社区治理;体制机制;xx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

2、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治理的“基石”。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关键在于创新社区治理工作。 一、xx市社区治理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区两级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始终把加强社区治理作为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来抓,xx市社区治理工作多次受到中央和省领导的肯定。xx区、成华区先后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成华区被省委综治委确定为“全省网格信息化服务管理试点区”。 (一)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社区网格化服务试点不断深入 近年来,xx市下属各区相继启动了各具特色的社区网格化服务试点工作。成华

3、区作为全省网格信息化服务管理试点,初步建成了具备“6411”四大核心功能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六类网格基础信息库(组织机构信息、人口基础信息、房屋基础信息、重点场所基础信息、城市管理基础信息、网格地图信息)、四级网格服务管理体系(网格员、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站、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监管中心)、一套网格服务闭环流程和一个社会化服务平台。金牛区在西南街社区探索了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为载体的“人+互联网”工作模式和以信息登记表、汇总表等纸质介质为载体的“人+纸”工作模式,使现代信息技术的科学优势和社区自治组织接地气的长项互相叠加。青羊区在“6411”基础上搭建了“641

4、51”平台。武侯区推广普及了“两委一站一室”网格化管理的黉门街模式。xx区积极探索了网格化管理中的跨街道、跨部门事件协调处置机制和督办考核机制。 (二)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一是职能有效转变。各区普遍成立了社区公共(综合)服务站,承接社区居委会长期以来承担的大量行政事务,使社区腾出时间和精力组织居民开展自治、化解邻里纠纷等工作,促进了“政社”职能的分离和居委会职能归位,初步实现了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居民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二是经费保障有力。各区采取定额补助、人口补助、“基数+人口比例核定数”等方式,每年拨付社区2040万元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资金,用于社区民主管理、教育培训、设施维修和

5、维护以及文体公益活动等。三是待遇普遍提高。社区“两委”成员月收入普遍达到3000元左右,提升了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社区干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逐步优化。四是社会组织发展迅速。通过建立孵化网络、给予开办扶持资金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发展最好的xx区已有1047家社会组织,最少的金牛区也有423家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遍布全市各个社区。五是老旧院落整治扎实推进。xx区投入资金2亿多元对城乡老旧院落进行集中治理、实现社区物业全覆盖。青羊区在老旧院落和“三无”院落中积极推行准物业管理模式,改善了社区面貌,深受群众欢迎。 (三)社区治安进一步改善 一是平安院落建设成绩卓著。扎实推进小区院落“人防、物防、技

6、防”工作,主城区“三防”建设合格的小区院落6773个,占城区总数的83%;全市建成“平安小区院落”10043个,占总数的62%,广大市民的安全感明显增强。二是矛盾纠纷化解和特殊人群管理不断强化。深入开展大调解工作,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强化社区矫正人员动态管理和异地协作监管机制,初步建立了刑满释放人员衔接、教育管理、定期回访、领导帮扶等工作制度,探索形成了金牛区“人民调解案例工作法”“三所联调”,青羊区“流动人口专项整治日”“四级联控”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有力维护了社区和谐稳定。 二、当前社区治理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xx市社区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转型期社会治理的要

7、求还有差距,在体制机制层面还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一)社区信息化建设亟待规范 一是缺乏牵头部门,导致统筹规划滞后。各级职能部门出于自身工作需要,纷纷在社区建设各自信息系统,信息系统越建越多,建在社区一级信息系统有的多达20余套;社区一级信息系统建设、运营投入越来越多,如成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前期投入资金1400万元,年运行保障资金1000万元,全部由区财政买单。青羊区、金牛区社区干部反映,安装的电脑终端、触屏机,功能单一,没有综合查询功能,群众日常使用率偏低。 二是技术标准不规范,导致数据重复录入。社区各套信息系统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确实满足了部门收集数据的要求,但由于缺乏统一的

8、标准和规范,同一类数据不能在不同数据库间转换,社区工作人员不得不将基本相同的内容重复录入。调研中,各个社区集中反映,目前为各个职能部门重复录入数据占用了社区人员大量精力,明显与信息化建设简单便捷的要求背道而驰。 三是共享机制缺失,造成资源浪费。各类基础信息均由社区收集,但查用信息的权限全部上收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之间条块分割、各自为阵,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壁垒,社区、街道乃至区级层面却得不到查用整体数据的授权。这也引发了各区“另起炉灶”的冲动。之前武侯区曾经自行开发过一套信息系统,因为与各职能部门数据库不能兼容被迫搁置。现在xx、青羊、金牛、成华等区又有了类似规划。但如果任由各区自主建设,由

