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固定资产条码管理软件7.0详细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7483356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95 大小:5.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固定资产条码管理软件7.0详细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某固定资产条码管理软件7.0详细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某固定资产条码管理软件7.0详细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某固定资产条码管理软件7.0详细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某固定资产条码管理软件7.0详细设计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固定资产条码管理软件7.0详细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固定资产条码管理软件7.0详细设计说明书(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固定资产条码管理软件7.0详细设计说明书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1.2背景a. 待开发系统的名称;b. 列出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1.3定义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1 涉及金额的部分除特殊说明外一律以元为单位。2 数量金额的数据以千分位格式显示(#,#,#0.00)。3 查询和报表模块除特殊说明外均采用公用的打印和导出模块提供打印和导出功能。1.4参考资料列出有关的参考资料。1. 系统的结构给出系统的结构框图,包括软件结构、硬件结构框图。用一系列图表列出系统内的每个模块的名称、标识符和它们之间的层次结构

2、关系。2.1软件结构全局图:基础数据管理:权限管理数据接口:购置管理:日常管理:成套管理:折旧管理盘点管理:IT设备管理:设备维护管理:2.2硬件结构2. 基础数据设置 设计说明2.1. 资产性质管理2.1.1. 模块描述给出对该基本模块的简要描述,主要说明安排设计本模块的目的意义,并且,还要说明本模块的特点。对资产性质的维护管理。2.1.2. 功能说明该基本模块应具有的功能。提供对资产性质的新增、修改、删除的操作;保证新增或修改的编号和名称不存在重复;删除时对数据是否使用进行校验(无子分类则可删除)。2.1.3. 性能说明对该模块的全部性能要求。2.1.4. 输入项给出对每一个输入项的特性。

3、资产性质内部ID:主键,内部数据关联用的ID内部自动生成。 资产性质编号:用户输入,必填。该性质的编号,默认该编号为其下属子分类的前缀,限制CHAR(10)。资产性质名称:用户输入,必填。该性质的名称,限制CHAR(50)。性质资产流水号:该类性质的资产当前最大流水号,初始默认为0内部自动生成。2.1.5. 输出项给出对每一个输出项的特性。无。2.1.6. 设计方法(算法)对于软件设计,应详细说明本程序所选取用的算法,具体的计算公式及计算步骤。新增、修改:控制编号和名称不能重复。删除:判断是否存在下属分类信息。对于硬件设计,应详细说明本模块的设计原理、元器件的选取、各元器件的逻辑关系,所需要的

4、各种协议等。2.1.7. 流程逻辑用图表辅以必要的说明来表示本模块的逻辑流程。2.1.8. 接口说明本模块与其它相关模块间的逻辑连接方式,说明涉及到的参数传递方式。新增:同步在资产分类表中插入该性质的根节点分类。修改:将资产分类表中该性质的根节点分类的编号和名称进行更新。删除:当资产分类表中不存在下属分类时,允许删除,且在删除的同时将资产分类表中的该性质的根节点分类同步删除。以上均使用数据库的触发器来实现。2.1.9. 存储分配根据需要,说明本模块的存储分配。2.1.10. 注释设计说明安排的程序注释。2.1.11. 限制条件说明本模块在运行使用中所受到的限制条件。保证资产分类表中拥有系统初始

5、数据,即全系统分类的根节点“资产分类”。已建立资产分类的资产性质不能删除。2.1.12. 测试计划说明对本模块进行单体测试的计划,包括对测试的技术要求、输入数据、预期结果、进度安排、人员职责、设备条件、驱动程序及桩模块等的规定。2.1.13. 尚未解决的问题说明在本模块的设计中尚未解决而设计者认为在系统完成之前应解决的问题。2.2. 资产分类管理2.2.1. 模块描述给出对该基本模块的简要描述,主要说明安排设计本模块的目的意义,并且,还要说明本模块的特点。对资产分类的维护管理,采用树和列表种显示。2.2.2. 功能说明该基本模块应具有的功能。提供对资产分类的新增、修改、删除的操作;保证新增或修

6、改的编号和名称不存在重复;删除时对数据是否使用进行校验(无子分类附件类除外,且未登记该分类的有效资产则可删除)。修改:当修改分类编号,是否折旧,折旧方式,残值率,使用年限时允许用户选择同步更新已有数据(下述分类、已登记资产的相关信息)。删除:该资产当前无有效资产(在用和退出),除附件类外无其他子分类则可删除。2.2.3. 性能说明对该模块的全部性能要求。2.2.4. 输入项给出对每一个输入项的特性。分类:主键,内部自动生成。分类:便于分类的层级搜索而生成的三位一级的层级号,内部自动生成。分类编号:用户输入,必填,可修改,要求同性质内唯一,默认上级分类编号本级的三位流水号。限制()分类名称:用户

7、输入,必填,可修改,要求同性质内唯一。限制()上级分类:必填,该分类的上级分类,内部记录,原则上根据选择而来,且保存后不能修改。计量单位:用户输入,必填,可修改,默认取上级分类的该属性。用于登记该分类的资产时默认提取的计量单位(可修改为分类的不同值)。限制()是否折旧:用户选择,必填,仅是否,可修改,默认取上级分类的该属性。用于登记该分类资产的折旧基本信息时的初始属性。折旧方式:用户选择,数据为系统内部设定,当前含(平均年限法,五五分摊法)。当“是否折旧”为否时则置空,且不可操作,当“是否折旧”为是时,则该属性必填。用于登记该分类资产的折旧基本信息时的初始属性。残值率:用户输入,必填,小数数值

