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中心2009年的工作亮点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479561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文化中心2009年的工作亮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企业文化中心2009年的工作亮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企业文化中心2009年的工作亮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企业文化中心2009年的工作亮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企业文化中心2009年的工作亮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文化中心2009年的工作亮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文化中心2009年的工作亮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文化2009年的工作亮点企业文化中心自成立以来,便以招银文化的“卫道士”和“布道士”为自身使命;以宣灌、梳理招商银行的历史与文化,督导、激励招商银行的员工践行招银文化为主要工作职责,近年来主要完成了以下三项重点工作。1、 内宣媒体的建设和管理企业文化中心承担了招行六个内部媒体的建设和管理职责。(1)招银e报。企业文化中心于2007年12月8日创办了招行第一份电子报纸招银e报,于2008年12月8日进行了第一次改版。该电子报纸每周一期,目前已经出版了近100期。栏目分为聚焦、评论、要闻、高管、动态、观察等11个,是面向全行近4万名干部员工的重要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平台、文化宣传和舆论监督的阵地。

2、(2)招银文化。招银文化是招商银行的纸质月刊,创刊于1994年,目前已编辑出版了150期,每期100页。招银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业务交流为主、文化传播为辅(1994年1999年);第二个阶段以业务交流与文化传播并重(2000年2003年);第三个阶段以文化传播为主,业务交流为辅(2004年至今)。目前,招银文化每年都面向广大员工进行“读者调查”,收集反馈意见,对内容和版式进行调整,力争办成一本员工的刊物、激励的刊物、文化的刊物、知识的刊物、传播的刊物、互动的刊物。(3)招银社区。2005年,企业文化中心创办了招银文化网站,成为行内基层员工最自由的互动交流平台,以及管理者了解民

3、情民意的重要工具。2009年,企业文化中心在运行四年的招银文化网站基础上建设了全新的员工论坛招银社区。招银社区全面整合原招银文化网站的内容,从原来的大而全,转变成为更加注重自由表达。招银社区划分了“业务快车”、“人力资源”、“谈经论道”、“我想我创”、“企业文化”、“跳蚤市场”、“文学原创”、“灌水专区”、“版主之家”九大版块,从业务探讨到世界经济大势,从文学原创作品交流到自由灌水,无所不包。招银社区从2009年9月7日正式改版上线以来,周点击率稳定在14万左右,日均发帖量达数十篇。(4)招银网视。2007年10月,企业文化中心推出了国内银行业第一个企业网络电视招银网视,用视频方式为招银文化的

4、传播、品牌的推广开辟了新的渠道。自正式开通以来,招银网视进行了两次升级改版,截至目前,已建设了“招银形象”、“招银新闻”、“招银Show场”、“招银推荐”等四大常设频道,自制视频节目536个,共编辑上挂视频节目1000多个,总收视率超过一百万人次。同时,招银网视极力探索专题制作之路,已成功策划和组织实施了“快乐的招行人DV大赛”、“招行宝宝Video秀”、“招商银行形象大使比赛”、“十佳标杆支行经验推广”等多个深受员工喜爱的全行性专题视频活动。(5)招银参考。2005年,企业文化中心针对内部网络论坛上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专门编辑整理了17期了反映内部员工心声的文化参考,发送总行行长室和各行部总经

5、理室、分行行长室,发挥了督促管理和服务改进的重要作用,其中有13期都获得了相关行领导的批示。2009年,随着我行内外部舆论监督平台的进一步完善,总行企业文化中心联合总行服务监督管理中心对文化参考进行改版,将其更名为招银参考,每两个月出版一起,扩大内容来源,不仅揽括了员工有代表意义的言论,还将电话银行中心、一事通客户之声系统、一网通社区论坛及外部网站监测系统等平台反映的客户投诉及建议纳入其中,以典型案例的形式对员工和客户的意见建议进行深入分析,呈送高管层以作决策参考。(6)招银简报。招银简报创刊于我行业务发展初期。作为我行第一份内宣刊物,我行的许多历史资料均可以在简报上找到线索。随着我行内宣平台

