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上传人:铁**** 文档编号:127482319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诵读1.选择题。(1)下列有关诗经的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采薇表达了思乡自伤之情。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C.诗经收录了大致先秦时期的作品。D.诗经的作者是各阶层人士。(2)“采薇”中“薇”指的是()。A.一种游戏B.一种乐器C.一种食物D.薇菜,植物名(3)下列对春夜喜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仿佛春雨知道农时,应时而来。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以听觉和视觉落笔,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情。C.最后两句,诗人想到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D.全诗没有出现一个“喜”字,但我们从“潜、润、细、湿”等字可以

2、体会出诗人的喜雨之情。(4)泊船瓜洲是朝诗人创作的一首言绝句。()A.宋王安石七 B.唐李白五C.宋杜牧五 D.宋杜甫七(5)下列有关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是宋代词人王观送别好友鲍浩然去浙东时所作,是一首送别之作。B.这首词是宋代词人王观送别好友鲍浩然时看到的春景,是一首主要描写春景的词。C.这首词表达了词人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衷心祝福好友,望好友能与春光同住。D.这首词分为两片,上片写友人回浙东去的山水行程,下片抒发作者对回归江南的友人的深情祝愿。(6)下列关于苏轼所作的浣溪沙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潺

3、,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声。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C.下阕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而叹息。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7)下面有关黄庭坚所作的清平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词,又称长短句,极盛于唐,“清平乐”是词牌名。B.根据内容,作者写的应是初夏时节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惜春之情。C.这

4、首词的上阕充满了奇妙的想象和美丽悠长的情味。D.根据内容,作者写的应是初春时节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惜春之情。2.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打“”。京口瓜洲一水间(jinjin)休将白发唱黄鸡(jinjin)最是一年春好处(chch)出没风波里(mmi)应怜屐齿印苍苔(ynyn)明月何时照我还(hihun)3.读一读,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杨柳依依()A.形容柳丝轻轻、随风摇曳的样子。 B.形容杨树柳树靠在一起。C.生死相依。D.形容杨树柳树依靠连接。(2)随风潜入夜()A.隐在水面下活动。B.暗暗地,悄悄地。C.隐藏在某个地方。D.秘密地行动。(3)渭城朝雨浥轻尘()A.湿润的样子

5、B.洼地C.湿润,沾湿D.忧郁,沉闷(4)最是一年春好处()A.指地方。B.指到处。 C.时。D.指好处。(5)应怜屐齿印苍苔()A.该,当。B.应声,回答。C.答应(做)。D.大概,表示猜测。(6)休将白发唱黄鸡()A.歇息。B.不要。C.停止。D.完结。4.填空。(1)苏轼是朝人。我们学过他写的描写西湖的诗,其中描写西湖的名句是“,”。他写的哲理诗中的“,”常用来说明“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结论”的道理。我们这个学期学了他写的词浣溪沙,“浣溪沙”是,这首词中的“序”是:,。(2)春夜喜雨的作者是代诗人。其中写春雨悄然无声,滋润万物的诗句是“,”。这两句诗现在常用来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教育人。(3)送元二使安西作者是唐代诗人,通过写送到安西,一路上借酒送别,表达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其中世人传颂的两句诗是:“,。”参考答案1.(1)C(2)D(3)C(4)A(5)B(6)C (7)B2.jinjinchmynhun3.(1)A(2)B(3)C(4)C(5)D(6)B4.(1)宋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词牌名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2)唐杜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3)王维王维元二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