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在县政府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稿

上传人:路** 文档编号:127485534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长在县政府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县长在县政府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县长在县政府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县长在县政府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县长在县政府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长在县政府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长在县政府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稿(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长在县政府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稿 上个星期四、星期五,市委用两天时间开展了市委中心组学习。市委的这次学习,表面看是一次常规性学习,因为中心组学习有规定要定期开展,但实质上这次中心组学习对于贵阳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是再勇提出其施政理念的一个平台,以中心组学习的方式提出来,不突兀,易于接受,体现了领导的政治智慧。再勇的思路和理念,在其讲话中均有体现,特别是其中的新思想新观念,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牢牢把握,这是贵阳市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方向,更是我们的工作方向。刚才,同志、同志、同志分别作了发言,其他同志都在县委中心组学习会上作了发言,这里就以书面发言的形式体现。接下来我们还有县长办公会,

2、、位同志也作书面发言。我看了大家的发言,都很好,体现了对各自工作的思考、体现了对全县工作大局的关注、体现了对发展大势的把握。中心组学习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所以今天虽然按议程来说,我是讲话,但实际上我也是发言,利用这个机会和大家作更进一步、更深一层的交流。按照“四找”的要求,下面,我就相关工作谈几点认识,供同志们参考。一、要找出工作问题和差距,努力为工作现状“把好脉”、省长在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上指出:“直面问题是勇气、解决问题是水平”;再勇鲜明提出要“找问题、找差距、找目标、找路径”;省政府去年以来明确要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破解难题。省、市主要领导的这些要求和工作部署,本质上都是坚

3、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工作得到更好落实。我们的很多工作静下心来分析思考,还有不少的问题。第一,全域旅游弱在“谋划”。20122016年,(县)县旅游接待人次年均增长20%以上,成功跻身全省10强旅游县。特别是全域旅游战略实施以来,2016年,旅游总收入达80.2亿元,同比增长40.6%;今年1至7月,完成旅游总收入上报69.2亿元,同比增长34.1%,旅游“井喷”态势良好。但就目前看来,仍有以下5个方面的弱项:一是起步较晚。一直以来,(县)县是国家级磷煤化工示范基地,由于磷煤化工产业的主导作用和对经济的贡献,没有把旅游早早地摆在关键位置来抓,没有提前充分布局,做到“放长线”。这也是

4、历史观的限制,对此要给予包容和理解。十年甚至二十年前,如果谁在(县)放弃磷矿这座“金山”去攻旅游,工作压力绝对很大,甚至有可能被当成异类。二是规划不全。主要体现为旅游规划没有统筹性,零敲碎打式的开发多于统筹推进,散乱式开发现象明显多于梯次开发。三是开发不深。(县)县喀斯特地貌大而全、生态植被良好、乡村田园风光优美、温泉资源丰富养生、山地户外运动天赋突出,但这些优势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释放。旅游业总体停留在一日游阶段,“快旅慢游”的目标还没有达到。四是品牌不响。(县)有南江大峡谷和白马峪温泉两个国家4A级景区,有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十里画廊,但这些旅游品牌的口耳相传与旅游宣传不够,在外的名声与

5、其实力不符,存在“酒香受困于巷子深”的情形。五是产业链短。主要表现为旅游产品较为单一,导致感官式旅游多、体验式旅游少。比如,每到周末,十里画廊总是游客爆满,但是一入夜就回归静悄悄,过路游占绝对比重,还没有让人值得留下来继续体验的东西。比如,(县)是千年水东文化的发源地,但水东文化的挖掘和与民俗旅游的结合度不够;比如,(县)是“中国富硒农产品之乡”,旅游农特产品的开发、包装、推广力度还不够,等等。第二,富美乡村欠在“厚度”。近年来,我们全面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先后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21个,打造贵阳市美丽乡村度假区7个,但美丽乡村不仅形象要美,更关键的是要富,向更高一格、更快一步