6、建设的日益成熟,招银简报的功能也越来越集中,目前它的主要内容是将各行部重大事项、营销成果,及时上报总行行长室,并同时将总行行长室领导批示及时反馈给相关行部,并留企业文化中心备案。招银简报由企业文化中心负责编辑,稿源以分行报送的案例为主。从创刊以来,每年出版40-60期,截至目前,已经出版了1000多期。2、 招银文化的宣灌企业文化中心主要在活动开展、书籍编写、行史梳理和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来进行招银文化的宣灌。(1)活动开展。企业文化中心负责策划实施一年一度的招商银行企业文化节,从3月8日持续到4月8日,为期一个月。自2005年第一届企业文化节举办以来,至今已举办了五届。这五届企业文化节分别以“爱

7、我招行”、“关爱”、“分享”、“职业精神”、“青春活力服务”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演讲比赛、形象大使比赛、辩论赛等主题活动;并举办了一系列深受好评的常规性活动,如“当一天大堂经理”、“员工家访”、“员工座谈”、“建设百年招银林”等活动。此外,企业文化中心还在全行不定期组织员工论坛、行领导网络在线交流等活动。(2)书籍编写。编辑和出版相关书籍,是企业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企业文化中心已经编辑出版招商银行发展简史、我们的日志、我们的刊物、我们的责任、我们的故事、我们的明星、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一网通、解密标杆等九本行内发行的书籍,及金葵花理论体系丛书一套五本等行外发行书籍,并在建行20周年时编

8、辑出版了招行首份招商银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于2009完成了马蔚华行长所著的感悟华尔街一书的出版发行。(3)行史梳理。书籍编撰。自2008年7月启动行史大事记编撰工作以来,企业文化中心已完成31个部门(条线)大事记的梳理工作,建立了各条线行史联络员队伍,为行史的编撰考证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8年9月,中心与深圳大学专家团队合作,确立了“编年体大事记”的修撰形式,整理搜集历史资料近百万字,走访老员工十余人,严谨考证、数易其稿,最终梳理出22年间大事条目158条,并完成了对每件大事的资料收集和梳理。目前,中心项目组已经完成了行史大事记样章的撰写,正在对行史大事记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考证。行史陈列

9、馆的重新设计装修。为更好地梳理和展现招银历史,弘扬招银文化,向外界宣导招商银行发展所取得辉煌成绩,经行长室审批,企业文化中心自2008年9月开始承担招商银行行史馆的重新设计和装修项目。2008年11月该项目签报通过行领导审批,计划在2009年12月31日前完成全部工程。现阶段,行史馆项目取得了如下工作进展:平面设计单位、硬件供应商、装修单位的招标采购工作已全部完成;平面及空间设计已完成90%,多媒体展现形式设计已完成50%;场地装修工作已完成65%;硬件设备已全部到场;文案写作及图片收集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全部文字及图片的梳理和确认。(4)队伍建设。强化了招商银行企业文化队伍三级架构的建设,总

10、行设有企业文化中心,分行设置企业文化管理师;支行设置企业文化辅导员。同时,在总分支三级机构设立内宣通讯员队伍,目前共有通讯员68人。该队伍从创建以来一直是我行内部宣传工作的中坚力量。为了加强内宣队伍建设,企业文化中心每月向各行部发送内部宣传工作通报,采用公示、激励的方式,调动全行内宣通讯员的积极性,极大地推动了我行内宣工作的发展。从2008年2月开始,企业文化中心共发布了18期内宣通报,并坚持每月、每年评选优秀分行、优秀稿件等。每月表彰内宣发稿十佳分行;每月按内宣稿件数量和质量的综合考评总积分奖励十佳优秀通讯员;每月通报五篇优秀稿件;年末评选十名全年度优秀内宣通讯员及十名最佳特约撰稿人。同时,

