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路** 文档编号:127485667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全力实施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伴随城镇化的推进,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区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等问题凸显出来。面对新的形势,审视xx市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和教育公平显得尤为迫切。5月底至6月间,在市政协副主席张荫林、范文的带领下,我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就xx市近郊四区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走访了西固、安宁、七里河和城关四区,实地查看了学校,与师生家长互动交流,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

2、管理层及有关各方座谈沟通,较全面地了解了近郊四区的义务教育资源发展情况。一、 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我市完成“两基”国检以后,为加大经费投入,保障教育公平,提升师资素质,做了大量的工作。随着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教育的发展目标也应从解决“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我市教育资源几经整合,薄弱学校的情况有所改观,但校与校之间的差距仍然不小,既有硬件设施的差异,也有管理水平、师资力量与教育环境的差异。总之,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而教育资源总量却没有增加,造成教育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1教育资源总量不足,教育布局有待优化我市主城区人口密集,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上学难,大班额

3、现象非常普遍。按小学班额45人,初中班额50人的标准,达标率分别只有30.3%和72.4%,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人数大幅增加,仅城关区属中小学就达到了3.1万人,占区属学校在校人数的43.5%。有的班级达到七十多人,学生课桌顶到了讲台边,生均占用教室不足半平方米。老师的工作负担很重,学生的学习成长环境很差,严重违背教育规律。家长和社会反响很大,许多业内人士深表担忧。特别是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十里店一带,亟待增加教育资源。我市主城区现有中小学占地面积普遍狭小,根据xx省义务教育办学基本标准的规定,校园生均11.4,校舍生均初中6.66,小学5.66,城关区大部分小学、初中不符合生均占地面积的要求

4、,达标率分别为18.18%和41.4%。如按有关标准执行,城关区还需征地589亩,需新建7所初中,18所小学。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学校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蚕食,有的学校被撤消。总之,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但教育资源却没有相应的增加反而减少。上学难问题成了民生之最,城市之痛。 2教师缺员现象普遍,结构性问题突出。按照xx省义务教育办学基本标准,城市师生比,初中是1:13.5,小学是1:19,我市中小学教师普遍缺编,特别是主城区绝大多数学校严重缺编,中小学校没有独立配置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部分学校教师年龄老化,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结构性缺乏。教师队伍补充迫在眉睫、专业学科教师亟待

5、配齐。3城市开发过程中教育资源配套建设政策执行不力在城市建设过程中,xx省对建住宅小区就教育资源的配套建设有明确的规定。xx市新建的住宅小区星罗棋布,但很多新建小区没有按有关规定配套建设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有的开发商虽然建了学校幼儿园,一是没有向当地政府移交,二是规模达不到要求。 4政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政协委员曾就城市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多次提过提案和建议。但未能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这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引起社会最高关注。按照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要求,我市教育经费虽有所增加,但幅度不大。政府对教育资源扩容增量的投入明显不足,新建的中小学校少之又少,主城区更是屈指可数,入学适龄儿童还

6、在不断增加,而学校却未能增加。5学校建设审批复杂周期过长市内许多中小学校在新建翻建教学楼时,必须到政府各相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手续繁琐冗长,加上招标投标等环节,所需时间一般在一年左右。我市每年的黄金施工期又非常短,建设施工时间有限,从开工到完工又需两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学校的教学活动又不能停止,学校必须找地方过渡三年以上。这种长时间的过渡使学校教学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同时也存在师生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6校园周边环境差,安全隐患多。有不少学校周边环境脏乱噪杂,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如七里河区的一所学校,校园面积很小,周围的建筑物紧挨学校的操场,时有物体坠落校园内,校门口道路狭