6、建成全面小康靠拢。所以再勇提出要打造“富美乡村”,属于美丽乡村的升级版,首先实现百姓富、才能实现生态美、人文美、精神美。目前看来,我们的富美乡村打造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总体而言是厚度不足:一是点较多、线较少。我们富美乡村的建设,对于串点成线考虑不够远不够深,示范点有一定数量,但连成线还比较困难,与乡村旅游、农旅一体的结合不够紧密,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乡村整体开发和转型发展。二是基础底蕴好、产业支撑欠。对于各个富美乡村点的建设,过去我们主要选择在交通条件好、有发展潜力的地方进行,这些地方往往基础较好,但核心的产业总体支撑还不足,还需要进一步的谋划发展。三是美有余、富不足。各个富美乡村建设发展的共

7、性问题是基础强于产业,某些地方基础设施打造得漂亮,但对于产业这个促进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支撑要素没有做到同步跟进,外在形象美丽了,内涵气质还不足,老百姓没有获得更大的发展“加速度”。第三,生态建设难在“持续”。近年来,我们守牢生态底线,强化生态责任落实,累计投入资金6.89亿元用于生态环保工作,其中县级财政就投入3.3亿元,总体投向用于洋水河、光洞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的为2.9亿元,积极开展磷化工企业、污水、大气、农村环境等方面的治理力度,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持续趋好。目前看来,历史、地理、思想、资金等因素对生态文明建设仍有不小制约。一是生态脆弱。(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水土流失严重,流失面积占县域

8、的23.35%。特别是磷开采及磷化工在我县有60来年的历史,形成了磷煤化工企业集群,污染历史欠账太多。但不能说历史欠账就该由历史负责,新官要理旧账,在我们手上,不论历史欠账还是新的问题,都要想方设法解决。二是意识淡薄。少数干部重经济轻环保,对高能耗磷化工企业舍不得下“重手”,农村普遍存在农药、秸秆焚烧、白色垃圾等土壤、水体、大气污染现象。三是履责不力。企业的环保主体责任履行不力,环保执法监察方式较为单一,有时存在不敢管、不会管的现象,发展和生态关系处理得不够好。四是资金不足。受财力所限,环保投入难以形成持续较高的增幅,对上级资金有一定依赖性,企业的投入与其产生的污染总体不成正比。五是规划欠缺。

9、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没有真正实现“多规合一”,各个领域的专项规划没有较好地统筹衔接。第四,脱贫攻坚亏在“底虚”。今年初(县)收入在4300元4800元的低收入困难群众还有8303户24436人,4800元6500元的低收入困难群众还有5324户16247人,全市最多,今年计划退出5800户20000人;市委明确了20个特别困难村,(县)有5个,占全市四分之一;市委明确的100个困难村,(县)县有22个,占了五分之一还多。要清醒地认识到,虽然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很多短板问题不是一个春季攻势或一个大比武能完全解决的,也不是目前的成绩能掩盖的,客观问题要客观正确看待,主观问题要发挥

10、主观能动性解决。一是交通弱。我们的贫困地区往往是边远山区,交通闭塞,少数村民组还不通水泥路,还有人挑马驮情形,制约了劳动力发挥。二是资源弱。贫困地区往往没有出众的特色资源。有的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各种因素不适宜开发或短期内开发不出来。三是产业弱。往往以传统农业产业为主,结构不优、规模不大,散种散养、自给自足。有的地方组织产业进入后,还没有进入收益期。四是开发弱。对贫困的地方没有专门的发展规划,或者有规划也不够管长管细管实,规划可行性不高,纸面好看,落地很难。五是思想弱。贫困区域往往信息闭塞,发展的思想不活跃,甚至“等靠要”的情形也相对较多一些。六是服务弱。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差,为老百姓提供不

