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

上传人:路** 文档编号:127485480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xx县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xx县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xx县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xx县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县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县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确保年底前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任务全面完成,现就我县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省市农村工作和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突出“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发展、高效率落实”三个重点,落实“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运行机制。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以提高脱贫攻坚质量为重点,以强化脱贫攻坚实效为导向,创新工作方法、路径、措施,巩固提高脱贫成效,下足绣花功夫、做好精准文章、精确精准发力,确保高质量、高

2、标准实现x个贫困村退出、x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二、工作重点(一)完善四项机制1.完善稳定的脱贫长效机制。继续落实各项脱贫攻坚政策措施,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实现三个着力,即:着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园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建立贫困户与市场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把贫困户镶嵌到产业发展链条上;着力构建“长短结合”稳定的增收机制,把养殖等短平快项目与设施农业、光伏扶贫、电商扶贫、就业扶贫等长期项目有效结合,确保实现稳定脱贫、稳定发展;着力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有效保障政策落实见效、项目资金安全使用、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县脱贫办牵头,产业脱贫办

3、公室、就业脱贫办公室及其成员单位和各镇配合落实)2.完善脱贫攻坚项目资金整合机制。严格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整体推进”的原则,建立高质量脱贫攻坚项目库,深化行业部门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机制,建立规范、科学的项目资金投入、申报使用流程和监督监管措施,有效保障项目资金投向贫困村基础设施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重点领域和到户项目资金的规范使用。(县资金保障及金融扶贫办公室牵头,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室、“两房”建设脱贫办公室、创业就业脱贫办公室、产业发展办公室及各镇参与配合落实)3.完善扶贫资金监督管理机制。强化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完善扶贫资

4、金管理使用的各项制度,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管理工作,提高扶贫项目资金的使用成效,有效防范资金监管风险。(县督查巡查专项工作办公室牵头,11个专项办公室及各镇配合落实)4.完善脱贫攻坚工作管理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和加强工作协调、推进、考核等工作机制建设,建立健全责权明晰、制度规范、高效运行、保障有力的脱贫攻坚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县脱贫办牵头,12个专项办公室及各镇配合落实)(二)聚焦六个方面,实施六大工程1.聚焦“两不愁”,实施脱贫增收工程。坚持把发展产业、创业就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路,围绕“四区四园”建设布局,加快完善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产业项目逐步实现对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的全覆盖。

5、大力扶持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贫困劳动力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强化金融扶贫助力,不断增强发展后劲。(1)产业扶贫增收方面。围绕“抓三变改革、抓经营主体、抓集体经济、抓培训指导、抓产业升级”五项重点,一是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加快培育发展经营主体。积极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经济薄弱镇(村)和贫困村(户)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开发,通过“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电商+”、“旅游+”、“园区+”、“合作社+”等模式,继续深入推进“四个全覆盖”,推广雅泰乳业“四统一保”模式、龙泉公社“农业旅游+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以订单生产、合作协议、产供销对接

6、、股份合作等方式,把更多的贫困户嵌入到产业链上来,增加贫困户收益,稳定解决收入问题。二是以增强发展基础为目的,壮大集体经济。把扶持壮大特色产业与壮大集体经济相结合,盘活集体资产,用好国家扶持发展的各项政策,充实集体经济的“蓄水池”。2020年计划退出的20个贫困村都要建立运作规范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互助资金协会或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增强村级经济合作组织的带动性和脱贫致富持续性。三是以培训提升助力优质特色种植业发展。不断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新型农民培训、职业农民培训等工作,提升发展能力。四是以四色产业提质增效为目标,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有序推进茯茶、蔬菜、乳业、葡萄、供销“六大集团”组建,积极

7、推动“三变”改革,引领四色产业再上新台阶,推动脱贫产业发展壮大,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五是以全面发展为纲要,加快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特色产品产地初加工,建设仓储、物流、烘干、加工、包装、电子商务等设施,加快提升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推动精深加工业发展。(产业脱贫专项办公室及其成员单位负责)(2)创业扶贫增收方面。按照“精准扶贫、就业先行、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理念,不断提高贫困户的就业创业率。对2020年计划脱贫户中的劳动力实现两个全覆盖,即: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全覆盖,对有技能培训愿望的贫困劳动力实现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鼓励有条件的贫困劳动力通过创业实现脱贫。一是开展摸底调

8、查,征集就业创业意愿。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基本信息(就业、培训等信息和就业、创业和技能培训意愿)进行登记,分类施策、精准帮扶、精细服务提供精准数据支撑。二是搭建就业平台,扩大转移就业规模。定期组织开展贫困劳动力专项就业招聘活动,落实职业介绍补贴政策。坚持服务下沉,组织人员进村入户,为贫困劳动力提供政策咨询、岗位信息和技能培训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三是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技能水平。结合我县“黑白红绿”四色产业,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统筹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普及率。四是培育扶贫基地,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加强对已认定就业扶贫基地和社区

