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厦弱电系统施工设计方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7483365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大厦弱电系统施工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某大厦弱电系统施工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某大厦弱电系统施工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某大厦弱电系统施工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某大厦弱电系统施工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大厦弱电系统施工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大厦弱电系统施工设计方案(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大厦弱电系统施工设计方案第一章技术方案一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1设计概述某大厦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该大楼分为1号楼和2号楼两个部分。此设计是专门针对大楼的弱电系统而做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我们按照既经济、又具有灵活性及扩展能力的原则进行设计。信息点主要是根据建筑物装修平面图和具体需要而设置。本设计中共计778个超五类信息点。具体的信息点分布情况详见“某大厦综合布线信息点分布一览表”。在本设计中,系统设置全部采用AVAYA公司研制开发的建筑物与建筑群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该系统包括了超五类和三类结构化布线产品,以及光纤布线产品,以保证与大楼主干之间的一致连接,并可以支持终端用户高达155Mb

2、ps的高速应用需求。该结构化布线系统能支持楼内的话音和各种数据系统,实现局域网资源共享。它采用模块化设计,基于标准的星形拓扑结构,最易于配线系统扩展及重组,并且具有极高的性能价格比。按照某大厦综合布线系统需求报告的要求,根据我们在综合布线方面的丰富经验以及对本工程的深入理解,某大厦结构化布线设计方案是干线为多模光纤及铜缆,水平布线为超五类线缆的结构化布线配置解决方案。1号楼共计地下一层、地上七层,主要是某电子有限公司的产研中心用房和一些办公、管理用房。考虑到实际使用功能,本次设计中只考虑了一、二、五、六层信息点,其他则主要是在各楼层做了充足的主干线缆预留。大楼的主设备间设在第一层的弱电配线间,

3、对整个大楼的信息点进行一个相对集中的管理,三、四、五、六楼层都分设有一个分配线间。为满足将来接入高速信息平台的需要,每层楼的楼层分配线间都留有一根6芯多模光缆。2号楼共计两层,在第一层设立一个分配线间,共计16个信息点。为了满足楼间的语音和数据通信需求,从1号楼引来一根25对五类大对数电缆和一根4芯多模光缆2号楼相连。2综合布线系统简介综合布线系统大致上可以划分为六个子系统,即:工作区子系统,水平支干子系统,垂直主干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系统的组成参见下图所示: (1)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 SUBSYSTEM) 此系统处在用户终端设备(包括电话机、计算机

4、终端、监视器、数据终端)和水平子系统的信息插座(I/O)之间,起着搭桥的作用。包括各种适配器、连接器和连接软线。 (2)水平支干线子系统(HORIZONTAL SUBSYSTEM) 水平子系统由楼层平面范围内的信息传输介质(4对UTP电缆或光缆及其相关部件)和信息插座(I/O)组成。它是工作区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之间的连接桥梁。 (3)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 SUBSYSTEM) 管理子系统指干线接线间或卫星接线间内的交叉互联设备。它连接着其它各个子系统,使其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水平支干线和垂直主干线及其它设备的线路均在这里终结,可通过跳线实现系统的灵活搭建,是实现综合布线系统

5、灵活性的关键。 (4)垂直主干子系统(RISER BACKBONE SUBSYSTEM) 垂直主干子系统是建筑物的主馈电缆,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连接电缆组成。它把来自各远程通信(卫星)接线间的信号传送至设备间,直至传送到最终接口,再通往外部网络。它既能保证所有用户端子与机房的连通性,又要保证用户端子之间的连通性并支持所有的其它通信子系统。主干必须支持和满足当前需要,又要适应未来的发展。 (5)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 SUBSYSTEM) 设备间子系统是由设备间的电缆、连接器和有关硬件组成,它的作用是将公共系统的各种不同设备互联起来,如PABX、计算机网络

6、设备等。 (6)建筑群子系统(CAMPUS BACKBONE SUBSYSTEM) 建筑群子系统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电缆延伸到建筑群的另外一些建筑物中的通信设备和装置上。它支持提供楼群之间通信所需的硬件,其中包括电缆、光缆以及防止电缆上的脉冲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装置。综合布线系统(以下简称PDS系统)是一套标准的配线系统,它综合了所有的语音、数据、图像与监控等传输应用,能将当前和未来的语音、数据、网络、互联设备以及监控设备很方便地扩展进去,是一种真正面向未来的先进技术,而且还具有结构清晰、便于管理、维护,节省系统维修成本等优点,因此在信息时代建筑物内PDS系统工程已成为了一个基本的考虑。3设计

7、依据3.1标准(1)IEEE802.3 10 BASET(2)IEEE802.5 Token Ring(3)ISO/IEC 11801 国际布线标准(4)EIA/TIA-568 EIA-TIA-569 EIA-TIA-TSB36/40 工业标准及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5)CCITT ATM 155Mbps/622Mbps(6)大厦施工及装修平面图3.2安装与设计规范(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7(2)建设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3)中国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4)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5)市内电话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4设计范围及要

8、求4.1设计目标的确定某大厦综合布线系统将基于以下目标设计:(1) 符合大厦当前和长远的信息传输要求;(2) 布线系统设计遵从国际(ISOIEC 11801)标准;(3) 布线系统采用国际标准建议的星形拓扑结构;(4) 考虑电脑网络的速率向100Mbps、155Mbps及 622Mbps发展的需要;(5) 布线系统将支持语音(模拟和数字)、数据、视频图像(会议电视)以及综合信息(如ISDN、BISDN、ATM等)的高质量传输,并适应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厂商的电脑及网络产品;(6) 布线系统的信息出口采用国际标准的RJ45插座及标准的SC或ST光纤插座,以同一的线路规格和设备接口,使任意信息点都能接