8、(0,1的位小数),默认取上级分类的该属性。用于登记该分类资产的折旧基本信息时的初始属性。使用年限:用户输入,必填,整形数值(大于等于的整数),默认取上级分类的该属性。用于登记该分类的资产时使用期限的初始属性(可修改为分类的不同值)。备注:用户输入,可不填,限制()。2.2.5. 输出项给出对每一个输出项的特性。2.2.6. 设计方法(算法)对于软件设计,应详细说明本程序所选取用的算法,具体的计算公式及计算步骤。对于硬件设计,应详细说明本模块的设计原理、元器件的选取、各元器件的逻辑关系,所需要的各种协议等。分类树以“资产分类”“资产性质”“分类”的层次显示,即第三层才是分类的大类,其中前2层不

9、能删除。2.2.7. 流程逻辑用图表辅以必要的说明来表示本模块的逻辑流程。2.2.8. 接口说明本模块与其它相关模块间的逻辑连接方式,说明涉及到的参数传递方式。2.2.9. 存储分配根据需要,说明本模块的存储分配。2.2.10. 注释设计说明安排的程序注释。2.2.11. 限制条件说明本模块在运行使用中所受到的限制条件。新增:必须先完成资产性质的维护,然后才能对该资产性质增加资产分类。删除:每次只能删除最底一层的分类,且该分类未登记有效资产。“资产分类”根节点不能删除。“资产性质”节点在此不能删除,只能在资产性质管理模块中维护。2.2.12. 测试计划说明对本模块进行单体测试的计划,包括对测试

10、的技术要求、输入数据、预期结果、进度安排、人员职责、设备条件、驱动程序及桩模块等的规定。2.2.13. 尚未解决的问题说明在本模块的设计中尚未解决而设计者认为在系统完成之前应解决的问题。2.3. 扩展属性管理2.3.1. 模块描述给出对该基本模块的简要描述,主要说明安排设计本模块的目的意义,并且,还要说明本模块的特点。为解决各类别可能存在某些不同的特殊属性,因此设计本模块,以实现对指定类别的资产的属性进行扩充。2.3.2. 功能说明该基本模块应具有的功能。可以为指定分类或不同的规格的资产进行资产属性的定制。2.3.3. 性能说明对该模块的全部性能要求。2.3.4. 输入项给出对每一个输入项的特

11、性。扩展类型:编号:用户输入,选填,字符(char(60)。类型名称:用户输入,必填,字符(char(60),不能重复。描述:用户输入,选填,字符(char(100)。建立时间:系统生成,不可修改,记录建立的当前时间。创建帐号:系统生成,不可修改,当前登录的用户帐号。扩展属性:名称:用户输入,必填,字符(char(60)。必填:用户选择,必填(是/否),该属性是否为必填项。类型:用户选择(系统指定选项:时间日期/数字/字符),必填,该属性对应的数据类型。长度:用户输入,整数,该属性可记录的数据的最大长度。小数位:用户输入,整数,该属性为数字时允许记录的小数位。说明:用户输入,选填,字符(cha

12、r(100),描述性内容。显示顺序:用户输入,整数,该属性在该类型中的显示位置。2.3.5. 输出项给出对每一个输出项的特性。2.3.6. 设计方法(算法)对于软件设计,应详细说明本程序所选取用的算法,具体的计算公式及计算步骤。对于硬件设计,应详细说明本模块的设计原理、元器件的选取、各元器件的逻辑关系,所需要的各种协议等。2.3.7. 流程逻辑用图表辅以必要的说明来表示本模块的逻辑流程。2.3.8. 接口说明本模块与其它相关模块间的逻辑连接方式,说明涉及到的参数传递方式。2.3.9. 存储分配根据需要,说明本模块的存储分配。2.3.10. 注释设计说明安排的程序注释。2.3.11. 限制条件说

13、明本模块在运行使用中所受到的限制条件。已进行资产分类的维护。扩展类型建立后不能删除。2.3.12. 测试计划说明对本模块进行单体测试的计划,包括对测试的技术要求、输入数据、预期结果、进度安排、人员职责、设备条件、驱动程序及桩模块等的规定。2.3.13. 尚未解决的问题说明在本模块的设计中尚未解决而设计者认为在系统完成之前应解决的问题。2.4. 单位管理2.4.1. 模块描述给出对该基本模块的简要描述,主要说明安排设计本模块的目的意义,并且,还要说明本模块的特点。实现单位信息的组织架构的维护。2.4.2. 功能说明该基本模块应具有的功能。实现单位的新增、修改、删除功能。2.4.3. 性能说明对该

14、模块的全部性能要求。2.4.4. 输入项给出对每一个输入项的特性。单位ID:主键,系统生成,内部ID。单位CODE:系统生成,内部数据,三位一层的CODE号,用于搜索中的层级处理。单位编号:用户输入,选填,可修改,若填写需唯一,字符(char(20)。单位名称:用户输入,必填,可修改,唯一,字符(char(60)。上级单位:用户选择,记录上级单位的CODE,保存后不可变更。2.4.5. 输出项给出对每一个输出项的特性。2.4.6. 设计方法(算法)对于软件设计,应详细说明本程序所选取用的算法,具体的计算公式及计算步骤。对于硬件设计,应详细说明本模块的设计原理、元器件的选取、各元器件的逻辑关系,所需要的各种协议等。同时显示单位部门树,但是只能操作单位节点。单位CODE:上级单位CODE+三位相同上级单位内的流水号2.4.7. 流程逻辑用图表辅以必要的说明来表示本模块的逻辑流程。2.4.8. 接口说明本模块与其它相关模块间的逻辑连接方式,说明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