7、窄崎岖难行。城关区雁宁路小学东北角是一幢停工近十年之久的高层烂尾楼,该楼紧挨学校,随时从高层中飞出的杂物落到校园中,严重威胁师生安全。学校西北角是滩尖子村民盖的3、4层简易“小炮楼”,窗下就是操场,房屋用于出租,租客在屋顶乱堆杂物,晾晒衣物,向窗外乱丢垃圾,刮风时常有东西落入校园中,给校园安全造成了很大隐患。此类情况并非个案,校长老师整天提心吊担,担心学生被坠物砸伤。二、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建议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委员们提出如下建议:1下大决心费大力气增加教育资源总量扩大教育资源总量是解决上学难问题的唯一途径。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当下,要想在城市人口密集区建设新的学校或对原有学校扩容增

8、量决非易事。如果能下大决心,切实解决上学难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建议政府对现有教育资源进一步摸底盘点,尽快研究学校布局问题,探讨采用新建、扩建和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教育资源的扩容增量。建议政府一是利用城中村改造、老城区改造和企业搬迁等机会,在人口密集区布局建设新学校。二是对现有学校的周边情况进行摸底,在有可能的地方对学校周边的居民和单位进行拆迁,扩大教育占地面积。三是在现有校园面积较大的学校中新建教学楼,或利用旧教学楼翻建的机会扩大教学楼的面积。四是对区政府在教育扩容增量过程中的资金缺口省、市政府应统筹安排给予支持。2长远规划未雨绸缪,巧做安排以解燃眉建议政府根据目前学校教师编制短缺的具体情

9、况和xx市未来若干年城市发展的前景,长远规划了解所需、统筹安排拿出解决教师缺编的办法。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分期分批解决目前最急需学校的燃眉之急,逐步解决教师缺编问题,按照规定结构和师生比足额配齐各学科教师。建议教育主管部门挖掘现有教师队伍的潜力,通过统筹兼顾、合理流动、培训学习等方式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工作效率。校长要按规定的条件配备,需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和“提高培训合格证书”,定期进行交流。3高度重视、严格把关、责任追究、狠抓落实。建议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商住小区配套建设中小学学校和幼儿园的问题。一是由规划、土地、教育部门参与的联合工作小组,对全市己建成的商住小区进行全

10、面清查。对未进行配套建设或配套建设不到位的开发商应给予处罚并限期补建。对于己配套建设而未移交给当地政府的开发商,应勒令其在规定期限内移交。对抗拒不移交的开发商,政府应采取强制措施。对于有关审批部门把关不严造成不良后果的应追究主管负责人的责任。二是建议学习杭州、成都等地的做法,在开发商办理新建商品房准售证时,必须由教育主管部门加盖公章,以便教育部门对其新建商品房小区预留、配建及移交教育设施情况进行核查,防止该建的未建,最后把责任和包袱全部推给政府。同时对小区配建的相关政府审批部门执行问责制度,如出现执行政策不力的现象,应该有人承担责任。4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大幅增加教育资源总量义务教育是民生中的民

11、生,增加教育资源总量是硬道理,是难以回避的途径,政府唯有下大决心才能解决目前面临的困难。建议政府一是高度重视xx市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二是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幅度,根据xx市的财力酌情提高增长幅度。三是建立省市区三级财政分担机制,增加保障扩容增量的经费筹措渠道,四是制定解决问题的路线图和日程表。让政府的决心和解决问题的行动证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很快会变为现实。5开辟“绿色通道“,缩短建设周期。建议政府开辟“绿色通道”,对学校建设项目审批实施“一站式”、“限时办结”模式,最大程度地压缩审批时间,简化审批程序,为保质保量施工建设留足时间,缩短学校过渡期。6制定地方法规,清理学校周边,确保师生安全建议我市通过出台地方性法规,对学校的校舍、用地和资产予以明确和保护,切实保护好有限的教育资源,保障师生员工的安全。尽快出台相关措施,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清理和整治校园围墙处10米以上的区域内的所有建筑和摊点,将其定为校园安全缓冲区、纳入校园安保范围。学校周边的商业摊点,建筑施工、娱乐活动等等都不能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确保校园周边安全。为师生创造宁静祥和安全的工作学习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