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生成动态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485300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心得)之生成动态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数学(心得)之生成动态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数学(心得)之生成动态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数学(心得)之生成动态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数学(心得)之生成动态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心得)之生成动态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心得)之生成动态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论文之生成动态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生成动态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赵岳梅 内容提要: 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的教学活动来自于学生动态的发展。构建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新课堂教学结构,将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事先预设”中走出来,走向“动态生成”。创设有现实性、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创造个性化的富于探索的学习空间,紧密联系生活中“源头性”的数学问题,不断生成课堂教学资源,赋予课堂更多的现实性、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主 题 词:数学课堂 生活情境 动态生成主动探究 灵活创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各种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冲击着传

2、统的教育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报告中强调教育活动的“动态生成性”,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的活动来自于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具体到数学学科,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身为数学教师,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吸收各种新理念的精华,构建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新课堂教学结构,将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事先预设”中走出来,走向“动态生成”,赋予课堂更多的现实性、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让数学学习充满生命的活力。一、创设生活情境,注重素材选择的现

3、实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要求特别强调了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虽然单调枯燥,但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因此,在新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在教学五年级中位数时通过研究教材发现,这节课的知识性难度并不大,关键是如何能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和素材中理解中位

4、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学会中位数的求法。在对比中清晰地看到用中位数描述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的作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学生的学习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实力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平均数是学生在三年级就学过的知识,中位数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如何突出中位数的统计意义,是我在设计课时重点思考的内容。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它来表述一组数据的情况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但是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所以在研究中位数时,我以平均数为参照物,说明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用中位数来代表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就比平均数

5、更合适。我想到用班平均身高和组平均身高来引入平均数,唤起学生对这个统计量的记忆,同时加入小巨人姚明的身高再进行平均数的探究,使学生自主发现,加入姚明以后,再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不合适,此时激发学生思考:用什么数来表示一般水平更好?在学生对熟悉的平均数产生疑问时,是新知识的启发点。在练习中,我还选用了学生身边的素材(附图一):立定跳远的成绩,使学生看到以后产生亲切感,乐于接触并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显现出明显的优势。附图一 五4班同学的跳远成绩如下表 姓名 戴晓 李栋 刘子昱 曾俊涛 周力 叶雯怡 曾俊凡 成绩m 2.07 1.85 1.70 2.10 1.77 1.83 1.73 (1)

6、分别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2)用哪个数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3)如果2.89m以上为及格,有多少名同学及格了,超过半数了么?(4)如果再增加一个同学郭志伟的成绩1.90m,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紧密联系生活的“源头性”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师首先要关注社会,关注学生生活,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各种有效的生活情景,供学生观察、解释、探究。二、提供探索空间,体现教材使用的创造性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发展,依托于个性的充分发展。要发展学生个

7、性,就是要发展学生批判思维能力,使他们富于冒险心、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等。还要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理解问题。充许独立从事探索活动,不排斥学生的错误或失败,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努力为学生思维活动提供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间的创新性练习。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自我。在中位数这节课中设计解决问题的综合练习时,我力求题目能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对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探索。 在解决问题这个环节帮爸爸作决策的练习中,原本的设计是利用书上的现成题目(附图二)。 甲公司职工工资情况统计表 职工 经理 副经理 职员 临时工 人数 1 2 15 2 月工资/元 4000 2000 1200 600 乙公司职工工资情况统计表 职工 经理 副经理 职员 临时工 人数 1 3 23 2 月工资/元 6500 4000 1100 500 但是,考虑到在这个表中,爸爸应聘职员直接参照职员工资就可以决策了,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在这里表现得不明显,经过反复思考,我把这个题目进行了修改(附图三): 甲公司职工工资情况统计表 职工 经理 副经理 职员 职员 临时工 人数 1 2 15 2 2 月工资/元 4000 2000 1200 1100 600 乙公司职工工资情况统计表 职工 经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