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分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479537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分析食品质量与安全102班:邵杰摘要: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生命线,培育优秀企业文化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文化与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提出培育创新文化是增强核心技术与产品创新竞争力的基础;培育人本文化是增强核心人才与核心市场竞争力的沃土;培育制度与行为文化是增强核心管理竞争力的保障;培育精神文化是增强核心精神竞争力的灵魂。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竞争力;文化变革前言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新潮,是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通过比较日、美两国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来的,从而在美国乃至全球兴起并带来了一场企业管理的新革命,

2、其理论和实践给当代企业管理以深刻的影响。1982年,美国的迪尔和肯尼迪出版了第一本系统探讨企业文化的权威之作企业文化一企业生存的习俗与礼仪,立即传播到世界各地,影响深广,各国企业纷纷掀起一股文化热潮。一、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核心管理学的一代宗师Perter Druther 说过,企业是一种人的组织,它由人而组合,也由人而破坏。中国字里的“企”字,就是由“人”和“止”构成,把“人”拿掉,企业就终止了。无异于人之本身,企业同样是既有躯壳也有人格、思想和灵魂的。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决定了他与别人的差异,一个企业的文化特色也决定了不同企业间素质的不同。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具体表现在企业内部员工的行为上。

3、人的行为是由他的动机和意识控制的,而个人的动机和意识直接地受到企业的理念和价值观等一一也就是企业文化的影响。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基本内容是人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这也正是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二者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1、企业文化是伴随着市场竞争而产生并发展的。企业文化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是经济规律的必然反映。20世纪初,企业管理中尚无企业文化的概念,当时盛行的是美国的泰罗制,把劳动者当作机器看待,最终使人成为流水线的一部分。到了40年代,行为科学进入企业管理领域,开始强调人的精神作用,人的需求得到重视,管理的中心由物转为人。60年代,发展到人力资源理论,企业管理

4、开始把人力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要素,当作一项重要资源。8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益发显得人比一切资源更为重要,产生了人力资本理论。这一思维体系的变化过程,实际上是人在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孕育了企业文化这一先进的现代管理理论。企业管理从技术、经济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伴随着企业文化的发展,世界上长盛不衰的企业,都显示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背景。企业文化风靡世界时,正逢我国市场经济起步阶段,由于结构调整、体制机制的转轨变型、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内部个体和群体的变化,促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层不断寻求、探索一种内增凝聚力,外强竞争力的方法、途

5、径和载体,而企业文化理论的引进正好顺应了这一客观形势的需要。从而掀起了企业文化理论的传播热潮,继而产生了企业精神提炼的热潮。90年代起,随着市场竞争的更趋激烈,开始了企业形象塑造,使企业文化建设上升到新的层面。2、企业文化是整合企业各项能力的粘合剂,是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新世纪的企业竞争,表面上反映在产品品种、质量、品牌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其深层次的问题却是操纵上述显性部分后面的隐性因素一一企业文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所凝聚的各种能力的较量。文化竞争己成为继资源、管理、科技和人才之后的新一轮竞争,也是将来全球经济竞争中的决定性竞争因素。没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支撑的企业将会失去发展所需的主要动力。

6、(1)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引擎”,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性要素之一,即具有竞争优势和价值。从企业文化所涵盖的内容看,包括了企业目标、哲学、价值观、制度、道德、环境、精神、形象等。从中外著名企业发展历程看,无不体现了文化力的巨大力量。海尔集团实施企业文化先行战略,总裁张瑞敏认为:用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是通过人来实现的,要盘活资产,先要盘活人,而其的关键是文化先行。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总裁韦尔奇的秘诀是:通过启动人类引擎一一企业文化,来启动企业引擎。企业文化是市场经济的利器,是企业发展的推进器。(2)企业文化是不可模仿的无形资源,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性要素之二,具有难以模仿性特征。在市

7、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稀缺资源都可用钱去购买,唯一无法用钱购买的就是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是个性文化,是一种土生土长,植根于企业本身土壤的独特文化。技术可以外借和复制,而文化不能抄袭,只能自生。企业文化具有渐进性,形成是个渐进过程,是企业长期实践而逐步形成的文化积淀。企业文化具有不可转移性,是深深扎根于企业的沃土中,不会随着领导者的变更而转移。企业文化还具有永恒性,是企业之魂,对外是企业的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企业的产品会随着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化,真正有价值、经久不衰而流传下来的东西,就是企业的文化。(3)企业文化是促进创新的动力,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性要素之三,是难以被其他能力所取代。我

8、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加速巨变的时代。对中国企业而言,意味着将面临更加严酷多变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凡是延迟或不能随着变化实施变革的企业,都将毫无例外地遭到淘汰,因此企业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不断加强企业创新,以变制变。海尔集团由于文化上对创新的执着与张扬,成为追求技术创新的技术流企业,在应对市场变化时从容而自信,面对国内家电行业“疏于内功,酣战价格”的怪圈,在高新科技方面拓展了一方全新的天地。企业创新实质上指的是企业文化的创造力,这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引导企业创新主体一一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并利用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扩大化的趋势,不遗余力地提高企业的创