9、于标准规范不一,势必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将为下一步市级层面整合资源、推动大数据政府建设制造新的难题。 (二)社区公建配套缺乏刚性制度保障 xx市xx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管理的意见(试行),仅规定开发商无偿向当地政府移交公建配套社区用房,却没有对社区用房的部门职责、位置、移交方式进行明晰,对开发商缺乏刚性约束。xx、青羊、金牛等区民政部门反映,有的开发商将异形房、隔板间、地下室等一些卖不出去的“边角余料”充作社区用房,有的社区用房在起初规划中还存在,但竣工验收时却被任意修改甚至消失。此外,文件规定xx年以前已经出让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块上的社区用房,由政府按上年平均房价回购。

10、但是文件并没有明确平均房价的参考标准是商铺价还是住宅价,是大平均价还是主城区平均价,造成有的社区回购社区用房工作陷入困境。目前,五城区有近一半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200),超过一半的社区采取租赁方式解决社区用房(xx区113个社区中79个社区采取租赁方式解决社区用房)。 (三)社会组织培育发展还不充分 近年来,尽管各区陆续建立了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机制和激励措施,但由于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项目目录存在领域不宽、项目不多、总量不大、稳定性差的问题,加之社会组织本身存在市场化、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组织持续发展的空间与活力,导致社区服务管理社会化程度

11、不高,尚未真正形成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机制。目前,xx市登记社会组织7160个,而2019年度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仅83项、金额2.83亿元,且多集中在社区培训、养老等领域,全市真正能够承接政府公共服务项目的社会组织仍然很少。调研中部分社区也担心,如果所有公务服务与社区、事业单位完全脱钩,全部委以社会组织,一旦某一具体服务项目上级匹配专项经费不足,可能出现既没有社会组织、也没有社区和事业单位承接服务的局面。 (四)物业企业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部分社区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之间的关系不够融洽,没有形成良性的指导与被指导、监督与被监督的互动关系。加之目前对物业公司的监管特别是三

12、级以上资质物业公司的考核权限均在市级职能部门,街道、社区对物业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手段,导致近几年物业管理引发的矛盾纠纷较多。 (五)老旧院落整治力度有待加强 由于历史欠账太多,目前仍有大量老旧院落尚未实现整治改造。特别是一些棚户区,基础设施陈旧、配套设施不完备、消防安全设施缺失,水、电、气等设施没有接入大市政管道,给社区治理带来很大难度,为后续的使用、维修和管理带来了诸多隐患。青羊区抚琴街道西南街社区表示,由于管理难度大,物业公司不敢进驻、业委会无法成立,许多本该由市场原则来调整的项目,诸如居民院落地下管网的疏掏、废弃物的清理等,街道、职能部门、社区居民“三不管”,在政府、社会双重压力之下

13、,最后还是由社区托底,社区一级负担日益沉重。 (六)重点人群管理服务仍需加强 一是流动人口管理需要加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xx年底,中心城区流动人口接近300万,给社会治理特别是治安管理带来巨大压力。尤其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城乡结合部社区,违法犯罪问题较为突出。据了解,近年来公安机关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中,流动人口占70%以上,其中城乡结合部区域比例高达90%。 二是社区矫正工作力量薄弱。随着刑罚轻型化发展趋势以及劳教制度废除,社区矫正人员数量逐渐增加,而承担社区矫正日常监管工作的专职人员,平均每个社区不足2人。同时,由于刑满释放人员回归后一律由原单位接收安置的模式已经不复存在,一些无家可归、无业

14、可就、无亲可投的“三无”刑满释放人员缺乏帮教,无法有效融入社会。 三、进一步推进社区治理的建议 结合xx实际,做好新形势下社区治理工作,要坚持在综合上下功夫,在结合上做文章,大力推进基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牢社会治理的基础。 (一)探索构建统一社区基础信息平台,打造服务便捷的智慧社区 围绕建立全市基础数据统一平台目标,统筹规划建设统一权威、动态更新、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打造智慧社区,为xx建设全国智慧城市试点打牢基础,为推动全市大数据建设“破题”。 1.打破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实现系统集成 民政部关于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民发20191

15、70号)明确要求,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原则上在市(地、州、盟)层级建设和部署,主要在街道(乡镇)层级统一应用,坚决避免区(市、县、旗)以下层级分散投资、重复建设。为此,建议在市级层面成立数据资源监管机构,统筹规划建设全市统一的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按照“一数一源,授权使用,分层管理,分级应用”的原则,对现有社区资源进行整合,加快社区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推动部署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各类社区信息系统向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迁移或集成,最大限度精简基层业务应用系统、服务终端和管理台账。 2.打破技术上的条块分割,实现信息共享 深入研究国家相关政策,积极向上对接,力争尽快统一政府各部门在社区信息系统的数据编码、处理、共享、交换标准,在保证数据交换共享安全性的前提下,优化系统软件,促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与现有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进一步扩大信息的采集范围、采集项目,规范信息的共享范围、共享方式、共享标准,实现部门工作信息关联比对,共享到信息系统内,做到“一次采集、多次使用,一家采集、多家使用”,消除信息“孤岛”和“壁垒”,实现各类信息互联互通、综合集成、“一网多用”。全面推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