9、插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网络终端、电话机、传真机、Hub等,以支持话音、数据、图像等数据信息或多媒体信息的传输;(7) 布线系统符合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的要求;(8) 布线系统要立足开放原则,既支持集中式网络,又支持分布式网络系统。4.2系统性能(1) 实用性即能支持各种数据通信、多媒体技术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并且能适应现代和未来技术的发展,保证1520年不落后;(2) 灵活性即任意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微机、打印机、终端、服务器等;(3) 开放性即能支持任何厂家的任意网络产品,支持任意网络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等);(4) 模块化结构化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

10、的水平线缆外,其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以方便使用管理和扩充;(5) 扩展性实施后的结构化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的需求时,很容易将设备安装进去;(6) 经济性一次性投资,维护费用极低,使整体投资达到最佳。4.3信号种类及布线要求 (1)信号种类:信息传输类别主要有各类数据信号、话音信号、视频信号 (2)布线要求: 根据前面所述的原则设置语音点与数据点。 话音主配线架和数据主配线架设于设备间内MDF总配线架上。5结构化布线系统子系统详细说明5.1设备间子系统5.1.1设备间子系统的构成(1)设立一个设备间,位于大楼第一层的弱电配线间,作为电信机房。(2)设备间子系统由设备间的

11、电缆、连接器和有关硬件组成。5.1.2工程范围(1)提供及安装导线(2)提供和安装设备柜(3)连接PC服务器、电话总机和相关设备(4)提供系统图标(5)与综合布线相关子系统的连接5.1.3工程实施(1)设备间的环境要求如下: a.安装足够的照明,以满足日后维护管理需要。 b.保证一定的工作环境:温度(18至27) 湿度(30%至55%) 室内无尘通风良好 c.符合消防法规,避免事故隐患(2)设备间要有通信管道的接入。(3)大楼地下一层、第一层和第二层的信息点直接成端于该层设备间内的配线架。5.2管理子系统5.2.1管理子系统包括管理子系统是指各楼层配线架5.2.2工程范围(1)提供及安装导线(

12、2)提供系统图标(3)与综合布线相关子系统的连接5.2.3工程实施(1) 总共设置5个楼层分配线间,具体是在1号楼的四至六层的每一层设立一个楼层分配线间,对各楼层分别进行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既降低了开销,又方便了具体的管理操作。对大楼每层的信息点能够做到相对独立,又不失集中的管理。在2号楼第一层设立一个楼层分配线间,对2号楼进行管理。(2) 在每一个楼层分配线间都设置有光纤配线架,以适应将来的高速数据和宽带业务的需求。(3) 配线架上线路色标含义如下所示:a蓝色:办公室或其他工作区的信息插座(I/O)所连接的工作站。b白色:建筑物内干线连接电缆。c绿色:从电话总局来的输入中继线。d紫色:从PA

13、BX或数据交换机之类的系统公共装置来的引线。e橙色:多路复用输出。5.3水平子系统5.3.1水平子系统包括楼层配线间配线架至信息出口的电缆,包括信息出口5.3.2工程范围(1) 提供及安装导线(2) 提供及安装面板和模块(3) 提供系统图标(4) 与综合布线相关子系统的连接5.3.3工程实施(1) 平子系统线缆全部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2) 水平子系统严格按照EIA/TIA 568的标准设计:每一个信息出口有4对双绞线支持,以保证系统性能;(3) 考虑到大楼地下一层和三、四层的具体情况,每一层的具体使用功能尚未确定,我们在设计中为这些楼层都考虑了足够裕量的主干电缆,并将这些数据主干和语音主

14、干都成端在该层的楼层分配线间的配线架上;(4) 按照布线系统规范,管路部分金属线槽及线管敷设采取以下措施:a全部金属线槽及线管保证良好导通和良好接地。b如空间条件允许,与强电线槽平行时距离12cm以上。c主线槽及线管转弯时不得采取90度直角,必须有45度过渡段或一定的弯曲半径,保证线的弯曲半径不少于线本身直径的6倍。d线在线槽的填充量50%,线管的填充量50%。e线管上两个连接盒之间90度的转弯不超过2个。 f线槽固定支架距离1m1.5m。5.4工作区子系统5.4.1工作区子系统包括(1) 处在用户终端设备和水平子系统的信息插座(I/O)之间(2) 包括各种适配器、连接器和连接软线5.4.2工

15、程范围(1) 提供及安装导线(2) 提供及安装面面板和模块(3) 提供系统图标(4) 与综合布线相关子系统的连接5.5干线子系统垂直主干子系统是连接楼层分配线间的分配线架和设备间的主配线架的主干路由。在本设计中,考虑到主干必须满足当前需要,又要适应未来的发展,故采用超五类大对数电缆和光缆同时敷设的方式。电话配线系统采用三类50对大对数电缆作为主干,数据主干系统采用五类25对大对数电缆和6芯多模光缆同时敷设。大对数电缆以点对点方式提供主配线架和楼层配线架之间的连接,光缆则是负责连接主配线间的ODF和楼层分配线间的LIUS100A。我们设计从设备间(一层弱电配线间)分别引出150对的电缆和6芯多模光缆与楼层配线间相连,以提供语音和数据通道。5.5.1干线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