9、工厂管理,培育新的就业扶贫基地和社区工厂,落实企业奖补性政策,激励企业最大程度的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五是开发公益岗位,政府兜底安置就业。开展公益专岗的岗位征集和人员招聘工作。对“三无”(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贫困劳动力进行兜底安置。六是落实创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落实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符合有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创业。七是发掘宣传典型,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积极搜集全县就业创业增收脱贫的先进典型,利用各种形式表彰宣传,营造创业氛围,激发贫困群众就业动力。(就业扶贫专项办公室负责)(3)金融扶贫增收方面。做好全县金融扶贫的政策宣传、组织实施、金融信贷、扶贫企

10、业的监管以及贫困户利益分红的统计等工作。坚持因户施策、因业施策,进一步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积极探索开发推出新的对应产品,引导贫困户将贷款用于自我发展,确保金融扶贫“精”准滴灌,有力撬动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资金保障及金融扶贫办公室负责)2.聚焦“三保障”,实施雨露润心工程。围绕保障贫困群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的“三保障”目标,统筹推进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两房建设、兜底保障等精准扶贫政策措施,确保贫困群众都能享受到精准扶贫政策的阳光雨露。(1)教育扶贫方面。落实教育扶贫各项政策,做好“政策宣传、控辍保学、精准资助、精准帮扶”四项重点工作。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和实用技能培训,阻断贫困的

11、代际传递。一是全面核实,完善各学段贫困学生信息库。建立完善xx县教育支持脱贫工作台账,实行对标管理、精准帮扶。二是强化保障,落实各级资助政策。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减免帮扶”资助体系,将各项国家资助金发放到位;发挥“xx教育助学基金”作用,对未享受资助政策和特困家庭建档立卡学生进行资助,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三是创新方式,开展“订单式”帮扶。建立“一对一”师生结对帮扶机制,发挥学校社团、兴趣小组作用,把“送帮促”活动与“订单式”扶贫相结合,帮助贫困学生立志、明智、强技。四是严格程序,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开通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加强贷后管理,建立

12、健全联络机制,降低助学贷款风险。(教育扶贫办公室牵头负责)(2)健康扶贫方面。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健康扶贫“四个100%”和贫困人口“四重医疗保障”政策,实施贫困人口“三个覆盖”,围绕“4+3”健康扶贫模式,着力提升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一是全面落实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好健康扶贫“四免、两降、三提高”医疗保障政策,规范和完善贫困人口“四重保障”操作程序和流程。修订完善落实xx县农村贫困人口11种大病集中救治方案,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的衔接保障作用,降低患者实际自付费用。扎实做好贫困人口家庭医师签约服务,不断提升签约服务内涵和质量。继续组织实施免费为建档立

13、卡贫困人口进行体检,确保应检尽检。完善公立医疗机构费用控制及考核机制,减轻贫困人口就医费用负担。持续开展药品“微改革”。严格落实xx县农村贫困患病人员用药供应保障实施方案,确保90%药品在镇卫生院购买。继续推广实施贫困人口“家庭病床”试点工作。二是认真做好健康扶贫动态系统管理。加强与人社、民政、保险公司等部门沟通协调,统筹推进健康扶贫信息共享,减轻基层填报信息工作量,提高数据填报准确性。三是全力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健康生活方式宣传等活动,着力引导贫困村群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充分发挥健康扶贫“四支队伍”作用。加快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14、认真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慢性病地方病综合防治及妇幼保健等,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发挥科学健身在全民健康促进和慢病预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水平。四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大对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顺利开展。深入开展对口支援、医疗服务县镇一体化,采取临床进修、集中培训、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推进县镇村医疗机构的建设。五是继续做好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围绕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100%,继续做好健康扶贫政策培训和宣传工作。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及辖区村卫生室开展健康扶贫政策宣传解读;充分利用网络、手册、LED屏、制作固定宣传版面等

15、形式,全方位宣传解读健康扶贫相关政策及工作动态;深入挖掘各基层单位在健康扶贫工作中的好做法、好模式,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经验。(健康扶贫专项工作办公室负责)(3)两房建设方面。一是认真落实中省市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政策和避险移民搬迁政策,开展拉网式排查,通过户申请、村评议、镇公示、签协议的方式,精准锁定“两房”建设对象,真正把底数摸清,把计划定准。二是按照“安全、实用、够用”的标准,积极与省市对口部门沟通衔接,提早做好危房改造144户(计划脱贫户52户)和避险搬迁60户的工作谋划,力争在3月初前开始实施房屋建设。三是采取有效的工作措施,解决各种制约建房推进的问题和因素,加强工程质量的监

16、督,充分抓住3-7月份建房的大好时机,力争在7月底前全部建成主体,11月份达到入住条件。(县“两房”建设脱贫专项办公室牵头负责)(4)兜底保障方面。全面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兜底政策,实现特殊困难群体得到有效救助,确保其衣食无忧、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一是完善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工作台账。开展摸底调查,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无劳动能力的家庭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实行动态管理。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及时落实各项政策,按时足额发放农村低保生活补助金、特困人员供养金、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推进县镇两级民政、扶贫工作有效衔接。三是认真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兜底扶贫政策。对特困人员进行自理能力评估,完善特困人员供养档案;坚持城乡低保按季复审的原则,充分发挥“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主动发现、协办帮办代办、救急难平台等机制作用,确保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做好农村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孤儿、残疾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衔接;做好农村低保、特困人员全额资助参合工作,发挥医疗保障制度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