11、企业文化中心也利用邮件、QQ等与分布在各地的通讯员保持常态、密切的沟通,发布专题约稿等信息。3、 招银文化的调研和诊断为了实现以招银文化推动工作、发现问题、交流经验的作用,企业文化中心注重对分支行的企业文化进行调研和诊断,主要形式包括评选、培训座谈和去分支行讲课。(1)十大标杆支行评选活动。2007年12月始到2008年7月,企业文化中心选择深圳福田支行、东莞南城支行和济南营业部三家进行了深度现场调研,收集相关资料,用半年时间撰写了三篇全面详尽的调研报告。2008年4月8日,在21周年行庆颁奖典礼上,为十佳标杆支行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08年中期,在相关工作人员调离,后备员工很晚才补充到位的背

12、景下,此项目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手不足和时间紧迫。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文化中心采取了“三个同时”的策略,即调研和写作同时进行;指导网点上报材料和准备其他推广资料同时进行;修订文字和美编设计同时进行,从而保证了十大标杆支行的调研材料得以在2008年底之前圆满结集成书发行。在后续宣传中,企业文化中心在一事通首页设立浮标和热帖,并建立标杆支行学习专题网页,使得解密标杆一书在很多分支行引起强烈反响。如上海分行、西安分行、南京分行均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标杆支行学习活动。(2)培训与座谈。企业文化中心每年组织两次全行性的内宣写作培训;通过邀请媒体高层、行内专家为内宣通讯员授课,系统提升大家的理论认知和写作水平;

13、同时以全体讨论等方式加强互相认识和了解。截至目前,内宣写作培训班已举办了五期。2008年5月12日5月15日,企业文化中心在大连组织了全行内部通讯员宣传写作培训班。邀请了南风窗采访部主任、环球企业家总编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等媒体高层和高校教授,分别从新闻采访与写作、深度报道和选题以及财经新闻特稿的编辑写作等多个领域切入,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全行宣传岗位的员工进行了培训,以提高全行内宣通讯员的新闻敏感度和写作能力。2008年9月,中心邀请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来深圳讲授了网络媒体的运营与报道写作课程。他所推荐的华尔街是如何讲故事这本书也成为中心成员学习如何做个专业媒体人的圣经。2008年12月,中

14、心再次邀请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前来座谈授课。就新版招银e报如何提高点击率进行了一天座谈。2008年12月,中心在深圳召开了优秀内宣通讯员座谈会。这次座谈会帮助我们实现了三个目的:一是集中全行内宣条线同事于一堂,有助于更深入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有助于提升内宣通讯员的写作水平。会上秦主任给大家上了一课,从内宣媒体的定位到策划,使所有参会人员都感觉受益匪浅;第三是现场再三强调了总分行信息报送的规范性,有助于提高内宣通讯员对此问题重要性的认识。2009年8月20日到21日,企业文化中心在深圳组织了09年全行内宣写作培训班,邀请新浪网的总编室主任讲述了网络媒体的管理和运营、南方周末经济版总监讲诉了深

15、度报道的策划和采写、南方都市报首席摄影记者讲诉了人物摄影和会议摄影的专业知识。(3)基层授课。为了更好的灌输、宣导招银文化,近年来总行企业文化中心进一步加强对全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调研工作,分别前往济南分行、广州分行、东莞分行、深圳分行、南宁分行进行调研和宣讲,总结分支机构招银文化建设的优秀经验,诊断其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宣讲招行的历史与文化。同时,企业文化中心在主导全行内部宣传工作的同时,多次应邀前往分行讲授内部宣传写作技巧,帮助分行改进和加强内部宣传工作。2008年以来,企业文化中心分别前往重庆分行、长沙分行、广州分行、成都分行进行了内宣工作专题宣讲,并通过课后互动,广泛征集了一线对内宣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