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阅读复习》跟踪测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127485334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阅读复习》跟踪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阅读复习》跟踪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阅读复习》跟踪测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阅读复习》跟踪测试题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复习跟踪测试题及答案教材册别及单元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课 题阅读复习课时1课时【跟踪测试题】一、基础训练一、积累与运用(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絮说(x) 粗拙(zhu)震悚(sng)诘问(ji)B涎水(xin)蹒跚(mn) 荒僻(p) 愧怍(zu)C尴尬(g) 晌午(shng)哀悼(do) 头颅(l)D滞笨(zh) 惶急(hung)憎恶(zng)门槛(kn)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霹雳烦琐肿胀微不足到B书斋取谛镶嵌大庭广众C糟糕烦燥醒悟自言自语D微颔酌油厚道言外之意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父亲老实

2、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B“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C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栩栩如生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D由于他刻苦练字,锲而不舍,所以他的书法艺术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4找出下面句子的主干,正确的一项是()(2分)跨入新世纪以后,杨绛在整理钱锺书遗稿之余,又创作了怀念陈衡哲我在启明上学等多篇忆旧散文。A跨入新世纪杨绛整理钱锺书遗稿。B新世纪创作多篇散文。C杨绛又创作了怀念陈衡哲我在启明上学。D杨绛创作散文。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呐喊,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

3、保姆的文章。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感情。B台阶围绕“台阶”组织材料,使造屋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对被人尊敬的热切渴望。C以善良体察善良,老王中,作者杨绛以自己一颗善良的心去体会老王这样一个普通、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人。D卖油翁通过刻画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个人物形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傲。二、文言文阅读:(10分)【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

4、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注释】没人:能潜水的人。6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3分)(1)康肃忿然曰_(2)尔安敢轻吾射_(3) 见舟而畏之_7翻译下面句子。(2分)(1)徐以杓酌油沥

5、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8【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的原因是_。(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9【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2分)三、课内阅读:(15分)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

6、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 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

7、门。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8、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 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 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我的保姆,长妈

9、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10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11在“我”渴慕山海经一事上,作者描写了“叔祖的疏懒,别人不肯真实的回答我”等内容有什么作用?(3分)1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下列两处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1)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2)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13选文主要记叙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一事,选文的第段和文章的中心事件无关,这两段文字可否删去?为什么?(4分)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0、 )(2分)A、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古籍,它是以山川的走向、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来展开神话、传说等内容的。作者对山海经的渴慕,其实表现了孩子对更宽广、更丰富、更生动的精神生活的强烈渴求和无限向往之情。B、文章的最后一段笔调充满温情。作者以向地母祈祷的方式,深切抒发了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使文章的情感线索一脉贯穿。C、“伟大的神力”指的是阿长为我买回了山海经。它和上文“阿长抵挡大炮”的神力都是成年鲁迅写作时的感受,共同抒发对阿长的敬佩和赞美之情。D、选文段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刻画阿长的形象。其中“三哼经”符合阿长不识字的特点;“我还记得”表现了我对当时的情景记忆深刻,从而表现了我对阿长的感激

11、之情。【标准答案】一、基础知识:(10分)1.C点拨:A项“拙”应读zhu,B项“蹒”应读pn,D项“憎”应读zng。2D点拨:A项“微不足到”应为“微不足道”,B项“取谛”应为“取缔”,C项“烦燥”应为“烦躁”。3C点拨:“栩栩如生”形容形象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用在此处不恰当。4D5. A点拨: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二、文言文阅读:(11分)6.(1)气愤的样子。(2)轻视。(3) 害怕。 7(1)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滴入(葫芦),(油)从钱孔中注入(葫芦),但铜钱却没有湿。(2)(南方人)天天与水生活在一

12、起,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8尔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尔(或“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生不识水(或“不学而务求其道”)9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凡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乙译文】南方有很多能潜水的人,天天与水生活在一起,七岁就能蹚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五岁就能潜入水里了。潜水的人能长时间潜在水里,哪能是随随便便就能这样的呢?一定是对水的活动规律有所领悟的。天天与水生活在一起,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到了船就害怕它。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的潜水的人询问来求得他们能潜入水里的技术,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它,没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

13、苦学习而追求大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学潜水的一样的人。三、课内阅读:(15分)10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抒发我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之情。11运用了对比手法(1分),把“叔祖的疏懒,别人不肯真实的回答我”和阿长的表现形成对比(0.5),突出(0.5)了阿长的善良慈爱。(1分)12(1)“高兴”写出阿长为我买回山海经,她内心的愉悦,表现阿长对我的爱。(2分)(2)“震悚”写出了我看到阿长为我买回山海经时的震惊/兴奋/激动,抒发我对阿长的感激之情。(2分)13不能删去(不给分,不答扣一分),第分别表现了山海经给作者留下的印象之深刻(1分),阿长买回山海经对我的深远影响(1分),抒发对阿长的感激赞美之情,(1分)更好的表现中心/为后文作者情感的爆发铺垫(1分)14C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