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浅议小学数学教师的“导思”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482229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心得)之浅议小学数学教师的“导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学(心得)之浅议小学数学教师的“导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学(心得)之浅议小学数学教师的“导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心得)之浅议小学数学教师的“导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心得)之浅议小学数学教师的“导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论文之浅议小学数学教师的“导思” 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想方法向一切领域渗透,数学的应用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用数学的意识,这是把数学教育转到提高公民素质教育轨道的一个重要措施。因此,迫切要求我们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加强实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实用性。例如,学完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知识后,提出问题:“我们班的有些桌椅松动了,谁能应用学过的

2、数学知识,想一个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纷纷开动脑筋,怎样使桌椅稳定呢?同学们豁然开朗,刚学过的三角形稳定性,不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我马上拿出工具让一位同学动手修理,还要求其他学生在课后自己动手修理松动的桌椅。二、联系实际,进行课堂教学1、创设问题情境,唤醒应用意识新知引入时,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让儿童产生兴趣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参与实践的愿望,诱导他们饶有兴趣地走进数学世界,在实际情境中感知数学知识的起源、发展,体验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醒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参与实践的愿望。如学习奇数、偶数时,便可设计如下问题组织讨论:你去电影院看电影时,你是怎样找座位的?电影院的

3、座位为什么按单号、双号排列?这样排列有什么好处?同学们议论纷纷地说:“这样做,可以均匀分散人流,大家寻找目标的范围适当小些,可以提高寻找的速度”等等。而后再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奇数和偶数,同学们再想想,奇数和偶数的知识在生活中还可提供哪些方便?”孩子们积极思考,罗列了许多生活中的事例。2、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应用意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充分提供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意识,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索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3、组织开展数学知识应用竞赛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实质是由“知识型人才”

4、向“智能型人才”过渡的教育策略。数学活动课,教师定期开展数学知识应用竞赛活动,这是培养学生用数学意识的好形式。如,在学习了时、分、秒的认识以后,可让学生自制钟面,自己拨时间,比一比,看谁拨得又对又快!通过此类竞赛活动,不仅可以吸引很多学生来参加,而且有效地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三、加强课外实践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听到的终会忘掉,看到的才能记住,亲身体验过的才会理解和运用。因此,要加强课外实践活动。如:在学习了统计图表的知识后,我要求学生在“五一”长假期间,运用统计的有关知识,调查一周内天气的变化情况,或一周内某家庭丢弃废塑料袋的数量,某商店的营业情况,自己家庭近几年的收入增长情况并绘制美观大方的统计图表,然后根据统计图表反映的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总之,经常让学生去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就会逐渐形成。这也是课堂教学转变教育观念,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有效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