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明版《公共管理学》第一章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479536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振明版《公共管理学》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陈振明版《公共管理学》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陈振明版《公共管理学》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陈振明版《公共管理学》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振明版《公共管理学》第一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公共管理学第一章 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1 “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办公室的管理。“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2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1)“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

2、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2)为什么“准公共部门”(第三部门)也归入公共部门中?因其“公共”特性:与纯粹的公共部门目标一致,第三部门生产或活动的基本目标是公益性与政府存在密切关系,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管制与政府为社会所提供的物品一致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投资主体或提供资源的主体也主要是政府。(3)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给排他性、自然垄断性、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具有规模效益大、初始投资量大的特点,政府是提供此类物品的最佳方式。 公共物品指那种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享受它的人数规模的变

3、化而变化。(4)公共物品的划分纯公共物品:国防,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策,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空间技术 准公共物品:道路,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公共服务,教育,广播电视,社保。有形的公共物品(硬):公共设施 无形的公共物品(软):法律。政策,制度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国家或中央政府提供的服务国防,外交,全国性法规政策 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城市基社,地方性法规,政策3“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A、联系:(1)都包含了合作团体的活动 (2)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B、差别:(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2)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

4、率意识不强(3)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4)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5)公共管理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4“治理”与“善治”治理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有最小国家的治理,公司治理,新公共管理,善治,社会控制系统及自组织网络六种用法。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善治”口号,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成为善治的基本要素。5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三次重大范式变换: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学。6公共管理范式的出现及比较:两种途径“政策途径”(P-途径); “商业途径”(B-途径) “P

5、-途径”来自于公共政策学院,以政策研究为方向,重视定量分析方法,尤其是经济学分析手段。把政策执行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政府项目上。“B-途径”强调将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公共部门管理的研究中,并仍关注组织结构与过程。比较:(1)共同点:以组织外部定向,强调政治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重视规范研究并关心改善绩效,主张从经验中学习尤其是偏爱案例分析法。(3)各有所长:P-途径重新认识政策分析对于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学习实践者的经验,重视吸取经验教训并加以传播,促进政治执行官与资深管理者的对话。B-途径更强调以研究和理论取向,应用和融合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发展一种以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相

6、比较为基础的综合框架,注重战略管理,关心过程问题,把焦点集中在职业化的公共管理者而非政治执行官身上。7雪城大学(1991年9月20号21号)第一次美国的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是公共管理新范式诞生的象征性标志。8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公共管理。即其要研究作为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组织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公共管理活动的过程及其环节(组织,决策,沟通,协调,监控,评论等);研究如何应用各种科学知识及方法解决,公共事物的管理问题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实践。9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区别(1)研究对象与范围。传局限于政府行政机关特别是官僚机构的研究 公扩大到其他政

7、府机关(立、司)和非营利组织甚至私人部门的公共层面(2)公更具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 传建立在政治学基础上,公不同学科。(3)公将研究焦点由传的“内部取向”转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程序的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结果、绩效研究。(4)涉及大量公共行政学没涉及的主题(公共物品,公共选择,政府失败)(5)公既是实证的又规范的 ; 传局限规范研究。10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1)经济学途径成为公共管理学研究(管理学途径、政治学途径、法学途径)的一个重要途径。它采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概念框架、分析方法及技术来看待公共管理问题。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人”假说、交换范式和方法论个人主义应用到政治

8、和公共政策领域。作为一种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它假定:政治行动者个人(不管是决策者或投票者)都被自利的动机所引导而选择一项对其最有利的行动方案。新制度主义(新制度学派):a.强调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b.制度的存在是因为它可以克服社会组织中的信息障碍和减少交易成本;c.在社会中,两种能最小化交易成本的组织是市场和等级制;d.制度形成偏好,规定行为角色、约束行为和形成期望。(2)方法上的突出特征是强调跨学科研究途径,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产生方法。包括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实验分析、案例分析。11、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管理实践A、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和方式是不同的。

9、(1)20世纪30年代前,主张限制国家或政府作用,让商品经济在一种自由放任的状态下运行,国家减少干预或不干预市场运行。 奉行三个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契约原则、自我负责原则。(2)1929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客观上促使凯恩斯主义兴起。凯恩斯以“有效需求”为基础论证国家全国干预的合理性,他主张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实行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特别是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控市场经济的运行。(3)20世纪70年代西方市场经济国出现“滞胀”现象,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兴起主张限制甚至取消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B、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及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别,各市场

10、经济国的政府公共管理模式亦不同。(1)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 (2)欧洲或莱茵模式 (3)东亚的政府主导型模式。12、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A、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的弊端(1)政企不分、政资不分 (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3)权力过于集中 (4)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B、转型期政府管理面临的挑战:(1)市场体制(2)公共管理体制的创新,行政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3)高素质、廉洁奉公的公务员队伍C、入世对我国政府管理提出的挑战:()入世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冲击,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阻碍市场化进程。()政府管理的法制化法律规则意识淡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利益至上。(3)公务员素质与能力(官员的市场观念落后;法律意识淡化;竞争意识不强;学习能力不足)。13、行政国家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垄断的进程相一致,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国家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主体关系中,行政权力和活动扩张,具有制定同议会立法效力相当的行政命令和制定同法院判决效力相当的行政裁决权,大量直接管理和介入国家社会事务,从而起到最活跃和最强有力国家作用的一种国家现象。主体的监督保障机制。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