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级财务人员工资待遇情况调研报告

上传人:路** 文档编号:127485673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村级财务人员工资待遇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村级财务人员工资待遇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村级财务人员工资待遇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村级财务人员工资待遇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村级财务人员工资待遇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村级财务人员工资待遇情况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村级财务人员工资待遇情况调研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村级财务人员工资待遇情况调研报告近阶段,我区村级财务人员因报酬待遇问题来信来访较多。村级财务人员是村集体经济管理的内当家,是宣传和贯彻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人员。本文在对全区的村财务人员基本情况及他们的报酬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期进一步稳定村级财务人员队伍。一、基本情况我区农村财务管理模式自xx年开始采用乡镇委托代理制方式,各村的财务都按照“六统一、五不变”原则委托乡镇街道的委托代理中心代理,村一级不再设村会计。各村根据本村状况设立村出纳及报账员,目前,全区报账员兼出纳的村有256个,占总村数45.8%;报账员出纳分别设立的村有300个,占总村数54.2%。从全区55

2、6个村社的856个村级财务人员的基本状况及报酬情况分析,总体上呈现出“四多四少”现象:年老人员多、年轻人员少;低学历人员多、高学历人员少;无证人员多、有证人员少;低报酬人员多、高收入人员少。从年龄结构看:全区856个村级财务人员中30岁以下的12人,占总人数的1.43%;30至40岁的74人,占总人数的8.59%;40至50岁的199人,占总人数的23.26%;50岁以上的571人,占总人数的66.73%,其中60岁以上的290人,占总人数的33.99%。从学历结构看:初中及初中以下的有516人,占总人数的60.29%;高中学历的有289人,占总人数的33.81%;大专及以上的有51人,占总人

3、数的5.9%。从持证情况看:有证人员114人,占总人数的13.3%;无证人员742人,占总人数的86.7%。从报酬看:全区年收入3000元以下的有516人,占总人数的60.29%;3000至5000元的182人,占总人数的21.29%;5000至7000元的51人,占总人数的5.9%;7000至10000元的55人,占总人数的6.08%;10000元以上的52人,占总人数的6.08%。村财务人员的报酬发放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村组织制定工资标准,年底一次性发放;二是村组织确定固定工,以误工补贴的形式发放;三是以实误实记的形式发放误工补贴。大部分村报酬都以误工形式发放,以固定工资形式发放的只在部分

4、城中村出现。部分乡镇对兼任文书的出纳或报账员在年底发放少量补贴。二、存在问题1.在职村财务人员基本报酬总体水平偏低。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区的农民人均收入每年基本以10%左右的速度在递增,据统计,xx年全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9477元,而全区村级财务人员年收入3000元以下的人员占60.29%,报酬总体水平低。目前,村一级承担的经济发展、组织建设、综合治理等事物越来越繁重,而大量业务工作都由村级财务人员来落实。大部分村级财务人员认为他们所得报酬与现有的经济水平和业务工作量相比,相对滞后,导致他们工作热情下降。2.在职村财务人员总报酬不平衡性较大。由于村财务人员的报酬发

5、放主要依靠村集体自筹解决,各乡镇街道对现职村财务人员待遇基本没有统一规定,主要视各村经济实力而定,经济实力强的待遇相对高一些,经济实力弱的村,待遇就相对低一些。比如东城、西城、北城三个街道共70个村,年收入7000-10000元的有34人,年收入10000元以上的46人。而中西部乡镇村级财务人员的报酬基本在3000元以下。年收入最高的村是西城五洞桥,xx年总收入5万元多,比报酬低的村高20多倍。村级财务人员报酬的不平衡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不同村之间也表现十分突出,比如东城、西城、北城三个街道村财务人员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还有5个村。村级财务人员之间较大的报酬差异,使得他们心中产生收入与付出不对

6、等的感觉。3.薄弱的村集体经济收入难以保障报酬及时发放。近几年,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滞后于农村经济增长,特别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一些村集体失去了原有的固定收入,使集体经济发展处于停滞、萎缩、下滑的状态。据xx年农经统计,全区556个村社中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还有179个,其中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村71个。村组织的日常费用开支,主要依靠结对帮扶单位的扶贫款及财政集体经济补助款来维持,薄弱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现状难以保障及时足额发放财务人员误工工资,更谈不上要提高他们的报酬。4.离任村财务人员福利待遇缺乏保障。我区村财务人员绝大多数是兼职的,他们为村里服务而多少影响了自家的经营活动,有时

7、还会得罪一些人,而退职后什么待遇也没有,退休无保障。这不仅让在职的伤心,也让后继者担心,是造成全区财务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后继无人的一大原因。三、对策与建议1.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现自我供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保障和提高村财务人员待遇的根本途径。我区各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的愿望强烈,但在具体的思路和措施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陷,很多村没有找到适合本村的发展模式。各村级组织应找准主导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土地复垦、盘活资产、资源开发、强村计划等途径,结合各自实际选择一条行之有效的致富之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同时,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使各村通过发

8、展集体经济来提高村级财务人员的报酬待遇,实现自我供血。2.健全考核奖励制度,调动工作积极性。村级财务人员属于技术人员,他们不列入村干部职数,也不在村级组织班子换届选举范围,但他们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如果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将会造成农村集体资产的流失,甚至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因此,在保证村财务人员基本报酬的前提下,应当不断完善村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考核奖励办法,增加工作实绩考核,结合本村规模、可支配资金、人均可支配资金、中心工作任务、责任考核、综合业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衡量。建议各乡镇党委政府根据村级财务人员业绩考核情况确定奖励,通过考核奖励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

9、报酬支出渠道。xx年,我区根据财政部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精神作出相应规定,村出纳(兼文书)作为村主要干部之一,应享受村主要干部待遇,但没有明确资金渠道及待遇标准。目前各村财务人员经费支出基本都在村集体经济收入中列支。但全区薄弱的村级集体经济现状,很难为落实提高村财务人员的报酬待遇提供资金支撑,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对贫困村的财务人员报酬给予适当的财政补助,使他们的报酬待遇能够得到妥善解决。4.健全养老保险制度,解决村级财务人员后顾之忧。建立健全的村财务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是解决村级财务人员后顾之忧的有效途径,应积极探索建立村会计的养老保险制度,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三者共同筹资的缴费方式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确保村级财务人员退有所安,老有所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