9、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进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4)通过企业文化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性要素之四,是稀缺性,即为本企业所特有的。综观21世纪企业发展趋势,企业竞争已经不仅仅是产品和销售的竞争,而是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整体企业形象的竞争,如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推销的就是以公司为代表的美式文化,哪里有美式文化,哪里有可口可乐;哪里有可口可乐,哪里就有美式文化。国际大型企业,都将建设企业文化和塑造企业形象作为逐鹿市场的经营之道。我国目前不少企业太看重有形资产的增值保值,而对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等无形资产则投入不多,以致在市场竞争中难以维持长久的竞争力。究其症结,在于这些企业缺乏

10、支撑企业形象的文化底蕴。企业形象是企业内部各种要素的综合反映,是一个整体的形象。如果说企业有形资产的价值量在资本的经营中,那么,无形资产的价值量则在文化内涵的沉淀与积累。要塑造企业形象,必须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只有将企业形象植根于肥沃的企业文化土壤中,企业形象才能永葆青春。最后,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的最高境界。当代经济的竞争表面看来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深一层是经营管理的竞争,再深一层就是文化的竞争。一句话,企业必须建立在高度文化的基石之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二、通过企业文化培植与变革,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形成依赖企业文化,将好的企业文化培植入企业,对企业产生别具一格的竞争优势十分重要。随

11、着环境的不断变化,过去成功的经验、方法、价值观用于今天会是失败的,要保持企业具有持续竞争力,则须要随外界变化不断地对它进行变革。(一)企业文化的培植这里将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面:企业文化的精髓部分(主要指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企业机制与制度部分、企业文化的外观表现部分(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的培植就从这三个层次一个一个地实现。由于企业文化的载体是人,所以企业文化培植对象当然是从人(员工)开始。1.企业文化理念的形成企业文化理念是企业的中心要素,包括价值观念、精神境界、理想追求。它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内容和方向,因此企业文化理念的形成很重要。由于企业文化是由企业领导层、决策层特别是主要的领

12、导人物的倡导和示范而产生、建立的。因此,对于建设一种新文化,必须重新设计或对现有的企业文化进行调研。就新成立的企业而言,企业领导层、决策层应对企业的行业特征、今后发展前景、战略以及发展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确定本企业的发展日标和战略方案,从而确立适合本企业的企业文化。而对于己成立的企业,可以组成一个企业文化建设的团队或聘请一些专家,调查分析现有文化状况、行业特征、战略日标,了解企业的文化历史、环境条件,依据本企业现实的文化与文化建设现状,总结和继承企业的优良传统,从而最终对企业的文化进行再次定位。在成功地定位企业文化之后,提炼科学、简练、准确的核心价值观,这就是深层的企业文化即企业文化的精髓

13、部分。2.企业文化制度化企业文化制度化就是指企业文化由精神向行为、物质转化的过程,目的就是要将企业文化灌输到员工的头脑中,体现在员工的行动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1)企业的招聘、选拔及晋升人才的标准应同本企业的企业文化相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创造、实践的过程。员工不仅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而且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是企业文化的承载者和实践者。因此,企业在组织自己的员工队伍,进行员工招聘和选拔时,应当考虑员工与企业文化契合程度。( 2)企业要在人力资源培训中贯彻企业的文化。通常,企业会通过各类培训活动,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将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传达给员工,

14、营造企业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改变员工的行为。对于新进入企业的员工,企业通过培训使其了解本企业的企业文化、价值观,从而增加他们对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认同感,并要求员工将制度的企业文化与自身行动一致起来。与此同时,企业也通过岗位上的再培训、外部培训,来不断强化企业文化,确保员工对企业文化高度认同,成为企业文化发展和创新的主体。( 3)员工的绩效与激励之中要融入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与激励管理体系内,也应将企业文化及制度化的企业价值观的内容作为绩效考核与激励内容的一部份。企业应将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用各种职业化行为标准来具体描述,通过具体的考核指标来达到诊释公司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4

15、)企业沟通机制要与企业文化相结合。通过组织各种沟通和反馈活动,潜移默化地告诉员工在企业中提倡什么、鼓励什么,树立一些先进典型人员或团队,使全体员工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达到理解一致,从而在员工心目中真正形成认同感。3.塑造企业的外观形象企业的外观形象是指可见之于形、闻之于声的文化形象,如企业容貌、产品形象、职工风貌等。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通过留给外界的美好印象,获得社会及顾客的信任和报偿,从而为企业的开拓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形象的塑造是企业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企业的宝贵则富和资源。(二)企业文化的变革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然而在管理学中却有一个相反的结论:成功乃失败之母

16、。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企业文化中也有体现。过去的思维定式和标准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然而当企业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之后,危险就产生了。因此在实践中要经常对企业文化进行变革,以适应环境变化,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力。1.变革的前提企业文化为什么要变革,这是因为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导致了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不匹配,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变革的前提卞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公司文化是否正确。统一的文化通常能导致员工采取一致的行动。这种文化如果正确,无疑能把员工的注意力、智慧和精力引向并集中于正确的课题,否则,就会使员工的注意力、智力和精力投向一个错误的地方。二是公司文化能否满足公司解决新问题,迎接新挑战的要求。当面对与过去己经有了很大不同的新条件和新环境的时候,公司就必须进行组织、战略、劳动、人事、分配等等的重新结构和调整,与此相应,适应旧事业的文化必须让位于反映现在市场趋势的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