11、了更好的服务,同时,由于地理、人口等因素,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相对较差。七是关注弱。这一弱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再困难的地方,只要党委政府至始至终给予高一格、厚一层的关注,发展致富是迟早的事。毋庸讳言,过去对贫困地区的关注度,一定程度上没有真正达到高看一眼的程度,对贫困特殊区域有“弱视”情形。眼光在大项目,忽视小产业;精力在大统筹,忽视“小角度”;心思在大发展,忽视小区域,这种情况在(县)是客观存在的,认为自己有苦衷,经济发展、安全稳定等压力大,因而对扶贫的创新意识不足、追赶力度不强,按部就班推动,没有认识到当前抓好脱贫攻坚,实质上是抓经济、抓稳定的关键一招,没有真正达到“高一格、快一步”要

12、求。从本质上来说,也体现了干部的统筹能力、担当能力、执行落实力有待提升。对这些问题,全县上下都要运用“四找”的方法,认真思考并逐一拿出方法解决。第五,创新型城市缺在“共享”。市委此次提出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在创新型之前加上了公平共享四个字,强调公平、强调共享,这实质上也是对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更精准回应,对此大家要把握好。没有全民共享,就不能称之为全面小康。(县)作为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之一,近年来,全县上下不断探索,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推动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生态型、融合型城市转型升级跨越”的奋斗目标。目前而言,我们在共享方面还有不少欠缺:一是信息数据共享度不高。各职能部

13、门之间的信息数据大多数没有实现共享,“信息孤岛”现象还比较严重,影响了大数据政用、商用、民用推进。可以说在大数据这一块,全市热闹,(县)相对冷清。二是城乡统筹步调不一致。城乡统筹规划一定程度还是重城不重乡,区域平衡不够,对县城、乡镇集镇的关注和投入多,规划水平高于农村、市政服务多于农村。三是公共资源不够公平可及。农村教育医疗资源较为紧缺,看病难、上好学校难、养老难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生活保障水平不够高,这种情况在边远山区、偏僻村寨情况更加突出。在创造和提供就业、政务服务、精神文明等方面,城市也优于农村,全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还有一定差距。第六,三产融合短在“连接”。近年来,

14、我们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等为抓手,着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从2011年的16.3:55.3:28.4调整为2016年的13.9:53.85:32.25,实现了进一步优化。但总体而言,三产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互之间的连接带动、互促共进还不够。三次产业高端融合是陈刚交给我们的课题,陈刚离开贵阳了,并不意味着这个课题不做,从形势看,三产融合是(县)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着眼于发展而不是对上的任务交差。一是一产水平较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水平低,农业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农产品加工企业少而小,农产品品牌效应不明显,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不高,农旅一体融合发展带动效应不明

15、显。二是二产实力不强。现代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对一、三产业的带动性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弱,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产业聚集程度不高,耦合性不强,链短幅窄。今年上半年,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3家,完成产值1.02亿元,对全县的工业增加值拉动不明显。三是三产运转不活。第三产业服务能力弱,新兴服务业发展不足,传统服务业“小而散”,旅游业发展投资渠道和产品单一。上半年,我县15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销售额增长速度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四是配套要素不齐。产业要素亟需完善,如人才短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镇化水平不高,等等,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二、要找准目标和路径,着力为推进发展“开好方”找问题、找差距是

16、前置,看到问题还得拿出措施,否则就变成“光看病”、“不治病”,问题依然摆在那里,最终由局部问题发展成为影响全局的问题。所以,要明目标、明路径,以有力的措施推动问题解决,畅通发展“梗阻”。第一,要盯紧全域强旅游。从(县)的旅游区位、旅游禀赋、旅游态势来看,我认为初步可以围绕实现5个目标来设计:打造爽爽贵阳避暑度假旅游的首善之区,打造贵州长线旅游的必经路线,打造成为省外国外游客贵州游的优先选择,打造国家级的喀斯特和生态田园富美乡村旅游胜地,争创形成一批国家级、省级旅游示范区品牌。当前,重点紧扣贵阳市北部旅游景区集群打造这个思路,要立足“水东硒州”,放眼“爽爽贵阳”和“多彩贵州”,推进“深挖、提档、做特、串线、亮牌、聚人”六个步骤。一是深挖。要认真梳理县域旅游项目,全力开展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提高落地率,积极打造建设。二是提档。要围绕软硬件环境做文章,重点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